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罗田县黄梅戏剧团的《余三胜轶事》在京韵大舞台上演。

清代石印本《余叔岩》中有“叔岩像赞”,记叙同光须生泰斗余三胜,即余叔岩的祖父出自湖北罗田。罗田九资河山上,还有余三胜从北京托人带钱回来修葺的祖坟。

于是罗田人搞了个戏,就是从九资河的穷孩子三娃子写起的。

谁演三娃子余三胜呢?王刚。

早些年在武穴看过王刚的《老屋春秋》,才19岁,刚从艺校毕业,好像是发育期猛地蹿高了个子,自己也不适应,不知道拿这大个子怎么办,有点手足无措,站不直。扮相还好,眉目俊气,听一听,嗓子也不错。再看戏,稚嫩,但没有毛病,是个好坯子。好演员谁都不会放过,果然,张辉很快就把他招致麾下。《李四光》、《苏东坡》中都有他的戏,《李时珍》中还是演老生,与张辉唱父子对手戏,不露怯。只是戏份不多,并不惊艳。

听说罗田请他演余三胜时,先担心的不是戏,而是他的嗓子。印象里黄梅戏中音居多,漂亮圆润的行腔也在中音区,而汉剧、京剧都比较高亢,响遏行云,还要用边音,他行吗?

三娃子余三胜离开罗田后,先在汉口谋生,唱汉调;后到北京,唱京剧。剧本写了这一经历,扮演余三胜的演员能不能唱汉剧和京剧,就成为这出戏的一大看点。一个从小唱黄梅戏的演员,要把汉调和京剧都唱地道,难度可想而知。吐字归音偷不得巧,汉是汉,京是京,都要有韵味。嗓音的条件更是先天的,再怎样刻苦学习,中音还是中音。硬往上唱,弄到声嘶力竭,橡皮筋拉断了,就不是老生泰斗余三胜了。

戏从罗田乡下开始,三娃子还得唱罗田的东腔,要用边音,这是演员的第一道坎儿。

让人惊喜的是王刚唱上去了,第一口东腔唱出来,那个陡峭峻拔,一个筋斗就冲上云天,观众禁不住鼓掌了。

第二个坎儿是汉剧,唱的是《辕门斩子》。“听说老娘亲驾到帐外——”一个高音又翻了上去,让观众一惊,又一喜,鼓掌。汉剧冗长而且曲里拐弯多,“见老娘——施一礼躬身下拜——”,九腔十八板,长而又长不厌其烦,观众竖着挑剔的耳朵,就是要听你拐不拐得过来,拐得有没有味道,拐得漂不漂亮。王刚又让观众鼓了一次掌。久违了的老汉剧啊,观众一边鼓掌一边笑,很开心,很过瘾。第三道坎儿就是京剧了。扮演余三胜,《四郎探母》那段唱也是躲不过去的。与公主的西皮快板过去,还有嘎调,“叫小番——”你上不去,就酣畅淋漓不了。王刚上去了,赢得了掌声。

他比《老屋春秋》时长大了,蛮沉稳,站得直,定得住,在台下也不张扬,有礼貌。

我问他京剧是谁教的。

他说,跟着录音学的。

看我吃惊的样子,他说,是蛮难,排戏那两个月,每天都搞到很晚,只睡两三个小时。

我说休息不好嗓子怎么吃得消?

他说,还好。

还有一样让我也有点意外,他说他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了。

我说,啊?早婚哪?

他笑着说,也不算早,不过在城里是比较早的。这样也好,再没有什么分心了,以后就是一件事一条心,把戏唱好。

站在我面前的他,显得很高大,我抬头看他,年轻的脸庞上一点皱纹都没有。我说,爹妈给了你这样好的条件,别浪费了,好好的,走远一点。

他说,是的,我也是这样想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