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 huángméixì
[Huangmei opera popular in Anhui Province] 湖北、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吸收民间茶歌、渔歌、樵歌等花腔小调而发展成熟,旋律轻快优美。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因主要曲调起源于湖北黄梅县而得名。也叫“黄梅调”
黄梅戏是湖北、安徽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它是从地方小戏采茶戏发展起来的。现在的黄梅戏已经是一个具有全国性影响,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大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和台湾等省都有黄梅戏的专业剧团。
清代乾隆末年,皖、鄂、赣三省交界处的采茶戏,流传到以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结合当地的民间艺术与语音,演化。成了“怀腔”或“怀调”。黄梅戏就是 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
最初的黄梅戏和其他地方小戏一样,也是二小戏,然后又发展为三小戏。黄梅戏后来吸收了当地流行的民间说唱艺术“罗汉桩”的艺术成分,并受到青阳腔和徽调的影响,开始演出故事完整的本戏。脚色行当也从三小发展到了“三打七唱”的所谓“ 半班”。剧团都是业余或半职业的,一般在农村演出。这时期黄梅戏的曲调,有民歌体的“花腔”、平词、平词对板、彩腔及从青阳腔和徽调移植的一些曲调。花腔有100多种曲调,一般是固定的剧目用固定的曲调,互相间并不借用。板腔体的“平词” 唱腔一般用于大本戏。平词对板和平词连用,男女对唱或一人唱半句。彩腔又称彩调 或花鼓歌,是向观众讨取彩钱时的专用曲。伴奏以击节为主,并采用人声帮腔。
那时黄梅戏演出的剧目既有小戏,又有本戏,当时称为“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 十二折”,这与湖北黄梅采茶戏当时的剧目是一样的。湖北黄梅采茶戏也有“大戏三 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的说法。剧目中大戏有《荞麦记》、《天仙配》、《告粮官 》、《乌金记》等,小戏有《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等。
从民国初年起,安庆一带的黄梅戏开始职业化,并向城市舞台迈进。辛亥革命后,安庆地区出现了比较固定的黄梅戏班社,如怀宁的白云芳班、望江县的合意堂、潜山 的长春社等,人员组织依然是“半班”。与此同时,职业演员也开始出现了,如旦脚 丁永泉、小生曹增样、小丑丁和寿等。到了1931年,安庆城里有了两家固定演出黄梅 戏的剧场。查振卿、丁永泉还带团去上海九亩地一带演出。在此期间,黄梅戏曾和京 剧合班演出,在上海还受到了越剧、扬剧、 淮剧、评剧等新兴地方戏的影响。黄梅戏 在这些剧种的影响下,对传统的唱腔进行了改革, 吸收了京剧的一些表演程式,还移 植了一批新戏。当时的连台本戏有《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 等。
到新中国建立初期,黄梅戏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还是一个地方小戏,它的 音乐体制、表演和舞台等方面都还比较简单。1953年,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国家组 织了一批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方面的专业人员,配合黄梅戏老艺人,对传统黄梅戏进行整理和加工,使黄梅戏在各个方面有了提高。尤其是黄梅戏的音乐有了很大的发展 ,平词的表现力增强了,还从民间音乐里又吸收了一些成分,创造了新腔,伴奏也从单 纯的打击乐器变为管弦、打击乐器并用。同时,改编了一批传统戏,如广为流传的《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打猪草》、《推车赶会》等,还新编了《牛郎织 女》、《春暖花开》、《小店春早》等剧目。其中,《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和《小店春早》还拍成了电影,为全国观众所喜爱。黄梅戏还出现了严风英、王少舫等著名演员。从此,黄梅戏成为一个影响波及全国的著名剧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