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芦荡火种》创作于1959年,由上海人民沪剧团于1960 年1月首演于上海共舞台,1962年8月经修改后重新推出,广大观众和领导、专家好评如潮。1963年12月上海人民沪剧团应邀专程赴京演出《芦荡火种》。刘少奇、彭真、李先念、陈毅、薄一波和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出席观看,对这个戏作了很高的评价。
赴京汇报归来,人民沪剧团在上海美琪大戏院再次公演这个剧目,曾经创造过连演连满九个月、演出310场,观众超过51万人次的惊人记录。《解放日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等报为此先后发表长篇社论和大量报道。
与此同时,北京京剧团把这个反映抗战时期新四军和人民群众鱼水深情的沪剧现代戏搬上京剧舞台,扩大了这个戏的影响。当时毛泽东主席不仅亲临观看,充分肯定,还对戏的修改加工提出了具体意见。根据他的建议,京剧移植演出定名为《沙家浜》,戏中的主要人物也从阿庆嫂转换成郭建光。
近年来沪剧《芦荡火种》几度恢复上演,每一次都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尤其是新世纪初,在纪念建党80周年和建军75周年的活动中重新演出更为引人注目,人们再一次强烈感受到这个优秀戏曲现代戏的艺术魅力,据不完全统计,自诞生至今,已先后演出633场,观众人数超过80万。
沪剧《芦荡火种》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文艺舞台。这个戏中阿庆嫂、刁德一和胡传奎等主要人物已经成为全国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典型形象。它的巨大的人文价值和市场潜力正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深入开掘。当初新四军伤病员活动过的乡镇已根据戏中虚拟的地名"沙家浜"重新命名,还在当地较大规模地开发兴建了度假村和纪念馆,建造了阿庆嫂和郭建光的大型雕塑,接待着成千上万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地因戏出名,借助戏的影响,今日沙家浜成为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正在创造越来越高的经济效益。
沪剧《芦荡火种》诞生已经将近半个世纪。它的影响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消失,相反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经典剧 目,作为一种发人深省的文化现象,越来越深地刻印在广大群众的 心中。实践证明,优秀的戏曲现代戏同样能够拥有强大持久的生 命力,也可以成为代代相传的保留剧目回顾沪剧《芦荡火种》的创作历程,总结《芦荡火种》的创作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探索戏曲现 代戏创作的艺术规律,促进推动戏曲现代戏的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