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从哪里来?起源是什么?其唱腔相比其他剧种有何特点?喜欢黄梅戏的人,在为她的唱腔、伴奏、剧情叫好同时,内心也会禁不住生起疑问。本月初,曾在本报长期连载的《黄梅戏回娘家》纪实文学稿,由湖北省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今年72岁的湖北省黄梅戏剧院第一任院长章华荣老先生,在书中娓娓道来,解开心结。《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声誉。黄梅戏,黄梅是根,却枝繁叶茂于安徽。1989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把黄梅戏请回娘家。于是,在黄冈设立湖北省黄梅戏剧院,这一重任落在时任黄冈地区文化局副局长章华荣(黄梅县人)肩上。
要将黄梅戏真正请回娘家,一要有戏,二要有人。25年前,章华荣几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费尽波折请来了杨俊、张辉。经过20年努力,湖北省黄梅戏剧院不仅成为代表鄂派黄梅戏最高水平的“一剪梅”,且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安庆市黄梅戏剧院形成三足鼎立、争相媲美之势。
退休后,身为国家一级编剧的章华荣,把这段别样的“追戏旅程”,写成长篇纪实文学作品《黄梅戏回娘家》,2012年7月13日起,在《楚天时报》上连载,受到很多戏迷的好评。也因此,此事得到山东卫视《金声玉振》栏目组编导关注,很快就有了《黄梅未了情》节目的播出。
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的杨俊,看到老院长章华荣的这些文字后,闭锁的心门被一扇扇打开,几度感动流泪,决心“为我们梦想成真留下回忆”,她亲自联系出版社和筹措经费,为老院长圆梦出书。
知名作家刘醒龙在《黄梅戏回娘家》序中写到:在我的记忆中,从熟识到陌生的章先生,实在是将人生中最成熟的岁月呈现给黄梅戏艺术。作为“将黄梅戏请回娘家”的重要亲历者,他所描述的那些没有用一个“苦”字来形容的辛苦,也没有用一个“美”字来形容的成功,其朴实,其真诚,其热爱,无不显露在字里行间,我敬佩他。
黄梅戏贤(序一) 我熟识作为作家的章华荣先生
刘醒龙(全国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那时候,我正客居大别山中小县,还没有回到自己真正的故乡黄冈。大约是被那种漂泊的无根之痛所伤,我开始选择文学。也是机缘眷顾,刚刚草写出一两篇自称为小说的文字,便认识了毕业于复旦大学的章华荣先生。当时他是黄冈地区创作室主任,在我这样的青年工人面前,如此名头已是足够权威。
时至今日,我还清晰记得,那一次,又在县里见面,后来成为著名作家却英年早逝的姜天民,拉他去与安徽交界处的一座山上,看望一名业余作者。搭乘的手扶拖拉机挂斗里堆满农业杂物,一行人只能手脚并用趴在上面。山路崎岖,弯急坡陡,最惊险时,别人都在冒冷汗,他却爽朗大笑,口称座下拖拉机若翻下山岩,本县文学事业将会倒退二十年!
后来一段时间,与章先生见面甚多,原因是他想将才华出众,但命运多舛的姜天民从县文化馆调到地区创作室。几年之后,当我也要调回故乡所在地工作时,才能设身处地体会那时章华荣先生所面对的艰难其系数有多高!个人性格,社会身份,人事背景都远比我复杂的姜天民,最终能够成功调入地区创作室,某种意义上说,真的是全凭章华荣先生一己之力。明的障碍之险,暗的陷阱之毒,姜天民本人都想放弃,反而是章华荣先生就像坐手扶拖拉机那样,这边还在苦中作乐地安慰当事人,那边就开始寻找绝处逢生的逆袭方法。
后来相关部门决定成立湖北省黄梅戏剧团,其时传统戏曲正日渐趋于低谷,无从知道,那些决策者在选择章华荣先生领衔创业时,是否注意到他身上这种喻苦于乐、历久弥坚的珍贵品质,如果真是像时下许多岗位上的人,其安排的理由只是为了解决政治待遇,那只能说,当初对章华荣先生的选择,是黄梅戏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太大,但也决不可以嫌小的一种幸运!
章先生有足以成为优秀作家的才华,回头一看却成了湖北省黄梅戏剧团团长,于我便有了陌生。一九八九年我终于回到少小离开的故乡黄冈,这时候,将黄梅戏请回湖北老家的专项工作,已经成了黄冈文化界当务之急。让才华尽在写作上的章华荣先生出任剧团团长真是奇皅主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然而,真正令人惊叹的是,章先生不负众望,上任不久,就将黄梅戏五朵金花之一的杨俊等才华出众的青年演员引入剧团,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在江汉大地上打造出黄梅戏的著名“老家”。在我离开黄冈来到武汉后,其间时有听闻黄梅戏剧团的佳音。一晃二十年过去,在我客串《芳草》文学杂志主编之际,意外收到章先生的信,谈及他已退休多年,真不敢相信时光过得如此之快,当年让我等仰望的师长英姿,何以书写成岁月喟叹?读罢章先生的信和随信寄来的文稿,才明白,在我的记忆中,从熟识到陌生的章先生,实在是将人生中最成熟的岁月呈献给黄梅戏艺术。
章华荣先生的《黄梅戏回娘家》,主要讲述的是“将黄梅戏请回老家”的全过程,作为重要亲历者,他所描述的那些没有用一个苦字来形容的苦辛,也没有用一个美字来形容的成功,其朴实,其真诚,其热爱,无不显露在字里行间中。章先生从头到尾没有用“如果”来评价自己的这段生涯,我却可以说,他本可以有好几种选择,包括可以沉思于斗室,放怀于山水,将做得好好的作家继续做下去。我敬佩他在蓦然回首之际,坦荡情怀之中,唯有他所选择的黄梅戏艺术以及为了艺术的人生。
在我的长篇新作中,写了这样一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识时务者为圣贤。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识时务的人,他们不一定能成为圣贤,他们也从来不去梦想自己会不会成为圣贤,他们的不识时务,完全是个人品质的自然呈现。事实上,世所称领的圣贤,正是一个又一个诸如此类的既普通又非普通,既平凡又不平凡的执著者,日积月累起来的。2014年3月22日
序二 就为心中的那份梦想
杨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
因从小学戏,对“知识”呀、“学问”啊,有一种强烈的崇拜和自卑。崇拜的是,我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和渴望;自卑的是,因长年累月练功啊、排戏呀,演出啊,我读的书太少。当接到老院长章华荣先生叫我也为《黄梅戏回娘家》一书写点什么时,我怕得要命,他在给我的信中写道:“醒龙的序作序1.我跟他戏言,他的序为‘回娘家’增添‘龙颜’,而你的‘金玉良言’作序。2.为‘回娘家’披上‘凤仪’。”
天呐,我哪能、哪敢和大作家刘醒龙先生相提并论呀,我有点无地自容了。
说真心话,我没想到章华荣院长退休后会用大量的时间来书写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这段不平凡的经历是一段令人难以忘却的历史,一段湖北黄梅戏发展的历史!若干年后再读到这样的文章,更是意义非凡!同时,也万万没有想到,在这段如何“把黄梅戏请回娘家”的蹉跎岁月里,我成了绝对的女主角,成了一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两度获得中国“文华表演奖”的“双奖演员”!这不是命运弄人,而是时势造人!制造这个时势的幕后人物就是我们的老院长章华荣!多少年来,常在我的心头萦绕着这样一种特别强烈的感受,那就是:章华荣院长是一位不可以辜负的人,即使只有缘悭一面也不能错过的人。
当我拜读章华荣院长在《楚天时报》上连载的《黄梅戏回娘家》时,我的心情发生了超乎常人的变化,被关闭着的心门一扇一扇地打开,涌出的泪水像断线的珍珠任其抛洒,如此不能自制是为我曾经拥有的爱,拥有的青春年华,拥有的一腔热血而激动不已。
黄梅戏于我,我于黄梅戏,彼此都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念想……记得当年章华荣院长拿着我的登记照片去黄州电影院的后台找我的情景,记得深更半夜冒着细雨带着我和张辉“私奔”到湖北异域他乡的情景,记得湖北省黄梅戏剧团成立挂牌时,我和章华荣院长高兴得举杯祝酒醉倒在地的情景,记得我和张辉耍小孩子脾气,气得章华荣院长愁眉紧锁,香烟抽了一包又一包的情景,记得我离开黄冈,进入七年“飘泊”期的日子里,章华荣院长和原地区文化局局长徐长松担心我没有戏演会离开黄梅戏舞台而忧心忡忡的情景,记得我终于主演了《妹娃要过河》再次获得成功和好评时,两位老领导用颤抖的声音和湿润的眼神祝贺我重新在舞台上精彩绽放的情景……
这一切的一切,至今都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里,永远永远也抹不去,忘不掉。就因为一次平凡的相遇,结识了我终身难忘的“交友投分,切磨箴规”的良师益友;就因为一次不平凡的选择,白手起家,义无反顾,铸就了我的一生一世是为黄梅戏而活,为黄梅戏而立的人。
有人说我的人生充满了设计感,如果真是这样,大家可以从《黄梅戏回娘家》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我的人生道路没有捷径,从安徽省城投奔到湖北黄冈,又从黄冈辗转到了省城武汉,二十多年来,我一次次地把自己清零、清空,一次次地从头再来。多少个暑热春秋的艰苦创业,多少次风餐雨露的含泪奔波,多少回身处逆境的孤苦无助,我坦然面对,无怨无悔!
如果说,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能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快乐,然后把这种快乐带给别人一起分享的话。那么,我很自豪地说,我找到了!我做到了!二零一四年三月十八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