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民间绽芬芳——访黄梅采茶戏传承人王三女

每到乡下演出,望着那一个个聚精会神看戏的观众,我们演出的劲头更足。观众是采茶戏根植的土壤,为了弘扬采茶戏,满足观众愿望和需求,我拿出养老的全部积蓄办剧团……”近日,黄梅采茶戏传承人王三女在接受采访时讲出心里话。

黄梅县采茶戏传承人王三女,熟悉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在采茶戏演出生涯中,勤奋努力,追求卓越,整整奋斗了58个春秋,如今年过古稀,仍情有独钟,不计得失,不遗余力,为传承采茶戏剧,弘扬民族文化,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劳苦奔波。

追求爱好
1944年,王三女出生在黄梅县濯港镇桂墩一个农民家庭,兄妹6人,排行老三,取名王三女。王三女从小好动爱唱,村里哪里唱戏,哪里有锣鼓声,唢呐声,她便拉着妈妈往哪里跑。

12岁那年春节,村里来了戏班子,王三女独自溜到后台看演员化妆、穿衣带帽。开台锣鼓响起,忙跑到台下,搬来椅子站在上面看戏。入神时,拍手叫好,弄得旁边观众回过头来朝她看。当天,她找到采茶戏艺人桂三元,要求拜师学艺。

母亲胡牵娣视“戏子”为“下九流”,不同意女儿学唱。每天将大量的家务事交给王三女:“多做浆衣洗裳的事,再不要说戏唱调!”王三女的姐姐怜惜妹妹,主动帮忙做家务事;被母亲发现,当场将大女儿支走。王三女毫不在意,边做家务事,边唱腔念词,弄得母亲不知如何是好。

父亲王仁义对三女学戏与母亲意见不同;主动将桂

三元老师请到家,宾客相待。母亲是个顾大局的人,当着桂三元的面也没说什么,从此,王三女踏上学唱戏之路。

王三女对老师们化妆、表演、唱腔、台词看在眼,听在耳,记在心,不懂就问,直到学会为止。

1956年端午节,桂墩搭台,请桂三元班子唱戏。王三女首次登台演《张三女下凡》,她扮演张三女,以美貌端庄扮相,灵活双眼,甜润嗓音,精彩表演,成功塑造张三女私自下凡假装多情的形象,观众掌声不断。班子人也夸赞王三女:“初出茅庐,身手不凡,是个唱戏料!”观众评价:“王三女唱得好,将来定是台柱子!”听到观众和师兄师姐评价,王三女更加勤奋演练,不到半年,主调《七板》、《火攻》、《二行》、还魂腔、及本戏、折子戏旦行唱词,老师教唱一遍,她便熟记,句不漏字,腔不走调。

老一辈名艺人乐柯记、项雅颂、桂三元、李德珠等乐于与王三女同台演出,每次演完戏,王三女虚心请教,认真总结,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黄梅采茶戏“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曲”能说善唱;无论是演花旦、正旦、她一丝不苟,将剧中人物特点表演得淋漓尽致。

一次在江西省德安县上演《铁龙山》、《董永卖身》、《破镜圆》剧目,王三女扮演余素珍、七仙女、秦秀英,与桂三元、乐柯记、项雅颂等名演搭档登台,王三女表演尽善尽美,引人注目;十分成功,当地“送托盘”多达12个。在表演剧目《秦香莲》,王三女把秦香莲心中悲伤和宁死自己,也求留下一双儿女向剧中人韩琪诉说的表演,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用她的话说,这戏不是唱出来的,而是用真眼泪哭出这场戏的。

踏浪奋进

1962年,刚满18岁的王三女由父母做主与腹中定亲的张光中结婚,张家底子薄,结婚是旧床、旧家具,冬天床上盖蓑衣。公婆双亡,留下4个细姑小叔,她生5个儿女,家大口阔,是大“超支户”。每次演出的微薄收入,都交给丈夫过日子。王三女身材窈窕,体态轻盈,朴实无华。每次演出结束,卸妆归家,浆衣洗裳,缝新补旧,忙个不停。丈夫很关爱她,常陪她做家务到深夜。

“文革”期间,禁演传统戏,王三女被迫放弃登台,在集体挣工分的岁月里,常应百姓要求,利用休息时间,在田头地边唱采茶戏段子。她那优美的唱腔回响田头,根植于群众心田。

为了养家糊口,王三女凭着聪明智慧的头脑,先后做起了剪纸花,做豆腐,办鞭炮厂,开餐馆等生意。此间,从来没有放弃练唱采茶戏。

2003年,王三女从武汉回乡,许多演员纷纷上门要求她牵头组建黄梅采茶戏剧团。凭着自己对采茶戏的一腔热血,她拿出自己养老的8万元现金,购置服装道具。胡牌村戏迷胡荣苟听说,捐资1万元给黄梅采茶戏剧团添置锣鼓道具。众人的支持鼓励,增添了王三女办黄梅采茶戏剧团、弘扬传统文化的信心。经过测试,有23名中青年演员入选,成为黄梅采茶戏剧团的团员。

黄梅采茶戏组团近10年,虽然步履艰辛,但大家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得到社会支持不断,王三女坚信:“只要将正宗的黄梅采茶戏演好演精,市场和观众就会期待。根植民间的黄梅采茶戏定会绽放芬芳,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共建文明和谐社会,是我毕生追求!”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