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看戏之《小乔初嫁》:史与戏
演出时间:2014年4月28日
演出地点:安徽大剧院
演出单位: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这些天,合肥下起了雨,淅淅沥沥得有了淮南的感觉。一入阴天,安大的“青砖灰瓦”遂只剩了黑白。于是,我便豁然明白了余光中先生笔下那氤氲着冷雨的“黑白片”,明白了那从头到尾湿漉漉的中国历史。想起了前几日看过的黄梅戏《小乔初嫁》,这部戏便是关于历史的,纵然赤壁的历史总是火辣辣的,但由于多了这么一个小乔,于是便有了江南的味道。
其实想来,给《小乔初嫁》冠一个“历史剧”的名头似乎有点不切当,因为它的由来既不感谢陈寿,也不归功于罗贯中,而是得益于苏东坡“大江东去”的抒怀。不过又细想来,这里与东坡也是颇有不同的,当东坡将史敷演成为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公瑾,而当《小乔初嫁》将诗敷演成为戏,我们看到的却是大义凛然的小乔。所以,徘徊在史、诗、戏之间的时候,我们忘却了诗,心底里剩下的,是一个不一样的史与一个不一样的戏,两者相加,应该还是史剧。然而,《小乔初嫁》与诗不同,也与史不同,因为当我们回归到小乔的视角来观看赤壁之战,我们感到了如钱穆先生《国史大纲》中一直期待的“温情与敬意”——历史大概就是如此,当我们用记忆将其打捞,总有许多余思,这便应是历史的精华,或者纵非历史的精华,也至少是历史的沉淀,因为这份沉淀中拥有的是如戏般的挣扎与思考——郭启宏说,这便是历史的神韵,当代史剧所要追求的正是“传神”,传神是形式,也是目的。
“神”者,“真”也。亚里士多德看来,这个“真”,于历史来说是指“真实”,而于戏剧来说,它指的是“真实性”,说白了,就是一个“是”与“像”的问题。艺术永远不是历史,但却可以像历史上发生过那样真实,所以,当我看到《小乔初嫁》宣传语中那句“将女神小乔请回民间,把传奇落实到生活中”时,我的第一想法并非是关于小乔的,而是关于赤壁的。想来,赤壁的历史在不同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在逃兵王小六眼中,赤壁是一个女人引起的祸端,在都督周瑜眼中,赤壁是保家卫国与千秋大义,在奸雄曹操眼中,赤壁是勾心斗角与谋略用兵,然而,在民女小乔眼中,赤壁就是爱情与亲情,就是爱自己的丈夫,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家庭,就是如此简单,所以方才真实,因为正是这份简单直接触摸到了每一个人最纯粹最柔软的内心深处。不是所有的“家国之思”都是可爱的,也不是所有的自我牺牲都是让人流泪的,所以我们说,《小乔初嫁》的前两场才是真正精彩的,因为这两场才真正让我们明白了历史的意义。雅斯贝尔斯说,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或者他是对的,历史就本如我们时时面对的现实一样,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真实,因为这里面有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悲欢离合与阴晴圆缺,不管你的身份如何,是农家女还是将军妇,是叶子还是小乔,是王小六还是周公瑾。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人们在听到第二场那熟悉的经典“送郎调”时是会流泪的,因为他们发现了历史中和自己一样的周瑜和小乔、叶子和王小六——历史的本性是人的,而历史的思考是属于生命的,那曲“送郎调”用生命的真实激活了赤壁的历史。
“神”者,“质”也。魏明伦在谈自己创作《巴山秀才》的心得时,曾着重强调了巴山秀才孟登科艺术形象“这一个”的特征——它是典型的,但又是新颖独特的,因为它充满着一种生命的律动,所以是质实的。然而同样地面对历史,我们不得不说,《小乔初嫁》却没能为我们呈现一个如此质实的小乔。“文学本人学”(魏明伦语),所以陈亚先宁愿将他的《曹操与杨修》比作送葬的“千夫叹”,所以郭启宏高呼“戏剧需要堂吉诃德”般对理想最真的忠诚,所以魏明伦将他的《易胆大》《潘金莲》称为“苦吟”,因为他们需要时刻面对着笔下的人物那人生的慨叹、自我的情感与苦苦的挣扎,而这些都是属于人性的。诚然,在黄梅戏《小乔初嫁》中,我们读到了一种挣扎,那是小乔双重身份的挣扎。“民间女”与“将军妇”的角色转换给了小乔属于人的慨叹与情感:本事民间女,爱自己的丈夫、亲人和家庭,身为将军妇,却必须在家与国、牺牲自己与成全他人之间做出选择——这些思索,或许正是主创们“将女神请到民间”的形象预设所谓我们带来的。然而,整部戏的最高潮《过江》中,我们却找不到了这种思索。小乔确实在前几场中回到了民间,却在最后重新做回了女神——当一个民间女被郑重地塑造成了“女神”,我没有看到美,我看到的只是伦理的宣讲与道德的灌输,而这些本不属于真正的好艺术。大义凛然的女人并不是可爱的,或者至少是不真实的,因为她并不能给予我们足够的情绪上的信任与理念上的信服。所以,直到现在,我依然在想,如果《过江》一场中增加一大段小乔独唱抒怀的桥段会是如何。猛地想起了张庚先生的忠告——“唱要唱的是地方”,或者我的建议太过仓促?
“神”者,“圆”也。“悲剧是对一个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把亚里士多德的这个关于西方悲剧的定义摆在一出中国黄梅戏面前是否显得突兀,但我还是坚持这么做了,因为亚里士多德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属于所有艺术共通的问题,那就是“整一性”的问题。回到《小乔初嫁》上来,明显的,必要铺设的缺少使得部分剧情看起来突兀,这些突兀为我们割裂了时空,失却了整体的圆融。小乔军营探夫、叶子“中途失踪”、吴兵突袭曹营,这些桥段总不能引起我艺术直觉上的充分信任,或者它们看似有情理上的合理,但也不能让人十分信服,因为在割裂开民间与战场之后,前几场建立起来的情绪显得无的放矢。以叶子的“突然失踪”为例,戏剧本是要构建小乔的民间女特征,而叶子正是其质朴情绪的明了表达,简简单单地爱自己的丈夫,爱自己的家庭,愿意为他们去付出一切,然而王小六参军之后,我们再也没能听到那最淳朴的爱恋,有的只是“琴声邈邈”与“瑟声切切”中大义凛然的“周郎忧国”与“夫人忧民”,叶子某种意义上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形象。这便使得小乔在前几场辛苦建立起来的“民间女”形象被迫割裂,小乔失去了一个整一的形象,故事便少了一个饱满圆融的情绪,赤壁便还是英雄的赤壁,周瑜便还是那个周瑜,曹操便还是那个曹操,唯一不同的只是,少了一个愿打愿挨的黄盖,多了一个甘愿牺牲的小乔。或许,用关目整一的标准去要求一出戏曲确实有点过分,因为长于抒情的戏曲本就不善于针线绵密的情节织造,但如若这些关目的罅漏影响了圆融情绪的表达和饱满人物的塑造,或许便应另当别论了吧……
文章最后,想起了几句南京大学吕效平教授的话,姑且写在这里作为文章结尾的吧:
最伟大的艺术是我们的情感。
戏剧能够制造一段血肉生活,其中充满了人的情感,即便并不是最好的演出和最好的剧本。
人永远有爱,永远有情感的困扰,因此永远有艺术。
2014年5月19日于安大磬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