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一批因“文化大革命”遣散的老黄梅戏艺人又重返舞台。1979年成立的复兴、程集、隘口等地的半职业性剧团,亦曾红火一时。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宿松城乡;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大江南北。

1980年,县剧团自编自导的古装黄梅戏《双莲记》,在安庆地区调演中一炮打响。1982年12月,县文化馆殷耀林创作、洪毅然导演的黄梅戏风味甚浓的山歌剧《凤凰展翅》,参加全省文艺节目调演,荣获创作奖和优秀演出奖。省委副书记兰干亭夸赞“这是80年代的‘两小戏’,改革开放以后的‘打猪草’”。该剧后被省电视台制成电视片参加1983年华东地区六省一市春节优秀节目联映。

1985年8月,江丽娜在全国黄梅戏中青年演员广播大赛中,荣获“十佳演员”称号,1989年她又荣获全国首届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一等奖。彭芙蓉获此赛事三等奖。江丽娜演唱的黄梅戏,先后由上海唱片社、黄山音像公司灌制成盒式磁带10余种,发行海内外。1987年8月,刘达刚编剧、县剧团排演的清装戏《布衣青天》拍成舞台电视片在安徽、湖北、江西等五省、市播映。11月,该剧组参加首届安徽省艺术节,荣获优秀创作奖、导演奖、作曲奖,并有三名演员获表演奖。1989年,该剧荣获田汉戏剧奖。1994年,县文化局在全省开先河地把1989年春成立的黄梅戏艺术研究所、剧团和人民影剧院合并成立宿松县黄梅戏剧院,让单位优势互补,人员合理流动,场地充分利用,开拓第三产业,促进艺术生产。同年陈灿中创作的清装大戏《杨馥初传奇》由县剧团排演。1996年下半年,县剧院将创作员刘达刚编剧的现代大戏《城里亲,乡里情》在城乡演出18场。该剧于1997年5月被评为1996年度安徽省“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接着参加了省第五届艺术节调演。1998年陈灿中编写的《小小抹布官》黄梅戏电视剧,由安徽电影制片厂到宿松采景拍摄上、下两集,由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一级演员黄新德、黄宗毅、安庆著名演员郭霄珍领衔主演,宿松县黄梅戏剧院演员范光祺、张正保、石秀珍等扮演主要角色。《小小抹布官》黄梅戏电视剧在县、省电视台和CCTV-8频道多次播放。

2000年11月,《半边月》赴省参加第六届艺术节,获多个奖项。同年,该剧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田汉戏剧奖。省人事厅、文化厅把宿松县黄梅戏剧团评为全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宿松县人民政府同时获得了奖励。2001年9月,在市文化局举办的全市黄梅戏青年演员基本功大赛中,彭芙蓉、江曙明、吴海荣、陈思、吴丽芳、尹先梅分别荣获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二个三等奖。2002年,县剧院上演的刘达刚创作的现代小戏《便民桥》,由省委组织部“三个代表”教育中心制成VCD光盘发至全省基层党支部。同年12月,刘达刚创作的大型黄梅戏《五更月》在淮北市召开的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献演,获与会人员一致好评,并再度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2006年,在全国县级剧团中,该剧绝无仅有地获得中国人口文化奖。同年,由刘达刚编剧、孙怀仁导演、陈精耕作曲的新编历史故事剧《碧血青峰》,参加中国安庆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获“金黄梅”奖。2007年,该剧在省第八届艺术节上,亦获多项奖励。据《安庆日报》2007年9月8日《宿松周刊》介绍,在CCTV与AHTV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上,出生于我县隘口乡的省黄梅戏小梅花剧团青年演员王霞荣获“寻找七仙女”决赛金奖。9月初,CCTV戏剧频道梨园节目组亲临王霞故乡采访。

一个县级黄梅戏剧团,多次获“五个一工程”奖,多次参加从国家到省市的各类黄梅戏艺术节,这在全国县级同类剧团中是不多见的。谷粱先生在2007年第1期《安徽文化工作》中撰文指出,一个县级剧团,二十多年来,平均每两年推出一台原创大型戏曲,这应该说是奇迹。奇迹何来?奇迹来自黄梅戏故乡——宿松这片热土上深厚的文化积累!奇迹来自宿松一代代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同志们的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奇迹来自历任县委、政府领导对文化艺术工作的重视和关心!肩负着组织重托的张小青同志,2006年从省城赴任宿松县人民政府县长后,多次在会上强调,要兼顾好经济建设和文化工作。他认为,抓好经济建设,能使市场繁荣,人民富庶;搞好文化工作,能使历史进步,社会文明。他经常深入文化部门调研,不时过问黄梅戏的探源及其相关工作。

总 结

世事沧桑,岁月流逝,时光淹没了人间多少兴亡事;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生活沉甸下当年黄梅采茶歌。从唐朝初期的黄梅采茶歌开始,宿松、黄梅一带的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劳动、生产、生活、工作中,由起初的无主题随意吟唱,逐步发展到有目的创作,直至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乡土气息、草野情趣的戏曲歌剧。终于于1921年,黄梅戏这个可爱的婴儿诞生在宿松这片热土之上!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蓬勃发展,黄梅戏这一民间艺术也逐渐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把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思想工作作为党的重要工作之后,黄梅戏从形式到内容都焕然一新!随着人民当家作主,黄梅戏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与安庆各县当地各种民间艺术融合进而发展到用安庆当地方言歌唱、说白后,即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趋于成熟了。于是,唱响了安庆,唱进了京城,唱出了国门。随着《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等戏剧相继搬上银幕,随着一大批像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韩再芬等英才的涌现,黄梅戏在国内外的影响声名鹊起。

文化大革命,经历劫难而不死;1978年,改革开放又逢春。如今,黄梅戏在参与、服务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各项事业中,正发挥着自己艺术熏陶和教化作用。据宿松县黄梅戏剧团有记载的资料显示,仅1978~2007年,县剧团上演过的黄梅戏传统剧目就有《天仙配》、《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狸猫换太子》、〈白蛇传〉、《半夜夫妻》等50多本大戏和《春香闹学》、《小放牛》、《戏牡丹》、《打豆腐》、《闹花灯》、《打猪草》、《余老四过界岭》等10多出小戏。演出创作的现代黄梅戏剧目有《于无声处》、《焦裕禄》、《小店春早》、《深山育苗》、《路诊》、《军民一家》、《渡江》、《山村新风》、《一篮红土》等30余种。

(安徽省宿松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廖理南)

文南词、黄梅戏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成功,进入新世纪后,更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宿松县新黄梅演艺公司2010年经文化体制改革成立后,在文广新局的正确领导下,肩负着传承和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南词、黄梅戏艺术,服务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社会责任。时下,作为发源地的人民和领导在为其骄傲的同时,亦深深感觉到有义务和责任,要更好地为她浇水施肥,以让其生命之树常青、绚丽之花常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