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黄梅戏艺术作为系统工程,要注意继承和创新结合,培植精品剧目与发展大众戏结合。”“建议安徽省高等院校开设黄梅戏艺术研究专业,为黄梅戏艺术改革提供智力支持,推动黄梅戏艺术创新发展。”安庆市政协主席张金锐为黄梅戏艺术的保护与发展大声疾呼。
作为我国戏剧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是我省标志性文化品牌,被称为文艺百花园的一朵奇葩。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群众文化消费品位提高,包括黄梅戏在内的众多传统艺术发展遇到了瓶颈,面临精品不多、创作滞后,人才匮乏、新老交替困难,体制不顺、投入失衡,市场萎缩、后劲不足等难题。
对这些问题,身处“黄梅戏之乡”的安庆市政协委员十分关注。“社会文化要发展,传统艺术不能丢! ”他们怀着满腔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深入民间基层,开展几十次专题调研,了解难点问题,思索促进黄梅戏保护与发展的对策。一份份提案和建议满载着政协委员的深情厚意,传递开来。
与此同时,政协还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带领组织专业剧团送戏下乡、送戏进校,扶持发展民间剧团,几年来,安庆市成立黄梅戏民间小剧团上百个,有效扩大了黄梅戏在民间的影响力。多位政协委员积极参与黄梅戏学术研究和教学、新剧目创作和开发之中。通过不懈努力,《雷雨》、《徽州女人》、《六尺巷》等一批新编剧目亮相舞台,受到好评。其中《雷雨》顺利进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第一个中国黄梅戏创作基地在安庆挂牌,第一批黄梅戏艺术教育本科生开始招生,第一座以黄梅戏艺术为主题的“中国黄梅戏艺术博物馆”在安庆建成开放。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问卷调查中,黄梅戏受欢迎程度、社会关注度均位居全国地方戏曲之首。
“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驻足长江边,俯瞰安庆这座百年文化老城,一首黄梅新曲正在奏响传唱。(记者 聂扬飞)
(摘自 《安徽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