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元旦,我在上海逸夫舞台看沪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繁复的景片、写实的表演让我刚开始有些不太适应。特别是有一场,舞台上居然开上了一辆极其逼真的汽车。

我在惊讶之余不禁感慨:之前大家还在吐槽张曼君三个戏弄了三辆车上舞台——蒲剧《山村母亲》的自行车,京剧《水上灯》的平板车,秦腔《花儿声声》的东风三轮车,比起沪剧的小轿车它们都弱爆了!然而剧场里的观众却看得津津有味。基本满场的上座,谢幕时的欢呼都说明他们对这出戏的喜爱。我旁边的一位还很激动地问我好看吧?并说自己看了两遍,然后慷慨激昂一番观后感。带着不解的心态我恶补了一下沪剧的知识。我渐渐觉得:写实也许就是沪剧的传统。沪剧在其两百多年的发展史中一直都在求新求变,与时俱进。

沪剧起源于黄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最早叫花鼓戏,后一步步发展为上海滩簧(本滩)、申曲。1941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从此改称沪剧。

沪剧从起源之初就形成了反映现实、贴近生活的特色。早期对子戏、同场戏以说新闻、唱新闻的形式描绘了清末市郊乡镇的世俗风情。后来随上海城市的发展,沪剧从乡间草台唱到了城市茶楼、书场,走进了当时竞相开办的各种游乐场和剧场。《女看灯》、《借黄糠》、《阿必大回娘家》等都是沪剧早期经常演出的传统剧目。

进入市区后沪剧演出了大量的时装剧,从不同的侧面生动地表现了十里洋场大上海的都市风貌。这类时装戏被称为“西装旗袍戏”。沪剧西装旗袍戏大量取材于时事新闻、电影故事和小说名著,吸收借鉴了话剧、电影的艺术手法和表演形式。它促进了沪剧剧场艺术和流派唱腔的形成,奠定了沪剧以现代戏为主的艺术特色。《雷雨》(沪剧是最早将曹禺名作《雷雨》搬上舞台的剧种)、《秋海棠》、《少奶奶的扇子》、《魂断蓝桥》(根据美国同名电影改编)、《铁汉娇娃》(根据《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均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沪剧西装旗袍戏的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沪剧创作了一批反映人民生活的现代戏和革命题材作品。如《婚姻法》出台不久,沪剧就推出了歌颂自由恋爱的《罗汉钱》。沪剧《芦荡火种》和《红灯记》先后被京剧移植,改编成革命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

改革开放后,沪剧又创作了一批体现当代生活的作品。如1994年上海地铁开通的当天,沪剧就上演了反映上海地铁建设的《今日梦圆》。看着从天幕处驶出的地铁,我对自己之前看见汽车就大惊小怪的心态深感汗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电视普及,电视剧风靡的时代。沪剧拍摄了《璇子》《昨夜情》《风雨同龄人》等沪剧电视剧。借助电视这一强势传媒的力量,沪剧演员和沪剧旋律开始被更多的人熟知。可以说,沪剧一直是随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而丰富着自身。在随时代发展获取创作源泉,并借电影电视传播自身的同时,沪剧也用一出出剧目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记录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

沪剧和上海一样,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兼容并蓄的能力。两百多年的历史没有带给沪剧什么传统的包袱,反而留下了创新的习俗。于是,沪剧古今中外都能演。新戏从不会因为创新而被戏迷指责。甚至沪剧的流派也没有严格的传承。老先生和戏迷都觉得像不像无所谓。当然,这种没有任何束缚的发展也未必就是好。沪剧没能像和她差不多年纪的京剧那样积累起厚重的艺术资本,甚至艺术影响力不如更年轻的越剧。她一直追逐着时代向前发展,却如同蜻蜓点水,掠过而未能扎根。

今天的沪剧和绝大多数剧种一样都面临着演员及创作队伍青黄不接、观众群体日益老化的尴尬局面。这样的现状,一方面是因为戏曲大环境整体的衰退,另一方面也有沪剧自身的问题。以前沪剧的创作能够紧跟时代是因为那时沪剧有深入生活、能够提炼生活的编创人员。剧情能打动观众是因为那时的人们心态还比较纯真。现在,领导喜欢的主旋律老百姓不见得买账,年轻一代更是叛逆不羁。即使是正常的对真善美的讴歌,也难免做的或让人觉得假大空。主创队伍的老龄化让他们很难想像年轻人想看的究竟是怎样的故事怎样的呈现。当人们为追赶时代而精疲力竭的时候,怀旧、复古、细嚼慢咽式的享受生活反而成为了时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传统的戏曲,开始喜欢戏曲中的传统戏。然而沪剧中像《雷雨》那样耐品的剧目还是太少,很难抓住这批观众的心。创新乏力,传统不厚让沪剧两头都不太讨好。其实沪剧不妨重点发展西装旗袍戏。这份优雅是其它剧种都无法比拟的。那个时代也是最适合编故事的。就创新而言可以向音乐剧的方向发展。我总觉得沪剧离音乐剧的距离比传统戏曲更近。

沪剧带给我最美好的感受是沪剧从业者们阳光乐观的心态。茅善玉说:“一个人成长过来,如果能获得成功,中间一定是甜酸苦辣都尝遍了。我永远都是向上的,永远都觉得是老天给了你很多恩赐。你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孩儿,能够今天被大家认可,有这个社会地位和价值,我觉得这是很荣幸的一件事,已经很开心了。所以我没觉得学戏有多苦多苦。”茅善玉的从艺之路看起来(具体不了解)满顺。21岁获“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儿,22岁获“梅花奖”。。。少小成名是时代赋予那一代戏曲演员的幸运。每个剧种每代演员都在说要培养青年,可能也确实为青年演员排过戏。但像沪剧老艺术家们那样主动让台青年演员、经常给青年当配角,署名时要求按戏份轻重排名不用考虑辈分名气的恐怕不多。上世纪九十年代,陈瑜在自己艺术最辉煌的时候被任命为青年团团长。她将别人赞助自己开演唱会的几十万投给了青年团的排戏。她说:“事业造就了我。现在事业的希望就是他们的。青年演员好了,我们事业才有希望。”拿遍戏剧界大奖的陈瑜对自己的艺术生涯很知足。知足和感恩是很多沪剧演员传递给我的感受。我跟上海沪剧院接触最多的是副院长邵智星。典型的上海男人,周到细致。并且在宣传策划方面很有想法。他提前几个月就跟你预定工作计划。给你张公交卡,过程随你安排。而你有任何工作上的需要他都能立刻帮你解决。自由宽松的工作状态是我最喜欢。后来我才知道那晚在剧场拉住我就《霓虹灯下的哨兵》侃侃而谈的是上海沪剧院的书记金雪苓。她戏瘾很大,剧院的演出她只要没事就坐在台下看。每一出戏她都如数家珍。我也是一个有激情的戏迷,所以特别能体会她的心态。凡是自己觉得好的戏就积极地向人推荐。从她的神情中你能感受到她内心洋溢的热情。我不知道我到了她的年纪是否还能这么纯真。

我对沪剧依然不甚了解。说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望沪剧迷们包涵并指正。两期介绍上海沪剧院的片子2月13日、14日17:48 CCTV-11《戏曲采风》栏目播出,17日、18日同一时间重播。片子以上海沪剧院60年院庆最后一场演出为线索,浅显地介绍了上海沪剧院60年的发展历程,展示沪剧人的精神风貌。希望有更多朋友和我一起入门沪剧。

1960年沪剧《雷雨》丁是娥饰蘩漪、解洪元饰周朴园、王盘声饰周萍、袁滨忠饰周冲

沪剧《明月照母心》

沪剧《明月照母心》

沪剧《雷雨》 茅善玉饰蘩漪 朱俭饰周萍 陈瑜饰鲁妈 王明达饰周仆园 曹其敬导演经几代沪剧人的积累打磨,经典中的经典。我所认为对《雷雨》诠释的最好的一个版本。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