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再芬,黄梅戏领域的杰出代表与领军人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2005年出任国内第一家以艺术家名字命名的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在她的带领下,其团队,从乱到治,规划蓝图、建章立制;从弱到强,锻炼队伍、开拓市场;从旧到新,盘活资源、原创精品;从无到有,树立品牌、赢得口碑。
2012年9月,“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组建,韩再芬出任董事长,为我国第一家国有戏剧演出团体实行股份制改造进行着全新的探索。在她的带领下,全体再芬黄梅人从散到聚,培育文化、塑造品格;再芬黄梅文化品牌从单一走向系列,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时至今日,在她带领下的再芬股份,以“变”求“活”,实施经典剧目巡演和“再芬黄梅公馆”连锁剧场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真正将文化与市场结合了起来。这个有着鲜明个人烙印的文化品牌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看到了文化体制变革所蕴含的巨大能量。转企改制使文化单位摆脱传统事业体制的束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不断地开创着黄梅戏艺术的广阔天地。
内心里从没离开过黄梅戏
1968年,韩再芬出生在天柱山麓、潜山河畔的县城的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财政局的干部,母亲是黄梅戏演员。从小韩再芬就在黄梅戏的熏陶下长大,10岁的时候她被安庆黄梅戏剧团录取,成为班里年纪最小的学生。但当时,身为黄梅戏演员的韩母却是竭力反对的,因为“一生只能睡半生的觉,一生却要洗两生的脸。”可是韩再芬不服输,愣是坚持了下来。
一年后,在安庆地区青年演员基本功的比赛中,她就崭露头角,两年后她十二岁时就在团里挑大梁,担任《窦娥冤》的主角。16岁时,韩再芬因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一举成名。1999年,韩再芬迎来了自己事业上的第二个转折点。那一年,韩再芬策划创意的《徽州女人》剧目正式公演。截止目前,这个剧目已经演出了400多场。随着《女驸马》、《天仙配》、《桃花扇》的唱响,黄梅戏里开始有“韩版”和“韩韵”,韩再芬成了央视戏曲春晚的常客。
随后的几年间,韩再芬也一度频繁“触电”。参演了包括《走向共和》、《尘埃落定》、《贞观长歌》等至少十部电视剧,知名大片,演袁世凯夫人、饰长孙皇后,与唐国强飙演技。韩再芬曾说,自己是幸运的,经历了黄梅戏的“高潮”也经历了“谷底”,“欲望都有两面性,可以激励人,可以毁掉人,我拍剧赚钱,被请去教学,但我知道那是通过电视剧在积累表演经验,我内心里从没离开过黄梅戏。有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拉着我,毕竟人是需要价值支撑的。”
表演艺术与管理艺术是相通的
2005年,安庆黄梅戏二团,被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取代,韩再芬走马上任,肩负起院长重担,再芬剧院随即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首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演艺团体。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前身,是安庆市黄梅戏二团,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原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经过数年平稳发展,此后进入频繁变动时期。“文革”、改革开放行政区划调整,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与安庆市黄梅戏青年队合并,组建了安庆市黄梅戏二团。该团成立以来,一直引领黄梅戏艺术潮流。王鲁明、王兆乾、麻彩楼等黄梅戏艺术家,对剧团建设和黄梅戏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取得了辉煌业绩。黄梅戏电影《红霞万朵》,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黄梅戏舞台剧《徽州女人》等,唱响大江南北、红遍城市乡村。
为推动黄梅戏发展,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2005年底,安庆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整合黄梅戏优质资源,充分发挥韩再芬品牌效应,成立了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至此,接下了重担,韩再芬不再接拍电视剧,她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管理上。然而,“当年,我看了演员的工资条我落泪了,每人每月500多块,整个剧院账面上只有两千块。那时演员收入不体面呀!在私人会馆里,小姑娘们游走席间,翘着指尖,咿呀哼唱,台上唱戏,台下猜拳行令,点你唱点她唱,‘像回到了旧社会’”。当上院长后第一件事,韩再芬就是不允许剧院的人再去唱茶楼、会馆。半年后,剧团的几出大戏捋顺了,开始商演。凭着韩再芬的名头、《徽州女人》的招牌,“再芬黄梅”商演场次越来越多,慢慢开始赚钱。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成立以来,扎根安庆、面向全省、服务全国,其全新的管理机制、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生产方式和灵活多变的营销模式,使剧院充满活力,取得全方位进展。
产品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赢得戏迷和专家的赞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观看演出并接见演职人员。
再芬剧院享誉国内,蜚声海外。剧院组建后多次赴海外演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2010年,韩再芬的表演艺术史和她所代表的黄梅戏艺术形式,作为世界不同文化的经典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记录、收藏和永久保存,韩再芬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入选该项目的中国戏剧艺术家。
拥有黄梅戏名角和文化产业掌舵人的双重身份,韩再芬数年来一直迎着这两个角色转换,在演戏的同时,还要事无巨细的操心团里的大小事务。令她颇为得意的是,发现自己竟也能把一个近百人的团体带得蒸蒸日上,“看来,表演艺术与管理艺术还是有些相通之处。”
演艺改革谱新篇
黄梅戏是物质文化遗产,遗产保护却不能是将其束之高阁,顶礼膜拜,为了续写辉煌,2012年9月,“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组建,韩再芬出任董事长,安徽再芬黄梅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全国第一家转企改制、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三步并作一步走”的国有文艺演出院团,是我国两轮文化体制改革的标志性样本。据了解,公司股份主要由国有股、职工股、个人品牌入股、面向社会引进战略合作者入股等组成。从2011年开始,安庆市每年投入1000万元,五年不变,扶持公司闯市场、探路子。
而在韩再芬的带领下,再芬股份主要从事黄梅戏舞台剧创作演出、衍生产品开发经营,艺人经纪、剧场运营、影视剧及其他文化产业投资等业务。秉承“勤劳做事、诚实做人、敬业平和、善待观众”的理念,“再芬黄梅”品牌声誉日隆,影响日盛;再芬股份人才济济,剧目丰富,现有2级以上演员近30 人;拥有以《徽州往事》、《徽州女人》、《女驸马》、《公司》为代表的经典剧目百多部;再芬股份还运营着拥有800个座位,滨湖临水、气势恢弘的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以及装修精致,体格风雅的“再芬黄梅公馆”小剧场一座,常年演出,培养人才,服务公众。
再芬股份成立以来,业绩显著;与中国移动、安徽出版集团合作,建立了国内首个戏曲彩铃数据平台;创作了大型原创黄梅戏舞台剧《徽州往事》,演出每到之处,观众踊跃,好评如潮;成功组织了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开闭幕式晚会,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未来,再芬股份积极开展黄梅戏舞台剧、影视剧创作,多推精品力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精神文化需求,同时积极开展集艺术、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再芬黄梅艺术公馆”模式连锁经营,同时着手艺术、高科技、旅游相结合的戏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依托“再芬黄梅”品牌,剑指“戏曲第一股”,力争成长为具有较强艺术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现代大型演艺集团。
培养新苗 润物无声
为了扩大黄梅戏的影响,促进文艺创新和繁荣,在积极闯市场的同时,09年年底,韩再芬黄梅艺术基金会也正式成立,韩再芬担任黄梅艺术基金会理事长。从成立之初起,基金会就一直致力于对黄梅戏艺术的研发、编创、研究、教育、培养等诸多方面的资助和扶持工作。
其中,响应“振兴黄梅戏,从娃娃抓起”的号召,安徽韩再芬黄梅艺术基金会在潜山县天柱山中心小学成立了再芬黄梅娃娃班。娃娃班是再芬黄梅为培养黄梅新苗的新探索,是普及黄梅戏文化的新尝试。
再芬黄梅娃娃班共有40多位学生。学校聘请潜山县黄梅戏剧团演员定期到校授课。而在再芬黄梅娃娃班第一期授课时,老师们发现采取理论课和表演课相结合的形式,孩子们专门学习理论课的效果并不好。娃娃班项目负责人和老师商讨解决方案,决定第二期项目改革授课方法。老师在上课表演时,从小戏、唱段入手,穿插讲授一些理论知识。课程改善后,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为了提高孩子们学习黄梅戏的积极性,也为了培养娃娃班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基金会还邀请再芬黄梅娃娃班的师生们亲临黄梅戏艺术中心,观看再芬黄梅青年团的表演。经过培养,孩子们已经掌握《打猪草》、《树上鸟儿成双对》、《对花》、《闹花灯》等传统唱段,并已具备演出水准,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文艺活动。
目前“再芬黄梅娃娃班”已作为基金会长期投资的项目,未来“娃娃班”的模式也会复制到安庆其他地区,以便培养更多的黄梅幼苗。
不仅如此,为了给黄梅戏艺术事业输送优质的新鲜血液,为打造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韩再芬说“一旦发现有好苗子,便想方设法引进、培育。”然而,目前黄梅戏艺术人才严重青黄不接,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难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了适应发展需求,通过多方努力,在安庆师范学院又组建了黄梅剧艺术学院,培养出的黄梅戏表演本科毕业生,成为黄梅戏发展的后备力量。
在韩再芬看来:“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再芬黄梅股份以及黄梅戏事业长久发展不可或缺的。希望通过我和一批艺术家的‘面对面,手把手’培训,能够培养出一批继往开来的黄梅戏表演人才,涌现出一批新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精神产品,容不得粗制滥造
韩再芬的每一次亮相总能拨动戏迷们的心弦。由她创意并主演的原创黄梅戏舞台剧《徽州往事》经过6年的创排,至2012年10月首度搬上舞台,陆续在安庆、合肥、深圳、南京等城市公开商演了百余场,票房收入近2000万。演出不仅产生了轰动效应,好评如潮,而且还取得了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再芬黄梅创立以来一个不得不说的“大动作”。
在韩再芬看来,看戏绝不如同吃饭,遇到倒胃口的饭菜可能会因为肚子饿了勉强把它吃下去,但是作为精神产品,容不得粗制滥造的戏曲作品充斥舞台,败了观众的“胃口”,“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我们会竭尽全力做到:‘再芬黄梅’的作品绝不让观众失望。”
韩再芬说她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戏曲日趋不景气,是时代的必然,还是我们没能创作出让现代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当然,导致这种悲哀局面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无论如何,对于戏曲从业人员来说,我们只能做到的是:力争创作出适合于时代的、普通观众喜爱的、有深度和可传播性的作品。”
据了解,为了对观众负责,在开启全国巡演之前,修改后的《徽州往事》连演四场,以获取观众对修改版的《徽州往事》的观后感。这四场演出的效果证明了她的汗水没有白流,各层面的观众普遍反映,修改后的《徽州往事》在“逻辑性、观赏性、艺术性、思想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专家们也一致给出了极高的评价,称“《徽州往事》是第一部叙事超过电影、品戏不亚于传统戏曲、听音乐相当于音乐剧、现场震撼超过话剧的新戏剧,老腔老调、传统程式,却表现了现代审美……”
韩再芬觉得,戏曲不景气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这除了现代社会的艺术及娱乐形式多样化的原因以外,缺少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戏曲新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她直言,“大量粗制滥造的戏曲‘作品’充斥舞台,败了观众的‘胃口’。渐渐地,在观众心中,特别是年轻观众心中,就形成了‘戏曲肯定不好看’的固有印象。”
面对残酷现实,韩再芬说,在她带领下的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不断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作品来争取、赢得观众。“当然,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我们会竭尽全力做到:‘再芬黄梅’的作品绝不让观众失望。”
戏剧的发展在原创、在创新
身为黄梅戏名家的韩再芬,如今除了巡演外,她以家乡为据点,寻找着黄梅戏与时代对话的种种可能。除了带领再芬黄梅剧院的演员们演出,她还要游走于政界、商界和公益界,做着与黄梅戏的创新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工作。
韩再芬认为,演员其实只是一张脸,是一个呈现者,戏剧要原创要出新,这背后需要集结编剧、导演、化妆、舞美、音乐等众多幕后研发团队的默默付出,才能呈现出一幕幕让观众叫好的作品。韩再芬直言,依靠一个名角兴旺一个剧种的时代已经过去,戏曲创新、出新品要靠后面的研发人才,仅靠演员这个体现者的一张脸是不行的。
在她看来,做艺术需要一个良性的循环体,只要把平台搭建起来就会越做越顺。“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已经把一个编剧、一个导演紧紧地扣在了一起,黄梅戏的出路是剧本身,要靠好剧去带角。”
身兼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安徽韩再芬黄梅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多重身份的她也直率地说希望自己能纯粹地活在理想之中,但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了,“演戏还是生活,我现在都分不清了,我平时似乎也在演戏。以前我从来不陪人家吃饭,现在经常要陪人家吃饭。后来我居然发现,吃饭的时候是我宣传黄梅戏最好的时候,只要一讲黄梅戏,就很兴奋。吃饭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我有时候自己想想,我们这一代搞艺术的真是很可怜,肩负的责任太多。改革要搞,要带一大帮人吃饭,要养家糊口;你还要去创作,你还要去创造,你还要去推广。所以有位企业老总说:‘你太不容易了’。走到这个位置,我希望可以给我后面的演员创造一个纯粹的空间。其实我打心里希望他们创作就好好创作,演戏就好好演戏,不要像我一样。”
“我坚守黄梅戏30多年,实际是有两个方面原因,小的时候,吃百家饭长大,对成长的环境有感情。第二,黄梅戏剧中在所有的剧种里面最易于普及的,而且也是最易于走进生活的剧种”,之所以坚守多年,韩再芬觉得源于对黄梅戏有着难以割舍的“爱”。
《徽州往事》自与观众见面后,商演占到90%以上,很多人乐观的认为,黄梅戏已经度过了整个戏曲市场的低迷期,但是韩再芬却不这么看,“一两部戏的成功不能代表整个戏曲已经复苏。” 而自2006年出任再芬黄梅的负责人以来,如何让传统黄梅戏焕发新生就成为她思考最多的问题。韩再芬曾在一次接受采访中表示,“现在政府重视文化,将戏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我们戏曲人更应该积极‘自救’。”
黄梅戏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韩再芬总结,前两个阶段传播通过电影、电视等手段,使得黄梅戏走进千家万户,并得到群众欢迎。到了第三个阶段,电子信息业的发展,黄梅戏一下子跟社会脱轨,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转型没有跟上社会步伐,慢慢地掉队,越掉本领越少。“我觉得黄梅戏发展的第三阶段是科技旅游和文化戏剧相结合”,韩再芬说趁着一次去深圳演出的机会,找到国内文化旅游投资巨头深圳华强集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传统文化通过高科技的技术,可以演绎成自主创新的平台。因此与对方达成共识。她乐观地说,“如果真的能真正在一起合作,黄梅戏的空间将会很大”。
《徽州往事》比之前的《徽州女人》更具前卫和现代色彩,但是黄梅戏新编“魂”不能丢,韩再芬说:“我担任再芬黄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之后,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如何盘活一个传统院团上,所以这期间隔了好多年才出新作品, 《徽州往事》和《徽州女人》都是徽州三部曲的系列作品,之后再芬黄梅还会推出系列作品之三《走出徽州》。”
她谦虚地说自己这一路走来,总是能遇到很多贵人的全力支持。原因很简单,“刚开始人们都会追问,她这么努力图什么,想要什么,慢慢他们就发现,全力以赴,无私地是为了黄梅戏。之后达成默契了做事也就容易多了。”
她说,她有个梦想:即便离开韩再芬,“再芬黄梅”的舞台也能承前启后,薪火相传,名角荟萃。于是第一座再芬黄梅公馆率先在黄梅戏之乡安庆启用。它是再芬黄梅倾力打造的梦幻舞台,是再芬黄梅青年团演员的圆梦剧场。在这里,青年演员们将学校里学到的基本功尽情施展,通过表演积累经验,展示才华。而在公馆里上演的“公馆戏”则是她对黄梅戏的一个创新。韩再芬解释,“公馆戏”就是将经典的黄梅戏浓缩成1小时的表演,放在类似于时尚休闲沙龙的“黄梅公馆”里演出,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领略黄梅戏的百年历史。 她也透露,未来不久合肥也将有一个领略黄梅戏文化的别致去处——再芬黄梅公馆。希望通过合肥省会城市的平台,进一步扩大黄梅戏在全国的影响力,通过多场次演出,培养黄梅戏新人,使黄梅戏良性传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