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环保局官网日前公示了《粤剧艺术博物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告显示,粤剧艺术博物馆项目新增北岸地块及配套停车场用地,投资额增至4.34亿元。预计在明年8月完成总体工程建设,并交付使用。
和今年白玉兰配角奖得主资深沪剧演员王文不同,洪豆豆她完全是沪剧舞台上的一名新人。
白玉兰戏剧奖和只颁发给主演的梅花奖不一样,额外设置的配角表演奖中还专门列出一项新人。韩国影视业设定的新人标准是处女作,而白玉兰表演奖定义新人按年限规定是不超过25岁,上次小小王彬彬就因为超龄申报的是主角奖而不是新人主角奖。是次,洪豆豆还很可能是属于足够年轻就摘到白玉兰的一位青年演员。
也和王文不同的是——他的戏我只看过一次现场,其余的都来自视频;而洪豆豆她在标题中提到的三个脚色,我全部都曾亲临现场观看——不单单是欣赏视频。徐纫秋是《叛逆的女性》里的女一号,封建大家庭里一位年轻寡妇。刘若兰是《大雷雨》里的女一号,同样是受封建社会约束的年轻媳妇。两个脚色都是女主角,两台传统戏也全是石派创始人石筱英的代表作。到了这次获奖的经典名剧《雷雨》中洪豆豆出演四凤,才是一位配角。
众所周知,主角是红花配角是绿叶。一台好戏,无疑主角占领着舞台中心。配角就算不是打酱油似的“七客一过路”而是一片标准大绿叶,要能呈现出表演艺术相应突出的功底确实比主角红花更有难度。这也是每年奥斯卡评奖时的共识之一。现场和视频几番观看的结果是洪豆豆荣获白玉兰新人配角奖名至实归。
第一次看到洪豆豆是在兰心大戏院,那是戏校学生汇报演出。洪豆豆和金世杰联合演出《叛逆的女性》中“花园会”一折。把一个满腹哀怨束缚在封建牢笼里的年轻寡妇突遇小叔传递过来的爱情火花之反应逐步解除心结的分寸掌控得很是确切。当然,值得欣赏的还包括唱腔台风在内。作为戏校学生,演出这样一个人物内心世界甚为复杂的脚色,是有一定难度的。
虽然,这个戏码排在倒数第二,相比之与压台的觉新瑞珏洞房戏里的女一号来说,钱莹显得更像花旦,自然洪豆豆就更像青衣作派。当时,就有一种直觉,这个女学生会有大出息!毕竟,在戏曲史上,无论哪个剧种都是青衣压过花旦一头,尤其是大青衣被人津津乐道更为推崇。
果不其然,在后来现场观看的两台传统大戏《陆雅臣》和《大雷雨》里,洪豆豆都无一例外地担纲归属青衣行当的女主角。不幸而言中,按照戏路子的合适性,原来在戏校的班长钱莹则出演《大雷雨》中“小姐”身边的“丫鬟”。《陆雅臣》这部戏里还安排了三组女一号分场次演出不多做评议,《大雷雨》却是洪豆豆一人演到底。这就比起《叛逆的女性》仅仅出演“花园会”一折更有其繁重的戏份和情感纠结。很不错,几大段 石派名段演唱都或凄婉或动人,整体表演可圈可点的地方也有不少 。总之,青年演员独力担纲大戏第一号人物,这也是上海沪剧院青年团的成功范例之一。
接下来就是获奖作品《雷雨》了。洪豆豆的行当从青衣复归花旦出演四凤。可以说,初出茅庐不久的青年演员洪豆豆和王森加盟使得这台经典剧目生色不少。虽然不能和同样是梅花剧作的黄梅戏号称满台都是一级演员难以相提并论——毕竟资格还嫩——可是在如此之多的高手名家同台竞技的情况下不怯场并且使自己的演技有长足的进步,洪豆豆和王森青春气息扑面而来成为该剧目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由于四凤的戏份远远胜过二少爷周冲,洪豆豆申报白玉兰配角奖也是众望所归。特别是她在第四场(原先演出本的第三场)中对天罚咒和四凤独叹中的表演尤为出色,充分展示了她的天分和勤奋所致的艺术造诣。
作为本届最年轻的白玉兰表演奖获得者,这不过就是一个起点而已。今后的路更长更艰巨。本来,戏曲演员成才的道路布满荆棘和诱惑,何况这一次洪豆豆的起点明显抬高了门槛。记得青年团成立之后,某些沪剧戏迷观众颇有微词——因为不能再用戏校学生的标准来对待他们了,必须以专业演员的身份来加以考察。以此类推,可以预料到接下来的舞台实践,观众们自然可能对这一个“四凤”提出来更高的要求。
从纫秋若兰到四凤,洪豆豆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她演艺道路上数度春秋。在回顾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童阿香,本来也会十分出彩的脚色,却被淹没在其他众多脚色的满台光辉之中。另外,积极宣传即将迎来又一个新的人物玛拉五一闪亮登场。怎么把握洪豆豆第一个外国人脚色也不算是个小课题。不要说去和当年的玛拉相比,就是和文慧沪剧团上演同样题材的《今生今世》里年轻演员黄晓莉扮演的柳曼芳竞技,也绝对是一个莫大的挑战。作为沪剧演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演好一个脚色并不能单纯依靠舞蹈跳得出色来获得认可。
最后,旧话重提——不仅对洪豆豆也是对青年团其他年轻演员——上海沪剧院青年团成立三周年了,至今为止唯一在台上绽露的首演脚色是今年上海市属剧团几台小戏中和老将吕贤丽配戏的那个孝心人物。除此之外,包括洪豆豆在内都从未有过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个首创。焦裕禄说过——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什么时候能有像当年的上海沪剧院三团首演大戏中的绿岛“海狮”和“贾宝玉”呢?期待着!,接着的问题是,这个馆要怎么用,才能对得起纳税人的钱,才能有效展示粤剧艺术成就,并助粤剧艺术薪火相传一臂之力。
且行且远,处于“冷兵器”时代的博物馆已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它不再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一年甚至数年都不进一次博物馆的大有人在,许多博物馆因此门可罗雀。热热闹闹建设,冷冷清清运营,造成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许多博物馆遇冷,除了时代变迁,还与展示失于静态有关。观众踏进博物馆,无非就是看实物、图片、影像资料,很闷很无趣,一些拥有珍宝的博物馆还好(如故宫博物馆),要是展品“不值钱”又太专业,非专业观众根本没有兴趣看完。
倘若粤剧艺术博物馆也走老路,展示一下戏服、盔帽、头饰、刀枪、道具、海报、剧本、曲谱、乐器等实物,播放一点名伶演唱、演出片断,召开一些粤剧研究会等,还是有点闷,观众去一回恐怕就不会再回头。坐落在佛山市禅城区的粤剧博物馆就是一个例子,这个馆距离地铁口只有5分钟路程,交通不可谓不便;馆藏实物2万件,“家底”也不可谓不丰,然而知名度不高,人气不太旺。
粤剧艺术博物馆要有人气,先要自己“动”起来,多采取粤剧表演的形式动态展示。粤剧是一门传统的表演艺术,是活的,静态的展览则是死的。以死的形式表现活的艺术,难免“撞板”,去粤剧艺术博物馆参观,里边静悄悄像什么话。动态展示,既可以请一些专业团体、人士定期进行演出,以低于演出市场的票价适当收回一些成本,也可以由公共文化基金赞助进行公益性演出,向市民免费开放,还可以考虑招民间私伙局进场,吹拉弹唱,娱己娱人。
再就是互动,与社会互动,一起来唱粤剧。建馆目的何在,除了展示与缅怀——展示粤剧“威水史”,缅怀粤剧名伶,最紧要还是挽救与传承——莫让粤剧这门传承了千年的艺术奇葩融化在我们这一代掌心。传承,既在“保”更要“育”,培养梨园新人,再续南国红豆。可喜的是,广州新生代对粤剧等传统艺术仍存好奇心,每年一次由市少年宫搞的传统艺术培训班都供不应求。只要文化部门和粤剧艺术工作者愿意“煽风点火”,粤剧艺术这把火还有可能烧旺,粤剧艺术博物馆不妨“火上浇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