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戏曲中我比较喜欢黄梅戏,读初中时我就看过,这几年黄梅戏节目《寻找七仙女》是常看的。黄梅戏用徽州方言演唱,忒有韵味,黄梅戏的曲调轻柔、优美,有人曾经评价说,黄梅戏曲是仙乐,我是有同感的。如果用普通话来唱黄梅戏,就差得很远,那种韵味就没有了。

黄梅戏大致形成于清道光年间,黄梅戏的主要曲调由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传入安徽的安庆地区,与当地的民间歌舞、说唱相融合形成的,以后又受到其它剧种的影响,更加成熟。由于最早曲调来源于黄梅县,故称黄梅戏,而它的形成和发展却在安庆。因此,两地都称自己是黄梅戏的故乡,是黄梅戏的起源地。我认为两地不应该争这个“正统”,而应该为黄梅戏的发展作更多的努力。
在上个世纪的五十时代初,黄梅戏仅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的小部分地区。后来,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先后制作成电影,在全国放映,黄梅戏名声大振,轰动一时,从而由地方小戏走向全国。黄梅戏的一代宗师严凤英、王少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令人惋惜的是严凤英在文革中被迫害而死。八十年代,黄梅戏又出了马兰、吴琼、杨骏、袁枚、吴雅玲等名家,被称为黄梅戏的五朵金花,后来她们各奔东西,只有吴雅玲仍留在剧团里。黄梅戏是人们喜爱的一个剧种,多年来的春节晚会上,戏曲类节目都少不了黄梅戏片段。

《寻找七仙女》是CCTV11戏曲频道和安徽卫视办的一挡黄梅戏节目,节目办的挺活泼,全国各地黄梅戏业余爱好者、黄梅戏专业演员都可报名参加,有预赛、复赛,最后决赛评出七位得奖者,即“七仙女”,到目前已办了好几届。这挡节目对参与者来说,通过参加比赛得到了锻炼提高。对观众来说,多了一个欣赏黄梅戏的机会。对于专业黄梅戏剧团来说,通过这一平台发现和选拔了人才。
《寻找七仙女》是一挡好节目,似乎有那么一点儿不足,因为它是女性的舞台,男演员是没有资格参赛的。是否可以再办一个节目,也给男演员一个机会呢?黄梅戏的男演员也需要培养、发现、选拔啊!比如搞个《寻找董永》的节目。沪浙地区在为年轻越剧演员提供演唱锻炼的机会方面,形式更加多样,是黄梅戏应该借鉴的。

黄梅戏还应引入市场机制,不能仅仅蜗居在合肥安庆等地,要走出去,到全国各地演出,在实际的表演中锻炼队伍,培育新人。最近两年,韩再芬领衔的黄梅戏剧团在苏州曾先后演出黄梅戏《徽州女人》、《徽州往事》,十分受欢迎,是大获成功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