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梅戏发展的200多年间,出现了一批育成就的艺人,这些人被称为"好佬",早期的有蔡仲贤、董焕文、徐雨文、朱和尚:其次是胡玉庭、龙昆五、洪海波、叶丙池、昝双印、汤怀仁,丁永泉、查文艳、郑绍周、张西发、潘泽海、程积善、严凤英、王少舫、桂月娥、丁翠霞;最早的女演员则是胡普伢,这些"好佬"。艺术上有所创新,敢于继承,敢于发展,承先启后,对黄梅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仅举几人,简略介绍:
蔡仲贤
安徽望江人,约生于清朝道光年间,是黄梅戏从小戏过渡到大戏的艺人,是目前知道最早的艺人了。他善演旦角,又是多面手,一专多能。唱红后收徒很多,活了90多岁。
胡普伢
安徽望江人,约生于清·同治年间.是黄梅戏最早的女艺人。她原是童养媳,先偷学黄梅戏,后拜蔡仲贤学戏,流落到怀宁的石牌镇,成了职业的黄梅戏艺人。应该说,黄梅戏有女演员,是从她开始的。
胡玉庭
安徽望江人,生于清·光绪年间,名剧《天仙配》便是根椐他的口述改编的。他13岁学戏,工旦行,曾拜当时著名的演员徐汉卿为师,黄梅戏的祖师爷蔡仲贤也传授给他许多东西,尤其是有关黄梅戏的起源和发展问题,对后人研究黄梅戏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他会的戏很多,黄梅戏的"三十六本大戏"、 "七十二本小戏",他全会唱会演,故有"戏篓子"之称。他在望江、东至一带, 很有名气,他又名胡卯林,观众说: "卯林一到,魂被拉掉",说明他的艺术有 极强的感染魅力。1956年病逝于东至县,享年69岁。
洪海波
安徽潜山人,生于清朝光绪五年(1879年)。他是黄梅戏职业班社中,文化水平最高的艺人,有人说他拎过考篮,考过秀才。过去黄梅戏演出的剧目,大多是口授心记,还有的剧目只有幕表、提纲,说白与唱词随编、随唱、随念(俗称"水词"),他对这些"水词,,都进行了删节、整理、补充,不通的地方作了修改。这对黄梅戏来说,是做了一件极为有益的事,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戏剧改革。他原本是徽班出身,因徽、黄合演,爱上了黄梅戏,从而改唱黄梅戏。他为人公正、无私,治班严肃,他的班子作风极正派。他在黄梅戏界的威望很高,技艺也不凡,很多人远道来向他学戏,他的徒弟成名的不少,如叶丙池等,都是后来很知名的艺人。他成功扮演的角色和对唱腔的改革创造,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丁永泉
安徽怀宁人,生于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年)。因排行老六,人称丁老六。13岁拜当时著名花旦叶丙池学戏,17岁出师,18岁搭班唱戏,初唱就红。但他对自己出名并不满足,得知女艺人胡普伢唱做极佳,艺术造诣很深,便赶去求教。经过他多年的勤学苦练,24岁就成了一名艺术水平很高的旦角,怀宁,桐城一带都知道有个丁老六旦角唱的好。他也曾被迫离开过舞台,当过"茶房"。即使如此,他还给工友们教唱黄梅戏,这说明他对黄梅戏有着深厚的感情,挚着的追求。他最大的贡献是,同艺友们一起,把黄梅戏从农村带进安庆市,又和艺友们一起将黄梅戏带到上海。这是黄梅戏的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两件事。他一生塑造了许多正面、反面的妇女形象。丁老六这个名字,在黄梅戏界是很有威望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