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大事记(1980年代)
1980年,马兰、吴琼、杨俊、吴亚玲、袁玫、蒋建国、刘华、张辉等五男五女共十人,从安徽艺术学校毕业进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其中五位女同学后来被称为黄梅戏的“五朵金花”。
1981年10月,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首次赴香港演出,演出了黄梅戏的传统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由王少舫、潘景利、马兰、黄新德、陈小芳等新老演员联袂登台,在香港引起热烈反响。
1981年11月,由安庆黄梅戏剧院主办的《黄梅戏艺术》(季刊)正式出刊,主编马兆旺。
1982年2月,安庆黄梅戏剧院正式成立,下辖一团、二团、创作研究室、演员训练班和《黄梅戏艺术》编辑部。
1982年,安徽电视台摄制了第一部黄梅戏电视剧《双莲记》。导演曹建坤。
1982年,刘云程编剧的新编历史剧黄梅戏《失刑斩》(又名《李离伏剑》)获得1980~1981年全国优秀剧本奖。
1983年5月,马兰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此后连任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3年9月24日,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第一部黄梅戏广播剧《春城飞花》正式播出。编剧陈望久、王长安,导演孙怀仁,主演王少舫、马兰、黄新德、吴亚玲等。
198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黄梅戏《龙女》搬上银幕,马兰、黄新德主演。
1984年10月15日,安庆地区举行首届黄梅戏剧节,历时九天,共演出了《借官记》、《三进新房》、《香魂曲》等黄梅戏剧目23个,观众达4万人次。
1985年,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播出,并获得当年《大众电视》“金鹰奖”,这是黄梅戏电视剧首次获得此奖。主演此剧的韩再芬成为引人注目的黄梅戏新人。
1985年8月15日,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全国黄梅戏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授奖大会在安庆举行。这次大赛历时半年,经过预赛和决赛,最后由听众投票评选出马兰、陈小芳、黄新德、吴琼、韩再芬、潘启才、刘红、丁同、江丽娜、刘广慧等10名优秀演员,习称为“黄梅十佳”。
1985年9月6日,黄梅戏研究会在合肥成立。选出了蓝天为会长,柏龙驹等9人为副会长,并通过了《黄梅戏研究会章程》。
1985年,陆洪非编著《黄梅戏源流》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6年,由江苏电视台拍摄的黄梅戏传记片《严凤英》在全国播出,再次掀起“黄梅戏热”。马兰在剧中饰演了严凤英,并由此声名远扬,获“金鹰”“飞天”双奖最佳女主角奖。
1986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根据黄梅戏《审婿招婿》拍摄了黄梅戏艺术影片《朱门玉碎》,由丁同、斯淑娴等主演。
1986年4月20日至22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携根据莎士比亚同名喜剧改编的黄梅戏《无事生非》参加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并被莎士比亚戏剧节组委会作为“优秀交流剧目”推荐赴京演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观看了演出。
1986年5月,在安庆市菱湖公园落成严凤英汉白玉塑像。
1987年9月,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赴北京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节目为与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同台合演的“80分钟”演唱会。
1987年,马兰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1988年1月,由湖北黄梅县黄梅戏剧院整理改编的大型古装黄梅戏《于老四与张二女》进京演出,获得好评。
1988年3月,黄新德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此后连续担任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8年5月5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改建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钱振源担任首任院长。
1989年7月10日至12日,由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电视台主办的“全国黄梅戏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在合肥决赛,马兰、吴琼、韩再芬、陈小芳、江丽娜、马自俊、吴亚玲、周莉、陈兆舜、刘红等荣获“十佳”演员称号,习称“后十佳”。
1989年,时白林著《黄梅戏音乐概论》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1989年8月18日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文决定成立湖北省黄梅戏剧团。
1989年8月28日,湖北省黄梅戏剧团在湖北黄冈成立。
1989年12月16日,湖北省首届黄梅戏艺术节在湖北省武穴市隆重举行。湖北省、武穴市及英山、罗田、蕲春等县共八个黄梅戏剧团演出了《天仙配》、《赵英娘》、《深宫孽海》、《医圣辞官》、《花轿曲》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