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在马鞍山人民会堂,一场特殊的黄梅戏演出吸引了上千名黄梅戏爱好者观看。明亮的舞台上,演员们个个装扮一新,表演投入,那曲声或高亢、或低沉,或柔美、或嬉耍,曲艺精湛,“唱念做打”无不有板有眼。然而,他们并非专业戏曲演员,而是马鞍山半山花园社区“严凤英票友社”的普通票友。今天的演出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庆祝的时刻,因为票友社已在曲声中度过了整整十年。
十年前为何成立了这个票友社,还得从一老一少的黄梅缘分说起。票友社创始人之一的60多岁老人张桂兰,是一名资深黄梅戏迷,更是严凤英大师的粉丝,虽然不是专业演员,却出身黄梅戏世家。张桂兰的父亲早年是安庆桐城一名职业黄梅戏演员,她从小耳濡目染,对黄梅戏非常热爱。 “马鞍山的戏曲氛围是很好的。 ”她向记者描述,当年由于条件限制,没有集中统一的场地,也没有社团组织,许多戏迷每当傍晚就来到公园的亭台楼阁和草坪,三五一群,相互学习、切磋戏曲。这些戏迷中不乏严凤英大师的崇拜者,当时在街道负责群众文化工作的年轻小伙子丁医荣正是其中之一,张桂兰结识小丁之后,非常支持丁医荣提出的在马鞍山创办一家“严凤英票友社”的想法。 “开始只是一个想法,没想到很快就有了契机。 ”不久后,丁医荣从街道调到半山花园社区负责社区群众文化工作,在丁医荣的建议和社区书记的支持下,马鞍山市首个至今也是唯一一个“严凤英票友社”,2005年在雨山区半山花园社区成立了。
每逢周六,“严凤英票友社”的票友们都会聚在工作室排练,张桂兰也会早早地将屋内收拾得窗明几净,这样的工作她已坚持了十年。一老一少两位戏迷的不懈努力换来收获。从最初的几个人,到如今的固定成员50多人,半山花园社区“严凤英票友社”已小有规模,70多岁的汪新生,已加入票友社5年,成为资深票友,他年轻时就爱好黄梅戏,但由于工作太忙一直没有机会学习,如今他视票友社为家,每周的排练从不错过。十年里有多少辛勤、多少汗水,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票友社虽然是群众自发的业余团体,但要办好真是太不容易了。 ”作为业余的民间团体,起初没有固定的场地,而且多年来一直苦于经费紧张。丁医荣说,平时排练、服装、道具以及一些演出的路费、用餐等都是不小的花销,仅仅是服装道具每年就需要5000元左右,而票友社仅有的收入只是金额不多的演出费和比赛奖金,因此不得不到处“化缘”。即使这样,他们仍尽可能地免费公演,并在社区帮助下联系到市艺术剧院的老师为票友免费授课,每年在全市组织十几场公演。 5年前,他们甚至还举办了一次全国票友联谊会,吸引全国戏迷前来参加。经过多年的学习打磨,张桂兰不仅成为票友社的老师,而且也成为当涂县、佳山乡以及多个社区老年大学的黄梅戏老师。
十年里,票友社“步履蹒跚”,虽然有磕磕碰碰,但丝毫没有影响票友们的热情,这是最令丁医荣和张桂兰欣慰的,但同时也是最令他们“苦恼”的。 “票友们积极性很高,但每次演出不可能让所有人都上台表演,总要有人落选,所以每次确定节目人选是最纠结的! ”丁医荣回忆,2013年票友社有幸参加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节目,但只能有15人参加,其他的票友可着急了,纷纷跑来“讨要说法”。面对票友们高涨的积极性,他俩越发觉得责任重大。前不久,票友社举行了十年庆演出,除了票友社成员,还有全市上千黄梅戏爱好者来到现场为票友社庆生,台上票友全情投入,台下戏迷沉醉曲中,此情此景,丁医荣和张桂兰都留下了快乐的眼泪!
多年来,随着票友社声名鹊起,影响渐大,也带动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活跃起来。十年里,“严凤英票友社”的票友新老更替,换了一批又一批,“很多票友刚开始都不怎么懂行,经过学习,很多都能上台表演了。 ”张桂兰说,从票友社出去的票友有的成了社区黄梅戏爱好者中的佼佼者,有的当起了老年大学的老师,有的回到自己的社区学着创办戏迷团体,有的进一步学习成了专业演员,小小票友社的辐射效应日益显现。不仅如此,在票友社的启发下,许多有其他方面特长的居民纷纷效仿票友社,组织成立诗社、书画协会等社区文化团体,成为搭建邻里关系和谐的桥梁。
下一个十年,票友社准备好了吗?丁医荣和张桂兰老人在坚守这份责任的同时,也表达了内心的担忧。 “现在网络发达,各种文化多元化,喜爱黄梅戏的年轻人不算多。 ”丁医荣介绍,一直以来,票友社的票友多以老年人为主。这几年,票友社有意与当地安工大和马鞍山师专等学校的学生组织联系,每年组织票友到学校公演,有的演出也会主动邀请一些学生参加,希望让黄梅戏走进校园,吸引年轻人。“虽然也有几个年轻人和小孩子受家庭教育影响喜欢黄梅戏,但是多数年轻人对咱们这项传统戏曲艺术还是缺乏认知。”丁医荣告诉记者,他现在最希望黄梅戏能够得到教育部门的关注,让戏曲成为学校教育一部分,将黄梅戏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