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剧未奠定“国粹”地位以前,我国的戏曲以昆曲为正宗,其他的剧种一概被称为“乱”。早年的艺人们为了生计,常常要在不同的戏班间搭班唱戏,因此需要精通多个剧种和各种角色。其中的佼佼者,梨园行业称之为“昆乱不当”。戏曲充分发展以后,剧种和角色分工日益精细,艺人们学一行工一行已是不易,跨行、跨剧种演出日渐稀少,昆乱不当已十分罕见。

7月3日晚,罗田县黄梅剧团精心打造的大型古装黄梅戏《余三胜轶事》,在湖北省第二届湖北地方戏艺术节上公演。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年轻演员王刚用黄梅戏、东腔、汉调、京剧四种戏,成功演绎了余三胜从一个农家少年成长为京剧宗师的人生传奇,让昆乱不当这一梨园风采重现舞台。

“要能喊”——薄刀峰下农民传艺

《余三胜轶事》被业内人称为“有史以来最难唱的黄梅戏”。按剧本的设计,这是部黄梅戏,却要用东腔、汉调、京剧来分别演绎余三胜少年、青年、成年的艺术生涯。刚满27岁的王刚勇敢地挑起了大梁。

出生于梨园世家,毕业于安徽省黄梅戏学校,又被“黄梅戏第一小生”张辉收为弟子,对于王刚来说,黄梅戏早已驾轻就熟,但东腔、汉调、京剧却还相当陌生,尤其是一直只在乡野中传唱的东腔,更是听都没听说过。

2013年5月,在《余三胜轶事》排练的间隙,经人指点,王刚来到了薄刀峰下的罗田县白庙河乡,找到了年近8旬的许继生老人,向他求教唱东腔。

东腔戏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源起于唐宋,又名“畈腔”、“哦呵腔”,流传于大别山,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许继生老人唱了一辈子东腔,原来是戏班的班主,如今已经唱不动了,在白庙河中学东腔传承基地里培养东腔传人。听说城里大戏团的演员要找他学戏,十分惊讶。

东腔最大的特点是只用喉部发声,没有胸腹共鸣。“要能喊,东腔就是山里人在田里喊出来的。”王刚在老人家里住了下来,老人每天都对他耳提面命。3天后,王刚带着东腔,也带着老人讲述的余三胜的种种传说,与老人依依惜别。

“龇嘴唱”——夜宵店中名家支招

《余三胜轶事》的导演林海波,早年唱过汉剧,王刚一直在他的指点下学唱汉调。唱来唱去,王刚总觉得自己唱的和正宗的汉调相比少了几分味道。他和林海波探讨了许多次,也一直没找到症结所在。

2013年9月,《余三胜轶事》在黄冈首次公演,汉剧大师程彩萍受邀前来观看。演出结束之后,已是晚上10点多,朋友相约一起到街边的小店消夜。敬酒时,王刚提出了困扰自己多时的难题。

“只要你不怕‘掉形象’,我有一招,包你立竿见影。”

有这好事?

“你试试龇着嘴唱。”程彩萍揭开了“谜底”。

王刚当场龇着嘴唱了起来,感觉果然大不相同。

拜师之后,王刚和林海波又对演出方案进行了“微调”:凡是唱汉调时,都带上“髯口”,龇嘴唱戏“掉形象”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不翻腔”——录音棚里琴师纠偏

东腔、汉调、京剧,王刚最有把握的就是京剧。一是京剧见得多,二是几年前到中国戏曲学院进修时曾学过。他找来中国国家京剧院三团团长张建国的影像资料,认真学起了余派经典《李陵碑》。几次演出,他的这段唱也颇受好评。

2014年初,剧团到武汉录制《余三胜轶事》的资料带。王刚信心满满,第一个进了录音棚。

“搞么名堂呀,自己的祖师爷么都搞错了?”一开口,王刚就被披头盖脸地训了一顿。

为王刚伴乐的,是京剧名丑朱世慧的“御用琴师”陈更明。他把《李陵碑》的这段唱完整地拉了一遍,让王刚细细地体会,然后再指出王刚的错漏。原来京剧门派众多,仅一个老生行当就有10多个派别。同样的唱词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张建国是奚(奚啸伯)派传人,《李陵碑》的这段唱,有一个从低到高又到低的“翻腔”过程,委婉细腻;而余派的唱“不翻腔”,醇厚刚冽,沉郁苍凉。王刚用奚派唱法唱余派,在内行人眼里,肯定要闹个大笑话。

小小一段唱,居然有这么多讲究,王刚再一次被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所震撼。在录音棚里,他老老实实地做起了学生,随着琴声,他反复地揣摩和锤炼,原本第一个录音的他,最后一个走出录音棚。

7月3日晚,武汉京韵大舞台高朋满座,《余三胜轶事》的公演轰动江城。一台戏里,同时听到东腔、汉调、京剧和黄梅戏的演唱,让戏迷连呼“过瘾”;而王刚的演出更是获得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认同。演出结束后,经过专家评议,王刚获得演员一等奖、《余三胜轶事》剧组获得了综合第一名。

参加《余三胜轶事》的演出,王刚认为收获最大的是,通过对一代宗师的追随和塑造,完成了一次对传统戏剧的重新感悟和洗礼。“中国戏曲的积淀实在太丰厚,与前辈宗师相比,我们还太浅薄。我们年轻演员追索的脚步,还应该再快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