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人称“上海的声音”,向以贴近现实为特色。从《罗汉钱》到《星星之火》,从《挑山女人》到《邓世昌》,永远和时代齐步走。12月11日至13日,在国家公祭日首轮演出收官的新编沪剧《邓世昌》,以沪剧形式再现了这一改变中国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组图,叫好又叫座……

时代,鲜活生命的源泉

国家公祭日晚,《邓世昌》剧全体观众默哀

两夺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茅善玉指着大幅剧照:“你看,沪剧经典剧目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镜子。”

整整两甲子过去,发生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仍然牵引国人的无尽殇思。

茅善玉是上海沪剧院院长,也是沪剧《邓世昌》出品人、女主演。用她的话说,这出戏是“上海沪剧院集体完成的中国梦、爱国梦。”

120年前,农历八月十八,是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45岁生日。那一天,他在血肉横飞、几无胜算的大海战中壮烈牺牲,长眠于中国黄海幽深的海底。

120年后的今天,沪剧再现甲午海战。“就是要用艺术魅力,让观众反思这一历史事件,体会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阳刚之气,细腻刻画人物情感。”茅善玉说。

《邓世昌》主演、上海沪剧院青年演员朱俭感慨:“从艺22年,再加上戏校5年,从没像在这部戏中那样撕心裂肺地呐喊过,也从没体验过那种热血沸腾、山崩地裂般的壮烈。”

一位6岁的小观众揪心地问,“为什么不开炮?为什么会没炮弹了?”更多的观众,在致远舰即将撞沉的那一刻,紧攥拳头站起来,热泪盈眶。国家公祭日当晚,全体观众默哀,为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为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同胞……

沪剧佳作近年频出。反映安徽齐云山普通母亲故事的《挑山女人》,感动无数观众,荣获“五个一工程”优秀奖;《邓世昌》等新创剧目又紧紧跟上。在方言文化式微、戏曲举步维艰的当下,一个地方剧种,为何能做到紧扣时代脉搏,获得各方肯定?

现实,活化通灵的宝玉

每一个重要历史节点,总会发出独特声音

沪剧,发源于吴淞江和黄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从早期的花鼓戏、本滩、申曲,到当代沪剧,已有200多年发展史。

“一个剧种可以承载一座城市的历史,凝聚一个时代的风云。沪剧之于上海,就是如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说。

新中国成立前,沪剧以“西装旗袍戏”“才子佳人”闻名。新中国成立后,沪剧开始奠定自己的风格——走现实主义道路,在每一个重要历史节点,总会发出独特的声音:改革开放初期,很多纺织工人下岗,上海沪剧院马上排了下岗女工的戏;地铁通车的第一天,反映建造地铁的沪剧《今日梦圆》同时上演……

“沪剧很适合现代戏,曲调清新优美、江南丝竹韵浓,又没有传统表演程式束缚,在表现现实生活上特别自由。”毛时安感慨:“对沪剧来说,扔掉现实主义传统,就等于扔掉贾宝玉的通灵宝玉。”

著名表演艺术家丁是娥是上海沪剧院首任院长,担纲新创剧目《罗汉钱》主演,表现新婚姻法颁布的时代命题。一曲“燕燕做媒”使质朴清新的紫竹调风靡全国,成为一个大时代婚姻制度变迁的永恒记忆。她还先后主演现代戏《鸡毛飞上天》和《芦荡火种》。前者塑造了催人泪下的民办教师林佩芬,后者成为京剧《沙家浜》的创作模板。

“当时创作人员偶然看到一封信,说常熟曾有36个伤病员坚持抗战。大家到当地采风,就有了《芦荡火种》,改成18个伤病员加以艺术表现。”茅善玉介绍说。

丁是娥的阿庆嫂,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当年京剧《沙家浜》的主演们,还到这边交流演出心得。“京剧程式化的东西多,生活化的少。拿抹布、提铜壶这些‘接地气’的动作,就是参考沪剧表演的。”上海沪剧院党总支书记金雪苓说。

乡亲,哺育成长的娘家

下生活,成为沪剧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采访当天,茅善玉刚刚从地处上海郊区的金山中学演出现场赶回来。她说:“沪剧是上海的‘土特产’。我们经常亲近人民群众,那是真正的‘回娘家’。”
  “娘家”也给了沪剧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60余年来,上海沪剧院创作、移植、整理的剧目多达560多出,贡献了数以千百计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创排目光始终聚焦于当代生活,寻找观众最热切关注的题材,渐渐总结出现代戏创作规律。

下生活,成为沪剧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邓世昌》创排期正值盛夏。八一建军节过后第一个工作日,《邓世昌》剧组一行30余人,深入上海水警区四大队体验生活、接受训练。演员们和海军战士同吃同住,在专业教官指导下,接受严格的包括队列、打绳结、游泳、损管、旋转木马等科目训练。练到后面,是教官们主动劝阻,“别练了,再练下去就中暑倒下了。”

“沪剧回娘家”的传统,也一以贯之。

送戏下乡、进校园,推进沪剧传承,培育新的观众——上海沪剧院,一直是市属国有院团中每年超额完成下乡演出指标最多的院团。“沪剧回娘家”,是丁是娥倡导的活动,从1982年到1992年持续了10届,老中青著名演员一起参加演出,一个都不会少。

“上海的郊区,是沪剧的大后方、我们的娘家,当然要常回。”茅善玉回忆道:“清晨出发,深夜回来,一去就是一整天。白天分成几个小分队,到田头、工厂、学校、老人院、打谷场,站在群众中间唱,辅导当地业余沪剧团排练。晚上十里八村的乡亲都来了,我们就演大戏,幕布一拉,专拣老百姓们爱听的唱。”

每年春节前,沪剧更要“回娘家”。寒冬腊月,无论多大牌的演员,都是踩着鼓点、扔下拢在怀里的热水袋就上台。“有一次‘回娘家’,丁是娥老院长生了癌症,但自己以为是胆结石。她痛得讲不动话了,捂了两个热水袋,脸还是煞白煞白。”茅善玉记起,“当晚演出,怕自己来了不上台让观众失望,丁老师挣扎着上了,手一直搭在搭档手上,身体摇摇欲坠……”

回到上海,已是半夜。丁是娥被家人搀着,蹒跚回家。“那个背影,我至今记得。就是那天半夜,丁老师紧急入院抢救,再也没能从医院出来!”

2013年,上海沪剧院以60周年庆为契机,重新延续“沪剧回娘家”的文化品牌。沪剧的天地更加广阔。
  娃娃,成就明天的希望

开办沪语训练营,演员们教孩子学沪语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戏曲开始走下坡,沪剧也渐渐丧失观众土壤。

“大力推广普通话之后,很多上海孩子都不会讲上海话了,沪剧随之被边缘化。”茅善玉惋叹:“那段时间,想‘回娘家’都没机会,都在忙挣钱,谁来看戏啊……”

零零落落的观众,绝大多数都是中老年。沪剧人才也面临青黄不接。

“沪剧永远在创新,永远有新的人物、新的剧目。如果没有年轻演员带来新的演剧方式,就很难带动年轻的观众。有年轻的观众,才能有当代气息。”茅善玉当年,也曾将邓丽君等流行音乐的气声唱法带进沪剧,同样得到前辈认可。“当年前辈给我让台,我们今天也要努力给年轻演员搭台唱戏。戏是演给当代人看的,必须让当代人喜欢,艺术生命力才可持续。”

为此,上海沪剧院和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联手合作,招收了2006级沪剧表演班。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六次招生。老师们跑遍了金山、南汇、宝山、普陀、嘉定、松江等区,还远赴华东其他省市招生,花了两年,录取了近30名学生,从沪语表达教起,几经艰辛,为上海沪剧院培养出一批90后沪剧演员。

2011年,上海沪剧院推出由该届学生的毕业庆典系列演出,并正式成立上海沪剧院青年团。“不想让他们跑十年龙套,要让他们在舞台上磨砺,爱舞台,爱观众给的幸福感、成就感。”茅善玉说。这几年,青年团排演了《胡锦初借妻》《大雷雨》《陆雅臣卖娘子》《庵堂相会》《红灯记》《魂断蓝桥》等全本传统和新编大戏,部分演员还赴京参加经典剧目《雷雨》演出。1995年出生的洪豆豆,被人昵称为“小四凤”,并摘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新人配角奖。

鱼无水不生,没有方言基础,沪剧就会失去观众基础。6月,上海沪剧院开办沪语训练营,演员们教感兴趣的孩子学沪语,希望对沪语文化、沪剧的推广从娃娃抓起。

图①:沪剧院在2010年5月2日世博园“国际信息发展网馆”开馆日演出。
图②④:沪剧《邓世昌》剧照。
图③:上海沪剧院排练现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