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12月4-6日我连续观看了三场再芬剧院的新戏《靠善升官》。观看之后难免有些感想,加之和朋友之间的探讨,聊以成文。一家之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戏迷评戏之《靠善升官》
对再芬剧院推出的新编黄梅戏《靠善升官》一直很期待,一方面是因为他是根据京剧《徐九经升官记》移植改编的,朱世慧的京剧版堪称经典,大学时《戏曲欣赏》课上就欣赏过,特别喜欢,其中《当官难》片段,黄梅戏八十年代就移植过,已经成为黄梅戏的名段了;另一方面,黄梅戏虽然是从“三小戏”发展而来,但是目前丑角逐渐式微,丑角演员后继乏人,很多新编戏中甚至没有了丑角。再芬剧院推出一台以丑角为主演的大戏,实在是令人振奋!
对于经典剧目的移植改编,在目前戏曲剧本缺乏的现状下绝对是明智之举。但是,对待经典剧目移植改编的也应该是慎重的,不能胡改乱编。从演出效果看,这出戏的改编是成功的。首先是改编的黄梅化,改编者另辟蹊径,对剧情做了细微的变动,同时将剧中人物的姓名诙谐化,使得全剧更富有生活气息。其次是现代语汇甚至是网络语言的巧妙运用。其实这是很冒险的,我原本对此也是很有成见的,觉得这是一味迎合观众、不伦不类!但是,从演出效果来看我是过于武断了!《靠善升官》中,网络语言加的很巧妙,没有像某些戏落入为了讨好观众而生加硬套现代词汇的窠臼,博观众一笑而不显突兀,让观众印象深刻且不落俗套,很“接地气”。当然了,这些词汇是从丑角的嘴里说出来,观众可能更容易接受。第三是价值取向的更新。原剧毕竟是三十年前的作品了,原封不动地移植恐怕很难适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了。改编者紧跟时代,紧密结合当前反腐倡廉的大气候,褒扬了真善美,鞭笞了假恶丑,寓教于乐,凸显了戏曲的高台教化作用。
我很感激这出戏的导演,三场演出看下来,最大的感受——这才是真正的戏曲演出,规范、严谨,这在近年来黄梅戏舞台上是不多见的!比如对演员上场的设计和调度,不仅符合规定情境和人物形象,而且完全符合戏曲的舞台规范和表演思维。众所周知戏曲是以写意为主,写实为辅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以歌舞演故事,是具歌舞性、程式性与虚拟性结合的写意美学舞台艺术。戏曲的发展,从古至今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也不是瞬息万变的。戏曲工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要正视传统戏曲自身的美学特质,更有有审美自信。不论如何改革创新,不能丢掉自身最本质的特征。对于多年来一直走在戏曲改革创新最前沿的黄梅戏来说,经历了“话剧+唱”、“影视化”、“歌舞化”等等创新模式,是时候回归戏曲本体了!
很多朋友看完演出都和我说这出戏真好,比前面的《春江月》还要好,有的朋友甚至说这出戏可以去参评梅花奖!我想这与全场演员的精彩表现是分不开的。主角丁飞我就不多说了,以前有很多专家和戏迷评论过了!只想说丁飞很幸运,再芬剧院给了他展现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他把握住了,表现很棒,祝贺他!一出大戏,看的是四梁八柱,配角甚至龙套都很重要,这一点《靠善升官》表现的淋漓精致,可谓满台生辉。最让我惊艳的是饰演安国侯的马自俊老师,他在白口中揉进了京剧花脸的念白,工架台步也借鉴了京剧铜锤花脸的表演(看他在台上我就想起了京剧《二进宫》中的徐延昭),效果极佳,毕竟是年近六旬的老演员,唱了一辈子的小生,居然还有这样的创造力,难能可贵!还有饰演司务甲的陈明友老师,地黄的老演员、老戏骨了,他在台上浑身都是戏,哪怕是站在舞台的角落里他都不是傻站着,都随着主角的表演和台词有所迎合,充分了说明了梨园行中的一句老话——“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一点非常值得青年演员学习。另外,刘国平的并肩王唱作俱佳、王泽熙的洪迩小将军台风潇洒、宁宝龙的甘车旦张弛有度、小张恒的“私欲心”表演灵动……都为该剧增色不少。
说了这么多,爱挑刺的我又要说不足了。首先是舞台语言的不统一,一会安庆话,一会普通话,感觉有点乱。比如宋碧翠的第一句唱“昏天黑地路难行”,黑字唱成“hei”而不是“he”,路唱成“lu”而不是“lou”,而在后面的唱段“走投无路怒火起”,路和怒都用的是安庆方言“lou”和“nou”。我还是坚持黄梅戏的舞台语言应该是以安庆官话为基础,而不应该改用普通话。舞台上丑角演员使用的安庆乡音俚语观众都听得懂,安庆官话还有什么听不懂的呢?
第二是整出戏的节奏和编排。这出戏很长,加上尾声接近两个半小时,建议对第二场“走运”略做精简,加快节奏,让剧情更紧凑。个别情节交代不够,比如宋碧翠在与甘车旦拜堂时内穿孝服、手捧灵牌,而宋碧翠是被抓进甘府的,进府之后肯定是看管森严,哪来的孝服和灵牌呢?如果不好交代还不如干脆改成宋碧翠宁死不从,喜堂自戕未遂……还有个小建议,本次演出的后两场均把尾声给删了,如果是因为演出时间过长,建议把尾声和谢幕结合起来编排,比如边卖酒边谢幕,吴靠善对着台下观众吆喝“卖酒咯!”也许效果也不错。
第三是“当官难”一段的改编。可能是我对老的唱段太熟悉了,对于改编后的唱段总觉得很别扭,而且觉得没有老的唱段流畅。对待经典要有敬畏之心,能不改则不改。另外,最后一句改的“要做就做新郎官”虽然也博得了观众的笑声,但我觉得不是很妥当,此时吴靠善非常纠结、紧张,甚至有性命之忧,哪有心情开这样的玩笑?舞台语言要从人物出发,该严肃的时候就要严肃,不能为了搞笑而搞笑。插科打诨不一定要每场都有,有放有收有张有驰才好。
第四就是些细节问题了。比如序幕中甘府家丁抓到碧翠后将其举起,舞台上灯光立即暗了,碧翠立即跳下来走下台,如果让家丁把碧翠举着走下台去,舞台效果可能会更好。序幕中管家带人追碧翠,暗灯以后,家丁们举着灯笼还亮着,应该继续快步追下去,有的演员灯一暗就出戏了,不太合适。还有舞台语言要精准,司务乙在介绍并肩王时的念白里把“他和皇帝的老子是双胞胎”念成“他和皇帝老子是双胞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少了一个“的”字人物关系就完全错了。
啰里啰嗦说了半天,总得感觉是瑕不掩瑜,期待再芬剧院对该剧进一步打磨提高,成为黄梅戏舞台上新的经典保留剧目。
2014年12月7日于合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