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丽的舞台、耀眼的明星、激动的观众……昨晚,梅兰芳大剧院是淮剧的天堂,戏迷的乐园。这次“风雅江淮·百年流芳”百年淮剧名家名段演唱会缔造了淮剧演出历史上空前的大联合,来自省内外13个淮剧团的60位名家齐聚一堂,联袂演唱15个淮剧经典唱段。

1小时50分钟演出,每分钟都是看点,台下座无虚席,近千热情戏迷拍红了手,喊哑了嗓子,演员谢幕久久不愿离去。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导演、此次演唱会总导演杨凯利说,这台演出汇集了百年淮剧五代演员,是淮剧——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一次承上启下展示。
老调新声,剧“说”百年

《探寒窑》、《莲花庵》、《琵琶寿》《女审》……淮剧发展的百年诞生了一大批经典剧目,其中不少都成为淮剧的保留剧目,被一代代艺术家传唱至今。昨晚的演出以淮剧百年历史为纵线,分为序幕“百年淮剧”、上篇“迁移”、中篇“返乡”、下篇“翻身”、尾声“百年辉煌”五个部分,节目可谓经典荟萃,各个时代涌现的最火、最红的剧目名段被逐一搬上舞台,梳理淮剧历史,展现淮剧百年辉煌。

淮剧起源于两淮地区,流行于盐阜地区,发迹于上海。序幕“百年淮剧”以大型情景表演的形式,拉开了淮剧的悠悠历程,戏迷们跟随舞台回转开始穿越百年时空。

一场大水席卷江淮大地,一群淮剧艺人不得已迁徙上海,却由此诞生了《探寒窑》、《莲花庵》、《琵琶寿》、《白蛇传》、《大红花》等著名剧目,上篇“迁移”中,各位名家一一演绎。

《三女抢板》、《女审》、《杨家将》、《牙痕记》等淮剧保留剧目当红时,淮剧艺人们已逐一返乡。昨晚,一台四个杨六郎、六个秦香莲,不同流派名家一人唱一段,再现淮剧兴盛时期的震撼与魅力,让戏迷连呼过瘾!尤其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黄素萍和施燕萍联袂表演《牙痕记》,更是掀起全场高潮。

上海淮剧团则将老戏《女审》自我创新,秦香莲带兵打仗,练就一身武艺,功成名就后,找到负心汉陈世美,自己当主审官,细数陈世美“三项大罪”,不由分说,先斩后奏,大快人心。老戏焕发新生命,体现了传承与创新。

淮剧从一个地方小剧种逐渐成长为戏剧百花园中的一枝独秀,最鼎盛时期莫过于名家辈出的当代。这时期的代表剧目则是《金龙与蜉蝣》、《团圆之后》、《海港》、《祥林嫂》。

这么多的淮剧名段、名家,要全部容纳进不到2小时的演出中,还要个个兼顾,导演杨凯利坦言,很费了番心思,“最后决定一角多人分饰,名家同台飙戏,做成综艺晚会,这样一来,一位名角能登台的时间也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大家都没有怨言。”

“何陈”同台,“梅花”齐放

两位淮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两位梅花奖得主、十位白玉兰奖得主……昨晚的演出星光熠熠、名家云集,淮剧界响当当的艺术家们几乎悉数到场。其中,最为耀眼的莫过于“何陈”同台。

何双林、陈德林,同是淮剧国家级传承人,一个何派、一个陈派,两人都是70岁,一个是“淮剧金龙”、一个是“淮剧皇帝”,两位“元老”同台,掀起了全场最高潮。

“陈派”生腔创始人陈德林首先登台,演唱了他的代表作《团圆之后》,将陈派小悲调演绎得清新柔美,每唱一句,台下都爆发一片叫好声。

“何派”传人何双林是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何叫天的儿子,国家一级演员,曾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他紧跟着登台,带来的是经典剧目《海港》,虽已年逾古稀,仍是中气十足,嗓音洪亮,戏迷掌声、喝彩声不断。

此外,两位梅花奖得主梁伟平、陈澄的表演也成为全场的焦点。他二人作为中青年演员中的杰出代表,都是“梅花”、“白玉兰”的双料得主,尤其是陈澄,她还摘回了“戏剧界的奥斯卡”华鼎奖戏曲最佳女演员奖,被称为“淮剧公主”。

昨晚,梁伟平演唱了《金龙与蜉蝣》,陈澄则诠释了名剧《祥林嫂》。

“这样一台云集两位淮剧国家级传承人、两朵梅花的高水准演出,很难得!”杨凯利感叹,淮剧的百年滋养了筱文艳、马秀英、何叫天、杨占魁等一批老一辈艺术家,但是他们都相继去世了,现在还能登台演出的老艺术家们也年事已高,“这次参演年纪最大的演员已经74岁了,何双林、陈德林两位老师也年逾古稀,他们都是淮剧的宝,从保护淮剧的角度来说,现在及时举办这样一场大型演出很有必要。”

淮剧新秀,崭露头角

“这是一场承上启下的演出。”杨凯利在对整场演出定位时如是说。诚然,整场演出唱重头戏的都是老一辈艺术家和中青年名家,但是,在演出中,观众们也看到了朝气蓬勃的新面孔,这些新秀中,年龄最小的不足20岁,却已开始担纲重要角色,走上大型舞台。

比如,在尾声中担任领唱的江苏省淮剧团的张泠,年仅17岁,还是个学员,唱功已然十分醇厚。此外,还有王登州、唐晓云、顾心瑜、孙逸夫、朱琳等一批后起之秀,均在演出中表现出色。

“看到他们,我们很高兴,淮剧的明天后继有人了。”陈德林说,自己一生最骄傲的是培养出了女儿陈澄、女婿陈明矿,以及泰州淮剧团的李加虎、谭步权等优秀淮剧演员,现在他们也带了徒甚至还有徒孙,淮剧传承有序,倍感欣慰。

淮剧百年

淮剧又名江淮戏。源于清代,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区。清代中叶,流行于淮安府和扬州府两地区,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仅以竹板击节。淮剧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调”结合演出,之后,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称为徽夹可),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了淮剧。

最初的淮剧,多为民间生活小戏,其主要唱调是在“门叹词”、“香火调”和部分民歌小曲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淮调(后称老淮调)。后受徽戏和京戏影响,移植演出了一些表现历史生活的大戏,因需扎靠、打把子,故称“靠把戏”。在唱腔上,相应吸收了徽戏的唱腔加以变化,创造了“靠把调”(又称老徽调)。

早期淮剧以“老淮调”和“靠把调”为主,唱腔基本上是曲牌联缀结构,未采用管弦乐器伴奏。1930年前后,戴宝雨、梁广友、谢长钰等人,又在“香火调”的基础上,开始创作了采用二胡伴奏的一些新调,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调”。“拉调”唱腔在板式变化上有新的丰富和发展,加之此时出现了李玉花、董桂英等第一批女演员,使淮剧的表演艺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流动地区也从盐城、泰州、淮安一带,逐步扩大而流布江苏全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