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蜚声海内外,被外国友人称为“中国的乡村音乐”。

说到黄梅戏,不得不提望江县。因为,最早被搬上银幕的黄梅戏《天仙配》,最初就是从望江素有“戏篓子”之称的艺人胡玉庭口中传出,后是由望江籍戏剧作家陆洪非先生改编而成。正是这二人的执着,才有了上世纪50年代安徽黄梅戏到上海演出时的巨大轰动,以及后期的迅猛发展。

事实上,望江县与黄梅戏的交集,远不止《天仙配》——最早的黄梅戏艺人,堪称黄梅戏鼻祖的蔡仲贤在望江组建了黄梅戏最早的班社“长春班”;最早入“长春班”演出的女艺人胡普伢,成为黄梅戏演艺史上职业女演员第一人……

像众多的剧种一样,社团的诞生和竞相发展一直以来始终引领着望江黄梅戏的发展。1993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大众娱乐文化席卷文化市场,民族戏剧整体滑坡,戏剧观众锐减,城市演出市场一片萧条的严峻形势,在民间剧团一个个面临关闭的情况下,望江县黄梅戏剧团打起行囊开始了“提琴挟鼓闯市场”的求生存之旅。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成长,目前我们县有15家登记在册的民营黄梅戏剧团,20多家民间班社,1000多名从业人员,每年演出场次超过7000场,年创收近1000万元。”望江县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这些民团和班社在积极传播、传承黄梅戏艺术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赢取了更多的竞争机会和生存空间。

在众多民营剧团中,望江县百花黄梅戏剧团的表现尤为出色,其节目不仅在各类展演中屡获大奖,还于2011年跻身安徽省民营艺术“百佳院团”。

“我们这个剧团目前有近50名演职人员,长期在江西、福建、湖北等地演出,去年演了600多场,收入240多万元。”望江县百花黄梅戏剧团团长王建华说,从起初的生存困难,到目前的场场爆满,百花黄梅戏剧团已经走上了正轨,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就是望江县本地人,对黄梅戏的有着很深的感情,所以特别想把黄梅戏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王建华认为,对于民营黄梅戏剧团来说,口碑尤为重要,有了口碑,才能有更大的市场。如何赢得口碑?“一方面,我们强化训练,提升团队的演出水平;再者,我们的节目经常更新,不仅唱经典曲目,还自编、改编了很多节目,像我们改编的黄梅古装戏《巡按斩子》,场场叫好!”

望江县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说,望江县黄梅戏的发展,有欢乐,也有困顿。就自身发展的现状看,还面临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设备比较落后、拔尖人才比较缺乏、政策优势不够明显、新剧目创作乏力、市场空间萎缩等方面的制约和压力。

在感受挑战和压力的同时,经历过市场摔打磨砺的望江黄梅人也从中洞察到了发展的机遇,找到了发展的动力。党的十八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把“发展黄梅戏艺术”列入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安庆市和望江县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繁荣黄梅戏艺术的办法措施。“等等这些,无不让望江的黄梅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黄梅戏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该负责人说。

“百花剧团”送戏下乡,观众爆满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