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的改革与传承问题由来已久,但将改革和传承作为同一个问题的两个视点,却一直缺乏理性的思考。面对黄梅戏的发展问题,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党总支书记、硕士生导师、2006-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黄梅戏改革与传承研究》第二主持人方锡球教授,认为应对黄梅戏“梅开三度”加以审视与反思,从中汲取有益经验,今日,他首先就“梅开一度”问题谈起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上个世纪30年代,黄梅戏曾因“三打七唱”过于简单,进入上海后无功而返。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经十几年发展,成为安徽省著名的剧种,涌现了王少舫、严凤英、丁紫臣、潘璟琍等一大批优秀演员,演出了《柳树井》、《新事新办》、《路遇》、《打猪草》、《蓝桥会》等优秀剧目,赢得上海传媒和大量观众的好评。此后,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黄梅戏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呈现出一片生机蓬勃的景象,此为“梅开一度”。之所以有这种景象,得益于整个艺术活动遇上了难逢的文化和审美境遇。

一是政治文化、受众精神和创作活动的全方位联姻。当时的华东文化部、安徽省委宣传部共同采取措施,结合上个世纪50年代的受众期待视野,而编创、演员、音乐、舞美也积极探索,共同的合力作用,促进了黄梅戏事业的发展。二是彰显特色与尊重艺术创造规律并重。在提高剧本品味的同时保持乡村精神,在丰富音乐领域的同时保持地域审美特色,在美化舞台色调的同时不放弃对简朴和简约的艺术追求。同时,特别强调地方剧种的特色,尤其是黄梅戏音乐。三是艺术团体和艺术家互动,带来黄梅戏发展的新机制。戏剧界大家像梅兰芳、周信芳、白云生等人均曾为黄梅戏演员说艺,进行具体辅导。四是其它艺术媒介和艺术方式的参与,也促进了黄梅戏的发展。华东汇演观摩不久,先后拍成三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女附马》和《安徽戏曲集锦》并播放,电影把黄梅戏推到了全国观众的面前,使黄梅戏一跃而成为全国著名戏曲剧种之一。五是向兄弟剧种学习,使黄梅戏获得新的营养和新的发展因素,以丰富黄梅戏的表现对象、表现方式,提升表演能力。那时向兄弟剧种学习,是真学、真懂、真用。严凤英、王少舫等人曾为了黄梅戏“出新”,有意识地专门赴京观摩全国京剧现代戏会演,严凤英在艺术实践中,认识到“黄梅戏底子薄”,要发展就非“出新”不可,并和大家一起坚持走“出新”的道路。六是打造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群体,在所有涉及黄梅戏的艺术门类培养造就优秀艺术人才。戏曲是综合艺术,不仅要求演员表演上乘,而且要“红花绿叶相映辉”。

可以说,正是这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时期,给曾经奄奄一息的黄梅戏带来了新的生机,从而促使黄梅戏步入辉煌时代。(湖北黄梅戏迷)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