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梅,除县剧团外,还有30家草根黄梅戏剧团,分布在城关、孔垄、新开等乡镇。
4日至7日,黄冈市委有关负责人考察黄梅戏文化产业发展,记者随行采访了其中的雄鹰、新开两家剧团。
二家的戏法各不相同:一个建剧场以城里为据点,一个流动十里八乡省内外闯荡;一个刚起步6个月,理想与现实磕碰得生疼,一个行走江湖10年,戏约不断名气却不大。
当征询他们对政府的诉求时,二家的回答一个缺资金,一个缺品牌。
而县委宣传部提供的一份材料,分析该县黄梅戏发展存在三大困难,其中非遗品牌打造不够、政府投入增加不够是其中之二。
雄鹰剧团:“原以为脚踏两张文化名片振翅高飞,没曾想竟这般艰辛”
6日午后。黄梅县分路镇张湾村,张氏家族庆续谱之喜,在村口大摆戏台。
台上,雄鹰黄梅戏剧团正在表演《莫愁女》;台下,千余名四乡八湾的观众挤得水泄不通,掌声和喝彩声飘出村外。
眼瞅台上台下的热闹,周雄英既欣慰又失落。
她理想中的雄鹰剧团用武之地是在城关新建的禅文化剧场,从城里到乡村是她迫不得已的战略转移。
48岁的周雄英是个黄梅戏迷。她原是黄梅县陆路运输公司职工,2000年辞职下海,与人合伙承包温州、烟台的客运线,后来又单干,与家人一起跑物流。家族生意越做越顺,周雄英心里却越来越堵——因为她想组建自己心往向之的黄梅戏剧团。
得到同是戏迷的婆婆及丈夫支持后,周雄英卖车,取积蓄,于今年6月成立黄梅县雄鹰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招兵买马,组建禅文化艺术团,旗下演职人员共37人。
剧团起点不低。周雄英首先投资200万元,在县城最热闹的步行街新建可容纳108人的小剧场,中央空调、LED电子屏、高档音响,一应俱全;聘请严派第三代传人、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的关门弟子王凤枝之徒刘国荣任技术总监,领衔出演;剧团坚持唱正剧折戏,总共20出大戏、40出小戏,加上当地名导、名编上阵,演出成本不菲,周雄英却不与人讨价。
大投入并没带来高收益。剧场演出,叫好不叫座,60元的票价,鲜有问津。周雄英预算瞄准的是喜欢黄梅戏的流动客,不料半年下来,演出五六十场,营业收入仅十几万元。作为黄梅县爱心协会的发起人之一,她还承接了不少外出表演,如参加县里民间戏曲节、讲经会、农副产品展销等,但多是友情表演,收入寥寥。演职人员加班加点排演,可最近两月大家未能领到工资。签约的演员能否留得住,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尽管眼下处境艰难,周雄英戏情爱心不减。8日,她又率团在可容上千人的县剧团大戏院里忙活了一场分文不取的义演。“我有些想不通,我脚踩黄梅戏和禅文化两张名片,本想振翅高飞,没料竟这般艰辛!”“投资黄梅戏错了吗?”周熊英痛苦地发问。
记者手记:毫无疑问,现实很残酷,日子对寻常人来说就是每天早中晚的流逝,对眼下的周雄英来说,却是钱!钱!钱!
调研中,黄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王立兵说,民间剧团是传承黄梅戏艺术的一支重要力量,周熊英式的热情是宝贵的星星之火。不过经营剧团,不仅要找“市长”,更要找“市场”,周雄鹰的难题最终还得靠她自己求解,但她给政府提出了在政策、资金、舆论引导等方面如何对草根剧团扶持的问题。
记者获悉,黄梅县已将扶持业余剧团纳入黄梅戏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将争取资金或用“黄梅戏文化发展基金”,以政府招标购买服务的方式,安排免费送戏下乡;定期组织黄梅文化节或庙会比赛,保持业余剧团的经常性演出和活力,希望再现昔日“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戏”的繁荣景象。
新开剧团:“走四方,不惧辛苦,只怕名声不响”
6日,傍晚。新开镇下尾洲村农民大舞台,曲终人散,但从台下见缝插针般摆放的条椅,依稀可见此前的热闹。新开镇黄梅戏剧团演员们在后台稍事休息,晚上还有一出戏。
团长李文杰是新开镇人,今年32岁。10年来,他和他的剧团,以每年演出300多天、平均每天两场的密度,长年奔波于粤、闽、浙、苏、皖、赣、鄂7省。“每到一处,戏台一搭,锣鼓一响,很快便是人山人海。”
创业初期,自不是这般风光。2004年,科班出身的李文杰毅然从专业剧团走出。他从剧团仓库“淘”出没人要的木箱、喇叭、灯和旧戏服,组建起十来人的小戏班。
唱了不到一个月,戏班停摆。不甘心的李文杰借来摩托车,开始跑江湖。骑行13小时到江西武宁县,逢人就问“要不要唱戏”。好不容易接下戏,赶紧租下小剧场,1元钱1张票,连唱7天,虽然每人每天只分到6元钱,毕竟日有进账了。
走一路,唱一路。没有剧场,有空地就是戏台;不做票房,有人出钱就开唱。没有唱词,演员就在“36大本72小本”传统剧目中,寻找类似情节抓词;没有曲谱,乐队就依据特定的“叫板”来伴奏;没有导演、编剧,登台前花半小时安排提纲和角色,演员现编现演。日积月累,剧团现在能拿出上百部戏,不仅能唱黄梅戏、花鼓戏、晋剧、庐剧等,还能表演舞蹈、变脸、杂耍。
李文杰唱的是戏,闯的是江湖。10载春秋,黄梅周边几个县的农村演艺市场,戏约不断。偶尔也走“上层路线”,凭实力竞争政府送戏下乡项目,一举拿上江西进贤县240场/年的大单。
如今,剧团拥有28名演职人员,今年营业收入可达200万元。但李文杰并不满足,他说现在我不要政府给钱,只希望打响剧团品牌,把黄梅戏唱到武汉,唱到北上广。
记者手记:为了生存,草根剧团可能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时间、也没有那么高的艺术能力去打磨精品,他们排演的戏,在很多专业人士眼里或许没有什么艺术性可言,对他们的“平民真实”,农民群众报以的却是掌声和笑声。李文杰渴望出名、渴望创剧团品牌,正好代表了草根剧团更高层次的追求。
采访中,业内人士指出,艺术源于生活,来自民间,对草根剧团既要保护其可贵的自我创造力,也要适时加以指导、扶持,帮助其转型升级,这是政府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应尽义务和责任。
戏台上,雄鹰和新开剧团的大戏正在演出中,我们期待他们高潮迭出。
雄鹰剧团在张家湾的演出人气爆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