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大鼓”,是安庆市曲艺工作者近几年来在安庆民间说唱艺术的基础上,融入黄梅戏的音乐元素,顺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艺术品种。就目前的作品来看,“黄梅大鼓”没有长篇大书,演唱的曲目都为新创作的短篇唱词,表演形式以唱为主,唱腔音乐吸收了黄梅戏音乐调式来丰富自己,语言则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安庆方言,运腔与普通话发音的结合,形成了曲调优雅动听、地方特色、开放包容、艺术表现力强等特点。
黄梅大鼓的产生和形成至少得益于两块沃土:一块是安庆民间说唱艺术;另一块就是黄梅戏。
安庆民间说唱艺术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安庆市文化志上对安庆地区的大鼓曲艺形式有这样的记载:“清代中叶以来,道情、鼓书、莲花落、胡琴书、评书、相声等各种形式的曲艺传入安庆。而最流行的是大鼓和胡琴书。鼓书有‘望江大鼓’、‘怀宁大鼓’、‘宿松大鼓’、‘太湖大鼓’、‘安庆大鼓’等,叫法不同,曲调和道具则大同小异。 ”安庆地方大鼓是黄梅大鼓的根系,黄梅戏音乐则是黄梅大鼓的母系音乐。黄梅戏是一个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传统戏曲剧种,具有委婉清新的腔调、雅俗共赏的曲词、优美动人的舞台表演等特点,素有大戏36本、小戏72折之说,其中的《天仙配》、《女驸马》、《徽州女人》、《打猪草》、《夫妻观灯》等一大批剧目脍炙人口。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安庆就有一批文艺工作者在为“黄梅大鼓”形成发展进行着不懈的艺术实践。从安庆大鼓《程老汉不要补助金》(1958年)到宿松大鼓《一根银针一把草》(1970);从太湖大鼓《农机嫂》(1972)到黄梅戏大鼓《主人公精神天长地久》(1989);从黄梅大鼓《梦圆金堤》(2001)到黄梅大鼓《父子情》、《六尺巷》、《一江春水向东流》、《数风流》等(2005-2008)。精彩曲目脱颖而出,完成了“黄梅大鼓”的成型之路。
“黄梅大鼓”在努力学习其他传统大鼓的基础上前行。
根据《中国现代曲艺曲种表》统计,我国现存的曲种有351个。我们认为,每个曲种能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不外乎得天独厚的艺术特色,而这种艺术特色的形成就在于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向其他艺术形式学习和与时俱进的创新。黄梅大鼓的正式提出是2001年,安庆市郊区文体局参加群星奖比赛创作了黄梅大鼓《梦圆金堤》。黄梅大鼓依然是曲艺节目中非常稚嫩的幼苗。例如形成于清末民初的京韵大鼓,广泛吸收京剧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间曲调创制新腔,形成重歌唱,专唱短篇曲目,除演唱有故事情节的曲目外,还演唱纯抒情的写景小段的作品特点。再如梅花大鼓,也有自己的基本程式,一般在前头先加四、六、八句书篇闲文,接着即为慢板,收腔后,再唱几句书尾,即算一阕。无论是京韵大鼓还是梅花大鼓都有着强烈的个性特点,表演者只要一击鼓,一张口,观众就可以明确辨析。年轻的“黄梅大鼓”,目前还没有具备相对固定的唱腔和曲牌,以及相应的套路。因此,“黄梅大鼓”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向传统大鼓学习,更好更快地形成自己的基本程式和艺术特点。
积极主动适应现代的艺术表现途径,是“黄梅大鼓”发展的必经之路。
“黄梅大鼓”产生在当今这个艺术多元化的时代,年轻却又成了她的优势,一方面要对传统艺术财富继承,另一方面对于现代艺术元素更要主动接纳。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新的艺术表现手段层出不穷。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生命力取决于她植根于广大观众这块沃土的深度,黄梅大鼓也不例外。艺术工作者在创新发展黄梅大鼓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广大观众为中心,主动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深入生活,紧跟时代,充分利用现代时尚元素、现代舞美技术和现代传媒手段,构建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这一点,黄梅大鼓创作者也正在进行很多尝试。例如:黄梅大鼓不仅仅局限于一人一鼓的表演方式,经常是一领众和,吸收了很多戏曲身段和民舞的表现手段。在第五届黄梅戏艺术节上,一人领鼓八十人和鼓的表演,气势恢宏。黄梅大鼓的音乐创作上也风格各异,有的以彩腔为主,有的以平词为主,伴奏上也多用现代的迷笛音乐,使得大鼓音乐更接近当代群众文化。
黄梅大鼓植根于众多的民间曲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正式提出不到十年时间,唱腔有待完善,表演曲目有待丰富。黄梅大鼓有幸诞生在一个艺术包容性很强的时代,她又是幸运的,可以自由吸取多方营养,在作品的外延上进行勇敢拓展,以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期待“黄梅大鼓”成为兼具传统和时尚元素的音画艺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