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繁叶茂
业余剧团的兴起
20世纪50年代初,“翻身得解放”的人们欢欣鼓舞,年轻人更为活跃,乡土文艺注入新的活力。
在文化工作者的指导下,乡村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沪剧演唱自然是本地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据《上海县文化志》记载,全县时有业余沪剧表演团体100多个。如此空前的规模,形成了本地群众性沪剧演唱活动的第一个热潮。
1950年初,颛桥镇青年自筹资金组建“颛桥人民沪剧团”,先后排演沪剧大戏《出卖灵魂的人》 《白毛女》等,巡演40多场。诸翟青年自建“青年业余沪剧团”,排演沪剧《白毛女》《血债》等。
1950年2月,曹行乡民众夜校的18名青年自行组建“曹行沪剧团”后发展到45人,先后排演沪剧大戏《打开了枷锁》 《儿女英雄传》 《生死恨》 《机器里的钥匙》等。
1951年底,梅陇地区工会、农会、商会联手组建“梅陇文娱组”、“朱行文娱组”、“陇西文娱组”,分别排演沪剧大戏《自由结婚》 《可爱的妻子》 《小女婿》 《大雷雨》 《珍珠泪》 《碧落黄泉》 《庵堂相会》 《阿必大》 《借黄糠》 《刘胡兰》 《两兄弟》 《血海冤魂》等。“朱行文娱组”延续10年,1962年排演沪剧《夺印》后,因主要人员调离而解散。1960年,五个大队联合组建“梅陇沪剧团”,成员有41人,排演沪剧大戏《党费》及《小分礼》 《养媳妇》 《回家路上》等。1964年春节,与上海沪剧界在梅陇公社大礼堂举办“上海郊区沪剧界联欢大会”。
1952年元旦,莘庄镇成立宣教工作组,镇长亲任组长,组建业余沪剧团,有成员60余人。先后排演沪剧《打开了枷锁》 《红花绿叶》 《大雷雨》 《雷雨》 《罗汉钱》 《战士在故乡》 《龙凤花烛》 《庵堂相会》 《阿必大》 《刘胡兰》等,创作小戏《粮食》 《中秋之夜》 。1956年,代表西郊区参加上海市会演。1958年,因人事调动,剧团自行解散。1952年,华漕乡成立“青年文艺组”,先后排演沪剧大戏《罗汉钱》 《儿女英雄传》及《卖红菱》等。
当时,观众要求不高,有戏看即叫好。排演的剧目主要是学习专业沪剧团的演出剧目,也有配合各时期中心工作自编的小戏。土地改革运动时期,排演《九件衣》 《三世仇》等;抗美援朝、颁布《新婚姻法》时,排演《红花朵朵开》 《中秋之夜》 《红花绿叶》 《李二嫂改嫁》 《罗汉钱》 《小二黑结婚》 《破镜重圆》等;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排演《两兄弟》 《不能走那条路》 《扔界石》等。业余沪剧团演出的传统剧目有《借黄糠》 《阿必大》等。当时还没有电视、有线广播、戏曲电影,欣赏和传播沪剧主要靠剧场或广场演出,因此每场演出均会“观众爆满”。而演出活动是青年人显露才能的最佳机遇,因此成为乡村“出干部”的地方。
1956年开展合作化运动之后,农事繁忙,集体出工,个性化的业余爱好只好收缩,业余剧团逐年减少。
群演群唱出人才
20世纪60小分队年代,本地各乡镇建立文化站,着手组建“业余文艺小分队“,排练演出反映农村面貌的创作节目,其中有《新媳妇》 《新嫂嫂》 《认羊》 《争荷包》等沪剧小戏,因内容贴近生活,群众反响热烈。自从有知识青年“插队落户”后,“业余文艺小分队”遍地开花。
随着农村有线广播的迅速发展,遍及家家户户的“喇叭头”成为人们欣赏和学唱沪剧的主要载体,从而形成无人组织而规模空前的群众性沪剧演唱热潮。尤其是农村女社员,在家时大多喜欢坐在“喇叭头”下,手持钩针“结花边”,耳听沪剧传统戏,还会随口哼唱几句,这样既不误事,又可娱乐,天天如此,年复一年。经长期如此艺术熏陶,“喇叭头”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沪剧迷”,可惜当时缺少让她们展示风采的机会。同时,“喇叭头”里的沪剧剧目成了她们认识人生的“贴身老师”,深刻地影响着她们的思想和行为。
专业剧团下乡来
1956年,七宝镇北大街泉兴楼茶馆改建成私营七宝剧场,设500座位。1958年,地方政府又在富强街、典当铺、废址建造七宝剧场,设700座位。七宝剧场就此成为上海各家沪剧专业团体演出的定点单位,为七宝地区培育了一大批沪剧观众。
1959年1月,长江沪剧团下放上海县,主要演员有汪秀英、施春轩、丁国斌等。每年在县内演出3个月,曾在马桥、莘庄等地演大型沪剧《卖妹成亲》 《顾鼎臣》 《五姑娘》 《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等。1960年冬,长江沪剧团归徐汇区管理。
1962年9月,前进沪剧团下放上海县。该团前身是解放前上海大新游乐场的主要演出团体,1954年归黄浦区管理。1958年,由上海人民沪剧团调入10多名演职员,又吸收部分人员发展至35人。主要演员有筱彩霞、孙滨雄等。剧目大多为传统戏,如《空谷兰》 《杨乃武与小白菜》 《大雷雨》 《庵堂相会》 《陆雅臣》 《借黄糠》等。创作剧目《红色炊事员》(集体编剧,沈一卿执笔),1959年获国文化部奖,移植现代剧目《南海长城》 《社长的女儿》 《红色娘子军》 《龙虎风云》等,1964年5月,更名为上海县沪剧团,每年在县内演出两个月。1966年“文革”爆发后精简为25人,青年演员大多留团,改以乡镇演出为主。当年9月,剧团撤销,人员转业到县属工厂企业。
重建上海县沪剧团
1978年7月,中共上海县委宣传部重新筹建上海县沪剧团,集体所有制。经公开招生,聘请专业剧团演员、教师进行为期8个月的培训。1979年9月,上海县沪剧团成立。团员45人,其中男演员13人,女演员10人,乐队、舞美及其他工作人员22人。主要演员有徐咏花、查秀华、李宝员、吉永华等,绝大部分是青年演员。剧团全年大部分时间在县内巡回演出,农忙季节到上海市区、江苏和安徽等城市和工矿演出,至1983年底,剧团共演出1641场。
上海县沪剧团先后排演22台剧目,其中3台小戏。公演剧目总计有26个,其中沪剧传统戏10个。 “五四新文化”经典剧目6个,创作和移植现代剧目10个。先后曾上演原创剧目《龙华塔下》(1981年10月首演)、《假凤虚凰》改编剧目《乱世情侣》 《台湾姑娘》 《阮玲玉之死》 《狐仙与阿香》 《夜半歌声》等,移植剧目《茶花女》 《合家欢》 《桃花村喜事》 《红楼夜审》 《罗带怨》等,传统剧目《碧落黄泉》 《借黄糠》 《庵堂相会》 《陆雅臣》等。
上海县沪剧团以年轻演职员为主体,充满活力,勇于开拓,多次应邀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演播重点剧目。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所录制的《红楼夜审》 《龙华塔下》(选场)等剧目,30年来时常仍在播放,影响久远。
当时,上海沪剧进入兴盛期。上海县沪剧团是上海沪剧界最为活跃的剧团之一,曾被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赞扬为“上海最有志气的‘儿童团’”。
1984年11月,上海县沪剧团停办,人员转业至县文化部门、县属工厂及其他单位。
剧团主要文献资料由档案机构妥善保管。2014年6月15日,闵行区档案馆组织举办上海县沪剧团回顾展览及纪念演出。
播音:高佩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