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成长
2006年4月26日上午,笔者在全国著名人才学专家、原上海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统战部部长、离休老干部、时年87岁的享受正省部级待遇的叶尚志老先生家,听他讲宿松20世纪早期办新学的情况时获知,叶老“自己十三、四岁时就学国学。宿松最早的小学——南二区(今坝头)小学是父亲1915年办的。父亲1921年去世后,表哥宗玉恒从方志敏学校带20多个同学回到家乡,深入农村,组织妇女会、农民协会、儿童团,演文明戏,唱黄梅戏,宣讲‘五四’新文化和革命道理,教人读书识字。我的小姐姐叶颖梅领头跳《麻雀与小孩》。当时,为了配合革命工作,不少戏都是现编现演,到街上宣传,往往一呼百应。”叶老还清楚地记得,一次,他哥哥在天主堂演讲后,叶光欧带着百号人唱着“打倒列强,处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的歌曲,把坝头到县城近70余里的庙宇一扫光。
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的《松涛》记载,1926年9月,刚考入武汉政法专科学校的宿松佐坝松梅岭人徐文藻,遵照党组织的指示,回到家乡,在黄梅独山党组织的领导下(共产党创始时期,宿松与黄梅为同一个党支部),开展革命活动期间,就以唱黄梅戏的形式,揭露地主恶霸的狠毒,抨击黑暗社会的罪恶,唤醒民众的政治觉悟,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一时间,全县城乡不少进步青年纷纷参加革命活动。或秘密加入共产党,或悄悄参加游击队。打土豪,惩贪吏,救贫苦,涌现出一大批像杨学源、朱育琪、汤作英等为革命捐躯的仁人志士。
1993年11月北京第一次印刷的由中国ISBN中心出版的《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介绍,1938年,以王梓林为班主的职业黄梅戏班社——抗建班社在县城正式组建。专职演员10余人,演出剧目有《双赶子》、《卖花记》、《三鼎甲》、《罗帕记》、《送香茶》等数十个,宣传抗日救亡。穿过时空隧道,透过岁月风云,今天我们尚能从当时邑人胡性存先生的《许镇观剧》诗“不堪世乱竞繁华,一曲霓裳万姓嗟。口调人翻新乐府,腰纤女唱送香茶”的描写中隐约看到昔日演戏的一些状况。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党的文艺工作者们更指导邑中艺人编演过《哑女告状》、《孟姜女》、《井尸怪案》、《闹花灯》、《董永卖身》、《讨学钱》等众多黄梅戏剧目。这些戏的编演,更激起了人们对黑暗社会的仇恨,唤醒了人们对追求美好生活的憧憬,激发了人们坚定革命信念的壮志豪情。
1940—1943年,县商会曾在城内组织过多次大型抗日戏剧的专题汇演。邻县黄梅竹篱班社先后三次应邀演出了《计歼敌酋》。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抗日救国热情,为推动黄梅戏的大众化、社会化、官方化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知道,历代封建专制的统治阶级,从来都对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的新生进步事物横加阻止。对这些男欢女唱,你推我搡的民间戏剧,他们更加认为是诲淫诲盗,犯上作乱,大逆不道。而在专制黑暗的社会里,宿松县城竟然能够多次组织公演黄梅戏,我们不能不钦佩黄梅戏这一植根于大众之中的民间艺术旺盛强大的生命活力和其深入人心的感召影响力!
1946年正月开始,彭泽、湖口、广济、黄梅、蕲春、太湖、潜山、岳西、桐城、怀宁、安庆等周边地区二十多个戏班聚集邱山马皇屋连续演戏46天,对当时黄梅戏流行于民间的“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传统剧目,作了一次大展演。像《于老四过界岭》、《打猪草》等不少剧目就是以当地人、事为素材创作而成的,由此更惹得四乡近邻看戏热情高,品戏兴趣足,学戏劲头大!这次空前绝后的汇演活动,时间长,戏班多,影响深。出生于此地的今己年近七旬的吴汉亮老人对当年花灯、龙灯、排灯等演戏的情况及商贾云集、游人如织,整个山乡唱戏、说戏、谈戏、评戏,几乎连草木、泥土、空气都戏化了的空前盛况仍记忆犹新。就在这前后,两个戏迷的故事传遍城乡。某年八月初一,“狄良公”生日当天,东乡地方庙会唱戏,台前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开场锣鼓响过之后,一个妇女倒抱着自己的孩子挤进了人群之中。旁边看戏的人见她急切切的样子、气冲冲的神情,提醒她道:“大妹子,你只顾看戏,竟把自己的孩子抱倒了呀!”大妹子则一个劲地欢叫:“到了就好!到了就好!”原来,大妹子是个远近闻名的戏迷,家离今天唱戏的地方有七、八里地,等到她料理好家务赶赴这里看戏时,她担心赶不上看戏,只好一路小跑,一个人抱着孩子,自然很累,她一心急着看戏,不想在抱孩子换手时,竟把孩子抱倒了!更有那北乡一个叫杨金凤的戏迷,一天,他推着一花车大米去赶集,在山间路上遇到一个戏班子,看到一群花枝招展的“七仙女”,他立马停车,随后屁颠着听、唱起黄梅腔来。他跟着戏班子峰回路转来到一个屋场了。这时,他才醒悟,自己的一花车大米还丢在山路上了哩!
1949年4月上旬,人民解放军二野司令员刘伯承率部抵达宿松。县内艺人,多次亲临詹峦、套口、王营等沿江阵地给子弟兵送演《送夫当红军》、《新三字经》、《难民自叹》、《十二月》等黄梅戏。辛酸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动人的表演,勾起了子弟兵们对自己苦难身世的记忆,唤醒了大家对黑暗世道的仇恨,激发了将士们推翻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的胜利信心!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全线横渡长江时,宿松湖区2001名船工,带着1077条船只,跟随着二野四兵团司令员陈赓指挥的十三军、十四军、十五军将士们于凌晨1时40分从小孤山附近的王家墩起渡,刹时间,长江水面上呈现出夫妻同登船、父子共掌舵、兄弟齐扛枪的感人场面。伴着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迎着风起云涌的斗争生活,黄梅戏在内容上越来越充实丰满,在艺术上则越来越发展成熟了。
待续......
安徽省宿松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廖理南
2006年4月26日在上海叶尚志先生家葉尚志、秦毅敏夫妇与笔者合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