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懿提出要拜我为师,整整10年,我没有回答他。但是姜昆的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他说:‘我们要做大曲艺,一是要把舞台做大,二是要把队伍壮大。’所以今天我下定决心收了两个徒弟,壮大我们曲艺队伍。说得白一点,就是要把他们‘拖下水’。”
上周末,杏花楼里一派喜气洋洋,沪上滑稽名家王汝刚同时收下了滑稽界“80后”的领军人物钱懿和嘉定的“故事大王”黄震良为徒。拜师会不仅有关栋天和孙徐春这样的兄弟捧场,上海文艺界的熟面孔纷纷到场,而刚刚结束在“上海笑天地”5场演出的姜昆也赶来致贺。在拜师仪式上,王汝刚借用了姜昆的一句话表达了自己收徒的心意:“我不是要教你们如何说滑稽,而是想和你们一起研究如何说好滑稽。”
壮大队伍:多推年轻人
这几天,上海的曲艺界可谓热闹非凡。受王汝刚邀请,姜昆的“京味儿菜”专场连续5天在“上海笑天地”热闹上演。之后,姜昆又和王汝刚在“东方讲坛”对谈中国曲艺现状,并见证了王汝刚收徒。虽然分别是中国曲协和上海曲协的主席,又各自是南北曲艺界的领军人物,但姜昆和王汝刚的心意一致,他们都希望把曲艺“做大”。
在和王汝刚对谈时,姜昆谈到了当下相声艺术创作的瓶颈。在他看来,生活不够、技巧不足、创作跟演出脱节,这些也许都是理由,但首要的原因是相声队伍创作队伍的薄弱。 “有一定的数量才能有一定的质量,当数量不够的时候,质量永远上不去。怎么样把数量搞起来呢?这需要有一个创作氛围,创作以后能够有地方来展现,有这么样一个大的环境才可以。”
姜昆说,这些年相继搞了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各地相声小品创作赛,就是先要把规模搞起来,没有规模,质量是不可能的。“两月前CCTV第六届全国相声大赛当中,可喜地看见参加这次比赛的80%以上的是80后。”
王汝刚十分认同这样的想法。这些年,他担任团长的上海人民滑稽剧团推出了以钱懿、陈靓等新人为代表的青年队伍,不仅为他们举办专场,也推出了《连升三级》等新戏。这些新人也都获得了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的新人奖。
收下两个徒弟后,王汝刚门下的学生已经多达5人,包括之前的毛一飞、曾懿及夏吉平。王汝刚说,姜昆搞了一个青年创作班,大家就是坐着讨论说相声的方法。他收学生也不是要“教”他们,而是希望一起探讨怎么让滑稽艺术更受观众的欢迎。
做大舞台:搞火小剧场
比之壮大队伍,“做大舞台”更是是姜昆和王汝刚共同的想法。姜昆说: “把舞台做大,就要做小剧场。自从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搞起来后,各种各样的舞台、小剧场在全国遍地开花,包括北京的德云社,上海的周立波等等。”
虽然是因为电视和春晚走红全国,但姜昆并不回避电视给相声艺术带来的困扰:“现在大家把春节晚会看成了相声演员唯一的标准,这很成问题。在春晚上,相声演员一般上来准提高嗓门,‘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我在这里给大家拜年了。’等春节过完了,看自己录像直哆嗦。但在现场跟电视前的感觉真是不一样的。另外,因为春晚是一个受瞩目的节目,大家就把它看成唯一标准,于是产生了很多的错觉,有些人只是没上春节晚会,别人就以为他没有新的创作。”
姜昆坦言:“我不否认电视对中国相声起到的作用,但是随着电视的飞速发展,在短短的不到10年的情况下,居然把我们老祖宗100年的积累几乎是丢个精光。今天写出来,明天排,后天上电视,大后天就扔了。现场都鼓掌,只见掌声不见笑声。所以相声越来越走入低谷。”姜昆更肯定“舞台”对于曲艺艺术的作用:“这次CCTV相声大赛更可喜的是,现场没有人组织鼓掌了。年轻人注重市场效果,这个不是从大型的电视晚会中得到的,是从小剧场锻炼中演出来的。”
同样饱受电视情景喜剧困扰的上海滑稽,也亟须剧场艺术的复苏。为此,王汝刚去年在黄浦剧场打造了“上海笑天地”,坚持每周末都演出传统滑稽戏。而姜昆对此表示了巨大的支持:“我觉得我们滑稽能有自己的小剧场,有这么个‘笑工厂’,在全国来讲很不容易,我对汝刚说,‘你剧场成立的时候,我一定要支持你。’这次准备了半年,带来了这个专场。”(记者 潘妤)
(摘自 《东方早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