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刚刚落下帷幕,13台大戏、25台小戏连番在展演周上演,再芬黄梅剧院推出原创黄梅戏《寂寞汉卿》受到戏迷们的热捧。演员们高兴之余来不及休息,便着手准备前往湖南,参加新一轮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2006年,黄梅戏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8年来,再芬黄梅剧院的新老艺人在这一方古老的土地上耕耘,在遗产上提创新,把“老传统”打造成了“新时尚”。

20时30分,每日一场的演出准时开场。《夫妻关灯》的俏皮、《借丈夫》的深刻、《打豆腐》的幽默,配合着演员频繁与台下互动,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时不时博得现场观众阵阵叫好。

传统戏曲在人们心目中有一个刻板印象:节奏慢、时代远、故事情节单一。“现代观众难以接受”,这促使新黄梅人走上一条维新之路--传承黄梅戏的经典唱腔,运用现代的艺术手段,力争“一戏一风格”。

在配器大师董韵淮的妙手下,创新意味着摈弃“三打七唱”,“根据剧本的需要给予恰当的音乐创造”。如《徽州往事》的第三幕差人压着舒春上场,“画面调侃,又引人思考,所以我选择了弹拨乐。”在最后经典的“六问”一幕中,为了渲染气势,董大师调用了整个现代交响乐的“魔力”,“这样才足够震撼”。

排演《徽州女人》时,韩再芬“出人意料”地把戏服上的水袖剪掉。作为“戏曲美”的一部分,水袖是个重要道具:用它虚拟动作可以夸张地表达情感。韩再芬这样解释:“这是为了让观众更清晰地看到演员细腻的动作。”

如今的黄梅戏,在舞美设计上也新意迭出。《徽州往事》中,古朴的老宅、精致的家具、青翠的竹海等诸多徽州元素一一呈现在舞台上,不仅完全改变了传统戏曲一桌二椅单调的舞台呈现,也改变了半个世纪以来新编剧目每场时空固定的布景设置。“今年的黄梅戏展演周,我们用枯树枝、竹竿、石头、扫帚打造舞台。”舞美金晓杰说是想表达“取之于自然,回到自然”的效果。

目前剧院正着力将传统戏与高科技结合,“不久或许能看到声光电以及全息技术打造的黄梅舞台剧”。

在展演周期间,黄梅戏艺术剧院里云集着当地各大院团排练的演员,其中也不乏曾经的“老戏骨”,坐在观众席为台上“鼓与呼”。

在老一辈看来,虽然如今的黄梅戏一天一模样,一戏一风格,然而“救戏如救火”“舞台之上,以戏为大”“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类似这样的“老调”正在沉淀为经典,成为新老黄梅艺人的至上真理。

在1945年出生的老作曲家陈儒天眼中,德是“懂得调性”,认真对待自己,不嫉妒别人。“要无私,心中要有这个剧种,才能坚守。”

董韵淮所认为的“德”是“不准骄傲,不耍大牌”,“有点本事不稀奇,不要有名气了就自以为了不起。”

黄梅艺术家姚美美回忆起自己15岁的时候,每个人发条扁担就下乡演出了。“恰逢寒冬腊月,舞台搭在村口,当时北风吹着往嘴里灌,我们只有把脸背过去唱。”她所认为的“德”,是要从演过的英雄角色上找,“穆桂云、柳明月、琼花、江姐,对我都是鞭策。”

对于年青一代,德又是什么?戏团里1994年出生的王泽熙说:“戏剧如同镜子一样,能了解当下人的人性。舞台上认真严谨,也是我们的魂。”剧院如今的当家花旦吴美莲告诉记者,她所理解的德是真实、质朴,“做人一定要真,要诚实待人。”

采访中,没人能说出黄梅戏院团的院训团训究竟是什么,“因为我们不需要。”在黄梅人看来,艺德似水如烟,传承在心间,从未改变。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演员在后台化妆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演员在排练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