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辉淮剧舞台上60年的苦与乐 本土乡音,最是动听

历史溯源 由“门叹词”与“香火戏”结合而来

荣光辉告诉记者,淮剧又名江淮戏,是江苏省的三大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淮剧起源于苏北盐城西乡(今建湖县);起初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淮阴、盐城、扬州等地区,后流行区域逐步拓展,在沪宁沿线的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以及安徽滁县、浙江长兴等地也渐流行。此外,在合肥、武汉、南昌、杭州等地亦曾留下过演出足迹。淮剧分东西路,两淮属地的人们,常把流传在盐阜等下河地区的淮剧,通称为东路。反过来,以盐阜地带人们的视角去看清江、淮安等上河地区的淮剧,则概称为西路。

说起淮剧的历史,一生为戏喜为戏忧的荣老顿时来了兴趣,他详细为记者剖析了淮剧的发展史。原来,淮剧是由民间说唱“门叹词”与苏北“香火戏”相结合,并吸收了里下河“徽班”的艺术精华发展而成的地方剧种,流传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门叹词源自农民号子和田歌,初为一人击板而歌,继而为二人对唱,是一种沿门卖唱的说唱形式。香火戏则是当地酬神的民间表演形式。二者联合演出,俗称“三可子”,并逐渐形成“江北小戏”,主要演出一些对子戏、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后有大批徽剧班社进入里下河地区,江北小戏渐与徽班同台演出,谓之“徽夹可”。在与徽班合演时,吸取了徽剧中剧本、器乐曲牌、唱腔、表演等方面的一些艺术成就,逐渐发展成熟,遂称“江北大戏”。1912年左右,艺人何孔德等首次将之带到上海街头演出,并于1914年在闸北太阳庙建立第一个江北戏院,使淮剧正式立足于都市。

1951年7月,淮剧周茂贵班在清江市集训后,改为“京江淮剧团”。1955年5月,京江淮剧团改为清江市淮剧团,此后,涟水、洪泽、淮安、盱眙、金湖等县先后成立了县淮剧团。20世纪80年代以后,淮剧的演出规模有所缩小,目前,淮安市境内的淮剧团尚有淮安市淮剧团、淮安市淮剧二团和涟水淮剧团。

传统剧目 流派纷呈丰富多彩

荣光辉告诉记者,淮剧由于流传较久,又是江苏最大的地方剧种之一,所以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传统节目。剧目大体有几种类型:一是“对子戏”和“三小戏”:《小打瓦》、《种大麦》、《大补缸》、《磨豆腐》等,只有生、旦、丑两三个角色,多用实词和专有曲调,表演内容简单纯朴、艺术诙谐风趣,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属于说唱范畴的民间生活小戏。

二是“九莲”、“十三英”和“七十二记”。“九莲”分别是:《兰桥会》中的兰玉莲,《刘全进瓜》中的李翠莲,《土牢记》中的秦玉莲,《阴阳河》中的李桂莲,《吴汉三杀》中的王玉莲,《蔡金莲告状》中的蔡金莲,《刘文秀赶考》中的陆金莲,《大赶考》中的窦金莲和《荆钗记》中的钱玉莲。“十三英”是:《陆志春赶考》中的尹凤英,《刘秀走南阳》中的王大英,《玉杯记》中的王二英,《药茶记》中的苏风英,《牙痕记》中的顾风英,《对舌》中的苏迪英,《罗英访贤》中的周桂英,《韩湘子度妻》中的林芦英,《杨天禄招亲》中的穆玉英,《何文秀赶考》中的王鸾英,《刘贵成私访》中的罗凤英,以及《孝灯记》中的陈凤英和王月英。

“七十二记”主要有:《土牢记》、《荆钗记》、《玉杯记》、《牙痕记》、《大琵琶记》(即《赵五娘》)、《小琵琶记》(即《秦香莲》)等等。三是幕表连台本戏。如《杨家将》、《包公案》、《施公案》等,这些剧目,行当齐全,文武兼备,无固定台词,全凭演员根据幕表即兴创作。

四是现代戏编演。“淮剧具有编演现代戏的传统,从抗日战争以来,创演过上千出淮剧现代戏,其中《照减不误》、《刘桂英是朵大红花》等都盛行一时。”荣老介绍说,成立于1955年的淮安市淮剧团建团五十多年来,先后排演了《白虎堂》、《包公下陈州》、《白蛇传》、《红灯记》、《斩韩信》等百余部传统剧目。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排演的剧目则主要有大型现代戏《情与法》、《未了情》、《高原雪魂——孔繁森》、历史剧《林则徐》、大型新编淮剧《吴承恩》、新编历史剧《韩信》等。

舞台生涯 赢得“淮剧第一文武小生”美称

位于大庆路上的市淮剧团是荣光辉的“常驻”之地。虽已退休多年,但老先生退而不休,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剧团里,为年轻演员们比划指导,或是言传身教。

“从8岁登台,到现在快60年喽。”忆起往事,荣光辉的脸上浮起了淡淡的笑意,对于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来说,淮剧是其生命的全部,从8岁登台演唱《拾棉花》、《金水桥》、《三岔口》等戏,到11岁时学会健子、虎跳、大蛮子、跺子、前播、案头加官、大快枪、小快枪、三十二刀等,再到15岁时前往盐城鲁迅艺术学校深造,系统学习戏剧理论和舞台表演艺术,17岁以后,就先后在《王杰颂》、《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海港》、《智取威虎山》、《平原作战》等剧目中扮演了王杰、李玉和、高子扬、少剑波、赵勇刚、严伟才等舞台人物,并以特有的端正俊秀的面庞、匀称灵活的身段、动听入味的唱腔、路路上套的武功风靡江淮,享誉沪上,赢得了“淮剧第一文武小生”的美称。六十年来,与淮剧有关的一幕幕串起了荣光辉全部的回忆。

作为西路淮剧艺术的代表性人物,多年来,荣光辉创造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舞台形象,疾恶如仇的近代爱国民族英雄林则徐,多疑、冷酷、反复无常的一代君王刘邦,优秀共产党员孔繁森、淮安历史文化名人吴承恩等等,其中,新编淮剧《吴承恩》于2005年被确定为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剧目,填补了淮安市历史上该奖项的空白。

创新发展 以戏带功培养人才

在采访时,记者注意到荣光辉的办公桌上放着《三请樊梨花》的剧本,荣老告诉记者,这是剧团正在排练的青春版本。“为什么要排青春版本?就是要打破地方戏重文轻武的片面性。”荣老说,现在,戏曲艺术的拥护热爱者大多是中老年人,青少年所占的比重极少。传统戏曲往往都有题材陈旧,唱腔拖沓等通病,很难得到人们的欢迎,这就是戏曲音乐在现在审美心理中所产生的“距离感”。“如何继承与创新,如何使优秀的戏曲艺术经得起时代的考验,使其拥有更加旺盛和长久的生命力是我们这些从事淮剧艺术的工作者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市淮剧团去年排演的青春版淮剧《白蛇传》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剧团的青年演员们唱做念打,文武兼具,将一个流传千年的东方神话故事《白蛇传》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无论是在淮安,还是在滨海以及泰州演出,该剧赢得了大批的粉丝,很多观众从外地赶来,只为一睹这出完全不同以往的精品剧目。荣光辉正是该戏的导演,在他看来,西路淮剧的特色就应该是唱念做打、文武兼具,“《三请樊梨花》和青春版《白蛇传》一样,也将突出武戏,这对演员的要求很高,以往他们只要会唱淮剧就行了,现在还得会打。”《三请樊梨花》排练在即,荣老打算每天早上安排青年演员专攻武戏,以戏带功,下午则专排文戏。

 说到剧团的青年演员,荣老用了“比较稳定”四个字来评价。作为西路淮剧艺术的代表性人物,荣光辉早就意识到,振兴戏剧艺术,不是靠少数人就可以实现。只有不断地培养一代代文艺人才,才能保持戏剧艺术兴旺不衰。“我对年轻人的要求就是埋头苦干,不要东张西望。”现在,即使已退休,但他仍将大把的时间用于对青年演员进行传帮带,毫不保留地传授艺术知识,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平。在荣光辉的促成下,剧团的王芳和陈丽娜分别拜上海淮剧团马秀英、江苏省淮剧团裔小萍为师。而为保护淮剧这一文化遗产,市淮剧团抽调专人,搜集整理西路淮剧的相关影音资料,建立了淮剧档案资料馆。

 回首近60年的演艺生涯,荣光辉用一句话作了总结:“淮剧艺术是我终身的事业,我甘愿奉献毕生的精力,只愿这朵乡野‘奇葩’常开不败。”

位于大庆路的市淮剧团,是淮安老辈人最爱去的地方,每每推出新戏,总有一帮老人早早地前来捧场。淮剧,是淮安的地方戏,其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艺术个性成为绽放在民族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不艳丽却独有清香。作为淮剧艺术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今年67岁的表演艺术家荣光辉已在他挚爱的艺术道路上前行近六十载。淮剧,承载了他六十年的苦与乐,他说,“淮剧艺术是我终身的事业,为了她的发展,我甘愿奉献我毕生的精力。”

荣光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