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盐城艺术节,各县(市、区)新剧目调演的作品,多以现代戏为主,昨晚七点半,市淮剧团演出的《红尘遗恨》是其中唯一一部大型古装戏。这部大型古装淮剧勾起了众多老淮剧戏迷的回忆和想念,当晚的演出现场,年龄偏大的观众们不吝掌声和叫好声,情到深处,他们也抹泪叹息,淮剧的悲剧效果在这场演出中重回本色。

淮剧重回悲剧本色

昨晚七点半,大型古装淮剧《红尘遗恨》在盐都区文化艺术中心上演。或许是许久没看古装淮剧的缘故,盐都区文化艺术中心剧场内的观众比以往更多,晚上七点刚过,连二楼都挤满了观众。

《红尘遗恨》这部剧的剧情与很多古装戏一样,颇具传奇色彩,讲述公子小姐们之间的爱恨情仇,还加了断案的桥段。古时,赵家有女淑娘,年方二八年华。一次偶然的机会,邂逅知府之子裴玉生,风流成性的裴公子诱骗其失身,并导致其怀有身孕。淑娘养父不堪其辱,将她赶出家门。走投无路的淑娘上吊自杀,为翠浮庵静观师太所救,并于庵中生下一女。裴公子翠浮庵中再遇淑娘,两人争吵撕扯中,撞翻的铜香炉将裴公子砸死。山阳知县吴钦于审案之中意外得知,静观师太是于自己有救命之恩的前妻,淑娘是其亲生女儿。当年,为了仕途升迁,吴钦背弃承诺,另攀高门……

对于这样久违了的古装戏,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在现场,最精彩的部分,要数最后一场赵淑娘唱的一段大悲调,让老戏迷们过足了瘾。演员程红撕心竭力地演唱,将人物的悲剧色彩完全表现出来,不少观众抹泪叹息,这正是早期淮剧的悲剧特性所能达到的效果。

30名后生促成老戏新排

问起为何会排起这部多年之前的老剧,《红尘遗恨》的编剧邵秀华坦言,市淮剧团新招收了30名学员,“他们还在盐城高等师范学校淮剧班读大三,过去一直没有恢复这部剧,就是因为古装戏需要的人手多,这次来了这些学员,我们利用了起来,也让他们能够在舞台上有所锻炼。”

这次参演的学员们是没有唱词的,他们在舞台上展现的是基本功。沈醒就是其中一名学员,他在剧中扮演一名衙役,“我们目前在学校学的就是基本功,还没有开始排戏,这是我第一次上台表演,虽然没有唱词,但是也很激动。”

今年17岁的沈醒告诉盐城晚报记者,他老家在滨海,对淮剧比较感兴趣,就上了淮剧班,“这一次跟优秀的前辈们登台演出,我看着他们的表演,发现原来实践和理论真的不太一样,老师们的表演非常自然、到位,而我们表演的时候,还要在脑子里想一遍动作,这一次的实践学到了很多舞台经验。”

邵秀华说,这一次排戏,也是为了给后生们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在学校里学,跟实际的演出有很大不同,等他们快要毕业的时候,我们就会给他们安排唱词,让他们在演出中,近距离地接触淮剧,寻找感觉。”

三大变化更赏心悦目

这部新排的老剧,观众反响热烈,演出并非原封不动,而是有三个重要改变,让老剧焕然一新,更加赏心悦目,为现在的观众所接受。

邵秀华讲道,首先改变在舞美上,“这一次我们专门请了在省内很有名气的舞美设计姚俊,改变之后的舞台呈现更加简洁大气,比如说传统的背景,我们都是在一个画布上,现在有了一些装扮,从视觉效果上来说,更符合现在观众的欣赏需要,更加赏心悦目,与整部剧的风格协调起来。”

“音乐唱腔上也改动了一些,盐城市民喜爱传统淮剧的很多,我们就在传统唱腔上做文章,这一次排练,我们又加了一些淮调、拉调、自由调,最后一场还加了个大悲调。”邵秀华说。

此外,在服装方面也有所改变。“近几年现代戏演出的比较多,团里的古装服饰有些旧了,我们从苏州定制了一批古装服饰。”邵秀补充说。

20天紧张排练劳累心酸

市淮剧团团长张正余告诉盐城晚报记者,这部剧排练了20天,“时间非常紧张,作曲的工作人员真的是夜以继日工作,晚上睡觉,醒来就写曲,把作曲赶上。”

前天下午,在排练时,打鼓师傅黄曙光的手机一直在亮着,因是静音一直没有看,旁边的同事帮忙看了发现是他老家来的电话,在换场间隙,同事提醒他手机亮了很多次。黄曙光回了电话,当场眼泪夺眶而出,他的三哥出了车祸去世了。黄曙光坚持排练到最后,下午五点赶回老家,第二天早上八点半,又准时到现场排练。

“打鼓是乐队的灵魂,鼓不敲在节奏上,乐队和演员都没办法演,鼓手是戏曲乐队的总指挥,没有人能救场,他知道自己的重要性,忍着悲痛,坚持演出。”张正余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