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深圳新编排的黄梅戏《小乔初嫁》开演之前,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院长蒋建国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对黄梅戏的生存、当下,以及未来等有不少独到见解。

最爱折腾的戏

作为我国五大地方剧种,黄梅戏不仅好听更好看,黄梅戏的演员个个青春靓丽,不管是严凤英、马兰还是韩再芬、吴琼。而一部好的黄梅戏,不仅是有好本子,还要有好导演和好曲子,缺一不可。

蒋建国笑言,黄梅戏是最爱折腾的剧种:改编过莎士比亚的《无事生非》,把越剧的经典戏《红楼梦》改编成黄梅戏,曹禺的现代剧《雷雨》也改成黄梅戏,搬到安徽的大宅院里上演,这个改编还获得了文华奖。最神奇的是为了拉住年轻观众,他们居然还把《天仙配》直接制作成3D效果,先期制作加上后期演员演绎,让走进剧院的年轻观众戴着3D眼镜看立体黄梅戏。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

《小乔初嫁》也是折腾的结果:他们请到了国内一线的名编剧盛和煜执笔,蒋建国感叹,这个剧本是他来省黄34年来“只字未动”的惟一文本。导演张曼君本身是戏曲演员出身,又是梅花奖获得者,熟知戏曲舞台,更慧眼识人,挑选的演员个个精当、准确。而且还把电影大片的效果嫁接到戏曲舞台上,观众看得很震撼。

蒋建国说,一个剧种不可能拘泥在某种题材上,要多实践。黄梅戏爱折腾,有经验教训是好事。

要出戏更要出人

蒋建国说,一个好的剧目可以救活一个剧种,一个好的演员同样可以救活一个剧团。

对一个剧团来说,既要出戏,更要出人。2001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给院里的年轻苗子和艺校刚毕业的学员组建了一个小梅花剧团。小乔的主演何去说:“我特别感谢‘小梅花团’,要不是这次体制上的改革创新,我们这一批年轻人可能很难有机会挑大梁、演大戏。”跑了五六年“龙套”,何云终于迎来了黄梅戏生涯中的首部大戏——《大眼睛的期盼》被选中出演女主角童小蕊,一名老师。

这次《小乔初嫁》中的周瑜本来圈定的人选是蒋建国,最后他却把机会让给了更年轻的梅院君。也许是自己年轻时跑过龙套,知道等待机会的艰难,蒋建国对年轻演员的提携和给予的机会一向大开绿灯。他知道一个演员碰到好的机遇不容易,有时候与机遇擦肩而过,只能遗憾。对周瑜这个角色,他知道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力会更有益角色的塑造,但他觉得让年轻的梅院君来演更有价值。

黄梅戏“严(凤英)王(少舫)”组合让人津津乐道,“马(兰)黄(新德)”组合盛况难再,他希望这次借《小乔初嫁》推出的何云和梅院君能成为黄梅戏新的第三对经典的“何梅”组合。事实上,这对青春组合的表现也真的让人惊艳!蒋建国说,这两个年轻人是剧院着力培养的重点,希望媒体给予更多的关注。

不埋怨观众,不埋怨市场

蒋建国说,有人以为有戏等于有市场,有市场等于有效益。恰恰相反,有的剧团大演大亏,小演小亏。戏剧演员多,道具体量大,以前是票卖不贵,现在的营销手段是把票价标得很高,但高票价并不等于高的艺术水准,他觉得要在营销方式上做改变,不能因为高票价把年轻观众拦在剧院门外。

黄梅戏如何生存发展,真的是一道难题,但是首先不能埋怨观众,更不能埋怨市场,要看你为观众和市场做了什么。

黄梅戏有没有观众?蒋建国说,央视戏曲频道有个秘诀,只要收视率一下降,赶紧放黄梅戏,收视率就立刻攀升。蒋建国笑道,从这个事例看,就知道黄梅戏肯定是有观众的。近五年来,他们团每年演出400场以上。去年以前省黄梅剧院有两个剧院,有一个小剧场,还有一个天仙配茶戏楼。今年又多了一个天仙配大舞台。每天定点定时演出,培养观众。除此之外还有省内巡回演出和全国巡演。

蒋建国说,喜爱黄梅戏的观众分两种,一种是进剧场看戏的,一种是听众,农村边远地区,通过广播听。观众又分老年和年轻观众。年轻观众来自大学,他们业余生活丰富,办起黄梅剧社,一般演出时他们免费送学生票,或者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把黄梅戏送到年轻观众的身边,还通过互联网搞黄梅戏比赛,吸引年轻观众参与。如果剧场里坐的都是老年观众,那是一种悲哀,如果黄梅戏与年轻观众擦肩而过,说明它的未来生存有问题。

黄梅戏有年轻观众,但未来如何?能否衔接好?他觉得还是不敢妄下断语。不过下一步准备把培养年轻观众放在重要环节,和当地院校建立联络,专人负责交流,对高校的黄梅戏剧社活动,在人力上指导,财力上扶持,情感上拉近。接下来他们准备向更小的观众辐射,准备排一台唐诗宋词进入小学中学表演,不以赢利为目的,主要是建立情感上的联络,让孩子们在黄梅戏的熏陶中慢慢滋生热爱。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