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三下罗田寻找余三胜》时,去过罗田,到过余三胜老家,跟余三胜和罗田好像就有了些关联。
余三胜会唱东腔,汉调也唱得好,他是带着东腔和汉调,还有褪不掉的罗田口音去的京师。有人生就有故事。
罗田黄梅剧团把余三胜的故事演出来,是蛮让人高兴的事。演得还很好看,这就更让人高兴了。
戏曲以歌舞演故事,讲究形式美,光演还不算,还要看您怎么演。要唱,得看您怎么唱。俗话是“一棵菜”,编、导、演、音、美,手眼身法步,唱做念打,文场武场,服装化妆,每一片叶子都得好,没有虫眼儿疤拉,这“一棵菜”才拿得出手。《余三胜轶事》为长成“一棵菜”打下了好基础。
编剧熊文祥,导演林海波,都是咱们黄冈的老艺术家,宝刀不老,祝贺他们。彰显了家乡的杰出人物,做了好事,要感谢一下!传统戏大多是积累性的创造,一出《杨家将》,你演我也演,你唱我也唱,一代代艺人琢磨,好料一人往里投一点,瑕疵一人往下削一点,慢慢就成了我们现在称为经典的东西。新创的剧目,一次成了精品的大概有,我没有看到。新创的《余三胜轶事》具有这个成色,应该是不错的。
作曲也是咱们黄冈的吧?原认为音乐声腔是最大的难点,黄梅戏、东腔、汉调、京剧,怎么往一起揉啊?一锅乱炖也得炖出个味道啊。演出给了我惊喜。至少炖到一起了,能吃得下去,可吃,不容易。
美术设计田少鹏不多说,省京的高级专家,本事大,德行好,花较少的钱,做很美的景,传统派看得懂,现代派能认同,言简意赅。还带出舞美队的一班好青年,一起到罗田干活,替罗田着想,尽心尽力,要感谢他和他们!
王刚、吴莉亚等一班整齐的年轻演员更是要感谢的,他们让这个戏生气勃勃。
褒奖之余还是要挑一点瑕疵,简述如下:
首先是余三胜这个人物,有一点点高大全的感觉。庇护懂戏的小偷,宽宥故意晾台使坏的艺人,典当戏衣扶贫济困,原谅假余三胜,等等,倒不是不能宽厚善良,而是应多一些特殊环境中的复杂。
其次是小余三胜和奶奶串场,人物自身没有内容,只介绍情节。如果换成高腔呢?介绍情节,又是故乡的声音,余三胜困厄时出现,既是回望,也是前瞻,一石几鸟。
其三,黄梅、高腔、汉调、京剧,需要梳理,分清主次。
其四,传奇轶事,亦喜亦悲。苦地方出来的苦孩子,进了戏班还是个顶角的,谁解其中味?
我相信观众的感觉,观众愿意看,就是好戏。总之,《余三胜轶事》观众是愿意看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