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望江县黄梅戏剧团现任团长,在黄梅戏舞台游刃30余年,年过五旬。5年前就可以退休的他,于2010年临危受命,顺应文化体制改革,肩挑重任,带团勇闯市场,成就一段望江黄梅戏史上新篇章。面对改革路上的喜和忧,近日,记者对陈立进行了专访。

  记者:能够迅速适应文化体制大浪冲击,引领黄梅戏剧团振兴发展,关键因素是什么?

陈立:未雨绸缪,找准突破口,率先抢占市场。1993年开始跑外场,经过多方探索和分析,戏团将目光锁定在了江浙沿海地带,那里经济发达,民间文化底蕴厚实,内地打工者很多,戏曲市场广阔。差不多到了2003年,在江浙一带开始形成了自己的受众群,此后,每年正月没过,演员们就要远赴沿海演出。到如今,剧团能有这么豪华的演出布景、超强阵容、多媒体系统以及自己的一片演出天地,关键在于这么年闯沿海的决心与坚持。
  
  记者:当了三十多年的演员、四年的团长,哪个角色让你更有成就感?

陈立:当演员有过很辉煌的时候,进村演出,连树上都爬满了人。市场不景气时也吃了不少苦,为了赶场子,经常当晚演出刚结束就要赶往几百里之外,地板没睡热就要搭台演下一场,但那时只管演好戏,单纯。

而当团长的这几年,既当“演员”又当“老板”,除了要演好自己的戏,还要让大家有戏演,什么都得管。刚开始,千头万绪,什么都不懂,尤其还面临着群众娱乐方式日益多元化的大背景,剧团日子很难过,戏院门庭冷落,生存举步维艰,演员心里上或轻或重地遭受了很大冲击。那些年,为稳定团队、谋生计走了不少弯路,费了不少心力,好在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剧团不不仅生存下来了,而且在省内外都颇具影响力,如今连2016年的演出合同都已经在签了,效益还不错。应该说,这段经历在我一生中最艰难,也最让我自豪。

记者:经历体制改革的大潮,望江黄梅戏剧团还能一路高歌,定然与“好戏”密不可分。结合您自身演戏经历,谈谈什么样的“戏”称得上是“好戏”?

陈立:这个问题学术界也一直在探讨,而且意见不一,有人强调受众分层,戏团要精细化发展,好戏定是或俗或雅,也有人认为戏曲应该大众化发展,好戏应该是雅俗共赏。在我看来,戏曲作品最终目的是“有人看”,只要演出来的作品有人看就是好戏,实践也证明,一部好戏肯定是经得起时间的推敲,不庸俗媚俗。对于黄梅戏来说,经典可以是高雅的《徽州女人》,也可以是凡而不俗的《打猪草》。要走市场,演“好戏”,黄梅戏的创作就不能过分地追求“获奖”。

记者:2014年,我市启动“送戏进万村”工程,为剧团回乡演戏搭建基层平台,您如何看待本土黄梅戏演出市场前景?

陈立:其实,黄梅戏受众群最集中的地方还是本土,但受本土经济水平限制,群众花钱看戏的文化消费意识并不强,剧团只能走“外围”求生存。作为一个60余年的老剧团,与其指望本地市场创造效益,不如说回乡演戏是一种“情结”。“送戏进万村”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剧团在本土演戏的成本,对于群众来说,看到了正宗的好戏、大戏,对于黄梅戏演员来说,也是一种激励,作为剧团,我们肯定支持这项文化惠民活动。前些天剧团送戏下乡,还有戏迷编了顺口溜:以前看戏要进城,如今把戏送上门,文化惠民政策好,坐在家门听戏文。希望这项活动可以培养更多观众,让我们的黄梅戏扎根基层。

记者: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您觉得眼下黄梅戏剧团最缺什么、最需要什么?

陈立:黄梅戏是本土的特色,有市场优势,但本地黄梅戏演出市场尚未形成,更谈不上文化支柱产业。眼下,剧团很欠缺负责为演出牵线搭桥的中介机构,剧团演出基本上靠自己的“人脉”,政府有时也是力不从心。其次,新创精品剧目较少,优秀的黄梅戏编剧即将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这方面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再者,青年观众缺失严重,戏迷靠培养,黄梅戏进课堂、进教材应该加大力度。

眼见退休时日越来越近,陈立心中也时喜时忧:喜的是,终于可以功成身退,卸妆“歇一歇”;忧的是,倾注了一生心血的黄梅戏剧团,今后还有多少荆棘要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