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从来没有想过这辈子能到城市生活。
从2010年开始,我们夫妻俩为了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窝,在当时冒着天下之大不韪,用每月加起来不到4千元的工资,四处寻找江湖救急,在合肥市二环外贷款买了一套九十年代的两居室。再到后来儿子出生,父母就一直同我们在一起。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到了城市多少有了一些不习惯,不过看在孙子的份上,套用母亲的一句话,“克服克服”,也学会了怎样到菜场去买菜,怎样在送孙子上幼儿园后去转转,采购采购;学会了用自来水,煤气……
父母从来没有当自己是城市里的人,双休我在家的时候,母亲会对我说,要回老家看看门口的菜地有没有虫子,有两把新鲜蔬菜也能掐来,我们在老家的卧室的铺盖也应该拿出来晒晒了。每次站在阳台上,看那老家的方向......
我知道,对于父母来说,城市再好的环境,对他们来说,都是他乡,只有老家的那四间大瓦房才是真正意义的家。在这点上,平时一家人也通过言语表达了内心对家的理解,比如对我来说,我再如何去强调那是老家;而对父母来说,我这里却如同一个出租房,只是仅作短暂停留的所在。我会说“妈,你去老家,要早点回的!”,而母亲会说:“我回老家一天,明天下午会来的!”一个“回”字,一“来”字,对“家”的概念却分得很清很清。
很多时候我在想,为什么他们故土难离?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乡的情绪,那山,那水,那里的人,还有那盘根错节的无尽关系,有最基本的伦理道德,有最真情的人情世故,这里有一个老人一生的寄托,那又怎能忍离?父母很喜欢看黄梅戏,里面的唱腔让他们久久回味,自从有了孙子,平时看电视都是顺着他的,也只有我和妻子在家带着他出去玩时,父母才会像做了一件偷偷的事一样,将珍藏的黄梅戏碟片放进已经成为摆设的影碟机里,两人一起看《女驸马》。等到孙子回来时,马上把电视切换成了《喜羊羊》。
年届60的父母,有他们那辈儿人的爱好,黄梅腔唱出了他们那辈人的悲喜,也寄托着父辈们的期望,希望家庭幸福,儿女生活顺利如意,邻里关系融洽。
在当今这个浮躁、尔虞我诈的浮世,黄梅戏里的那份真诚和纯正就显得犹为珍贵了。小时候,逢红白喜事,乡间常有黄梅戏班子团来演出,趴在父亲的肩上,听着那现在听来是非常粗糙的音效,慢慢睡着是我童年对黄梅戏最初的印象。到后来,黄梅戏班子渐渐失去了自己的领地,新潮的娱乐充斥着各种媒体。对农村人来说,黄梅戏也似乎也只是在政府安排了慰问演出的时候才能听到的奢侈享受了。
父母随同我们进城后,这个念想也只有当老家来人了,和父母说起的时候才一起忆苦思甜了。老家人走后,就能听到父母的感慨:还是家里热闹啊!无心的话语却让我听得泪眼婆娑。是啊,现代化的媒体有很多戏曲频道,可作为一种地方剧种,不可能全民同欢,偶尔在电视里面听到“树上鸟儿成双对”的片段时,那种激动让他们似乎又回到带着儿时的我们去集上看出《牛郎织女》的时候了。
今年的国庆节又恰逢重阳节,我和妻子都在家,父母可以放几天假了,休息休息,不看孩子,不送孩子上幼儿园,不做饭,不洗衣,可安排什么节目给他们呢?正当我为如何给父母安排假日节目发愁时,网络上的一则消息让我顿时激动了:由安徽省文化厅、安徽演艺集团主办,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与安徽演艺院线承办的【“黄梅飘香迎国庆”---“2014演艺文化惠民”安徽省黄梅戏精品剧目展演】将于2014年9月15日在安徽大剧院鸣锣开戏。
就这么办!请父母看场真正的黄梅戏吧!
当我拿着预定的“重阳敬老套票”递给父母的时候,母亲的眼中太多晶莹闪光,而父亲一边埋怨我浪费钱,一边笑着用略带哭腔的声调哼起了“夫妻双双把家还”,做儿女的,让我们多为父母想想吧!
重阳节,让父母放假吧!请他们看场黄梅戏,这是一定是最好的节日礼物!
记得年初,一首“时间都去哪了”的歌曲,引发了中国80、90后的共鸣,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父母真的辛苦了!
孩提时需要父母呵护、上学时少不了父母操心、工作时出门在外又让父母担心......而父母却总在宽慰我们:等你成家了,工作稳定了.我们就享福了。
如今我们有了家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升级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后,享福了吗?我们工作忙,他们在家带孩子做饭;为了让我们晚上休息好,他们就哄着孩子一夜未眠;周末了,为了成全我们的二人世界,父母们又放弃了休息......我们欠父母的太多了!
假期到了,给父母放个假看一场黄梅戏吧!
“黄梅飘香迎国庆”---“2014演艺文化惠民”
安徽省黄梅戏精品剧目展演
演出剧目:《红楼梦》《雷雨》《小乔初嫁》
《女驸马》《天仙配》《牛郎织女》
演出时间:2014年9月15日到10月8日
演出地点:安徽大剧院
票价:280元 180元 80元 50元
订票电话:0551—63735025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