在中国传统的地方戏曲中,我们把戏曲音乐称之为戏曲的灵魂,那么,作为戏曲音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锣鼓的准确运用,更能充分展现该剧种的个性和张力,揭示剧中人物的个性和剧情的走向。同样,淮剧作为江苏的主要地方剧种,其锣鼓牌子有着完整而又丰富的音乐语汇,它的浓厚地方韵味和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在淮剧音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淮剧锣鼓,乃是“淮剧打击乐”的代名词,它与淮剧音乐中的曲牌的形成发展一脉相承,其源于“香火戏”的“僮子锣鼓”,属于地方庙堂音乐范畴,所运用的也都是一些庙堂仪式的曲调,因此,后期淮剧锣鼓的发展形成,多多少少都能看到地方庙堂音乐的影子。当然,从现存的淮剧锣鼓中,我们不难看出,它早已脱离了固有的模式,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表现上,都有突飞猛进的改变,它已经从“说表形式”转化为完整的具有个性的淮剧音乐,并在传统打击乐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运用当地的民间锣鼓素材,从而使其更具乡土气息。
淮剧锣鼓不是依靠单一的节奏来完成淮剧剧目的烘托,而是以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来抒发人物的内心变化以及情感、情绪的表达。应当说,它的构成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
一、音乐材料的选用
淮剧音乐材料的选用,锣鼓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淮剧锣鼓选用得好,能够推动剧情一步一步向前发展。如“僮子锣鼓”、“麒麟锣鼓”、“盐城花鼓锣鼓”、“十字锣鼓”等,这些能体现地方剧种风格和地方打击乐特点的锣鼓点子,无论是节奏、音色,还是节拍等,都能给人一种亲切感,让人们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感受淮剧锣鼓的魅力。历史上,曾被淮剧锣鼓伴奏所倾倒的观众很多,他们往往在情到深处时会要求改唱“淮剧清板”。因而,淮剧锣鼓所具备的潜在艺术气质,在美学层次上它让我们认识了淮剧锣鼓的艺术价值,也让我们在自己所熟悉的旋律中品赏到淮剧的韵味。
二、曲式结构的变化
淮剧曲式结构的变化,主要从五个方面来体现。第一方面,呈现对称和均衡结构布局。我们从“磨坊锣”、“蓝桥锣”、“十字锣”等锣鼓段中,都能看出这种旋律的变化。如“蓝桥锣”的上句: 轻昌 一代一令|昌 代|;下句:轻昌 一咚一令|昌代·代代代|昌 轻昌|。如“十字锣”的上句:轻 昌一才一令|昌 一 代 代|;下句:︱轻昌 一才 昌 一︱轻昌 一才 昌 昌︱ 轻 昌 一才一令︱昌 一 代 代︱。第二方面是上下统一的伴奏格式和结构原则,即锣鼓的开头大多数以弱拍起奏,以“︱代代 代代︱”的节奏音型进入正式腔部,而结束则又以“代代”或(代)两(一)记小锣强音作结束。第三方面是复合式的结构。这种结构表现在一些典型的节奏音型在一个锣鼓段落里反复出现变化,并加入比较稳定的、没有变化的“合头”、“合尾”等音节,使其在变化中得到统一。第四方面是严谨的起奏规则。如“一锤锣”,它必须是在起板半句的尾腔,从第二眼的弱拍起插入伴奏;“短板锣”在起、落板中则有两种不同的伴奏方法,用在起板唱腔中,必须顶板伴奏,用在落板或丢板唱腔中,必须弱眼起奏;“三番锣鼓”则是在一句半的起板唱词吐出后,尾随着重复乐句的下半句旋律,拖腔伴奏。在板眼上,同样是从小节中的第二眼弱拍处起奏。第五方面是功能和内部结构的整体化一。当淮剧锣鼓与淮剧唱腔结合在一起以后,便是着力升华剧情和人物,以形成一个总的艺术力量,产生一个整体的演出效果,而这种效果是随着表现手法的不断丰富而不断的增强。由此我们说,淮剧锣鼓的结构决定了淮剧锣鼓的功能。反而言之,淮剧锣鼓的功能作用于淮剧锣鼓的结构。
三、淮剧锣鼓的配置
淮剧锣鼓是以扁鼓、大锣、小锣、鑔钹为组合的乐器配置,其音质和谐、稳定,音高均统一在中、低音区域。音响浑厚而有余音,恰好和淮剧的粗旷风格相统一,尽管它常有多种节拍的变化,但淮剧锣鼓的音色和基调始终不变。
四、淮剧锣鼓的形式表现
由于淮剧属于民间戏曲,它在音乐调式的多样性中融入了各种腔系的曲牌,如徽、商、宫、羽等多种调式的声腔,有着各自的表现特质。而淮剧锣鼓的点缀,无疑丰富了淮剧音乐的美感和意境,真正赋予了淮剧新的气质和情感,从而使淮剧唱腔更加性格化。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淮剧锣鼓的运用也不是尽善尽美,它除了富有鲜明的剧种特色,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发展,去完善。
其一,淮剧的所有锣鼓点子,都是为伴唱所用,而配以身段表现的却是套用了京剧的锣鼓招式,这势必形成了风格上的不统一。
其二,淮剧锣鼓的配置不够丰富,音调比较沉闷,色彩不够明快。
其三,淮剧锣鼓融入管弦乐伴奏后,较之不托管弦的干唱,是一大进步,但这还只是一些微小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略嫌呆板。淮剧属地方戏曲曲种,其锣鼓的准确运用,对于每一个淮剧剧目来说,都充满着细微、揭示一定思想内容、音乐特质的表现意义。我们只有了解、掌握淮剧锣鼓的特征和特点,才能具有几百年历史的淮剧焕发青春、亮丽多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