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铁遇上沪剧——观上海沪剧院青年团地铁站公益演出随笔
作者:小戏迷
引言
我是个普通的戏曲观众,生长在上海,自然喜爱上海本土剧种——沪剧。听闻近期地铁站中有沪剧演出。到了预定的演出日期,便怀着对这新颖演出形式的期待欣然前往观看。
纪录
地点:地铁八号线人民广场站 时间:2015年3月22日14:00
“绣哉唸,第一绣末要绣仔个天浪弯弯星和月……”优扬活泼的唱腔,轻雅细腻的江南丝竹音乐,真挚灵动的表演,真切地展现在了地铁站中熙熙攘攘的行人面前,而行人们经过这个名为“地铁音乐角”的小舞台时,有的不解地说:“这是在唱歌剧吗?” 有的直接了当地说:“对这个消化不了,无法接受。” 有的感到好奇,驻足观看。更多的则是闻悉而来,早早到场的沪剧观众,其中有坐着的,也有全程站立着看完整场演出的,其中不乏包括我在内的青年观众。台上正在演出的是一出沪剧发源伊始已是观众们悉能通晓的传统剧目《绣荷包》,算来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
“台浪个小姑娘蛮活络个,眼睛会讲闲话个喏!”“伊是上海沪剧院青年团个演员,伊个戏我看过个,演得蛮好个。“《绣荷包》是唱功戏,打基础个,老难个,唱得弗错!”看着戏,耳边传来观众们交流的言语,我也被台上的表演深深打动。
本场演出中还特别设置了“学说上海话”的互动环节。
“老鼠用上海闲话哪能讲?”“老虫”。“龙”用上海闲话哪能讲?“龙”。台上台下有问必答,热烈地互动着,虽然只是些简单的生肖词汇,但依然传递出浓浓的乡音乡情。心中不由地感动,演员与观众这样热切的交流显得格外亲切与难得。上海话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特有的文化符号,更是沪剧赖以传承发展的根本,在上海话日渐衰微的今天,留住上海话显得相当的迫切和必要。但愿这不是奢望。
演出还在进行着,《庵堂相会》、《卖桃子》、《燕燕做媒》...... 一段段经典的唱腔在观众的耳边响起,有不少观众兴到浓处,还轻声地跟着台上的演员轻声哼唱着,热烈的现场气氛不禁让人想起了清代书籍中有关于花鼓戏(沪剧的草创期)演出情况的记载:“(花鼓戏)做一日看一日,做三日看三日,扶老携幼,顷家出动……以及当时流传的民间俗谚:“看小戏(指花鼓戏),不算戏,做戏做在稻田里,看戏脚踏烂泥地……”虽是两百年前的记载,但现在读来依然生动。而今天在地铁站中的如此热闹演出,不正是清代记载现代化的生动重现和延续吗?虽然演出的地点变了,环境变了,但观众对于沪剧的情意何尝改变?沪剧的根在上海,在上海的沪剧观众中,更在一代代传承有序投身其中的演员中。演员与观众皆是沪剧艺术忠实的守望者。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意犹未尽,演员们与观众相约再见,台上台下,依依惜别……
心语——由沪剧进地铁想到的
地铁、沪剧,前者是现代交通工具。后者是用文艺形式记录了上海这座城市历史变迁的传统戏曲艺术,看似毫无关联的二者,却在今年春二三月草青青之时,不期而遇。这是难得出现的巧合吗?其实,这是一定会到来的必然。传统艺术要传承有序,必须要融入当代生活,沪剧也不例外。地铁作为现代普遍的交通工具已普遍地融入到了上海这座城市,在地铁站宣传沪剧这项传统的戏曲艺术,显然是沪剧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最好方式。而其效果是明显的。在这次观看演出的观众中,有不少是从未接触沪剧的年轻人,或是来自外埠的新上海人,他们或为优美的音乐吸引,或为动听的唱腔驻足,或为与现代生活中不同的服饰而好奇。无论如何,他们都停下了匆匆的脚步,近距离的接触与领略上海本土的传统艺术,用点滴的时间,去走进上海这座城市的过去,而又身处当下,这种多位一体的时空交错感能使生活上海的人们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回忆在这座城市中生活的点滴。与此同时,也记住了产生于这座城市的戏曲剧种——沪剧。或许,将来沪剧的新观众就会在他们中间产生。这大概也是沪剧进地铁活动的根本目的之一吧。所以,当您看到地铁中有类似传统戏曲的演出时,请您不妨停下脚步,哪怕用一分钟时间,去抚摸一下传统戏曲艺术的轮廓,您一定会心有所感的。
而对于戏曲老观众来说,无论到哪里戏曲都是他们的至爱,沪剧进地铁类似的活动既满足了老观众近距离欣赏他们表演的愿望,又能更好的增进演员与观众间的交流,无疑是一举两得之举。
由上面这些感想生发出去,我十分自然地想上海各学校正在尝试推广上海话,要使“上海话进课堂”,其实,传承沪语的最佳方式应是“上海话进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地、自觉地使用本地的方言,那么方言的传承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杂乱地写了这么多,虽不成文,却也是我真心实意之语。不知诸君可赞同否?
2015年4月14日凌晨
于家中灯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