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褚伯承/文
奉贤山歌调:沪剧最初发祥源头之一
沪剧发源于上海市郊黄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乡间俚曲,距今约有200多年历史。早期被称为花鼓戏,又名东乡调。地处东海之滨的奉贤曾经是早期沪剧最流行的地区。早期沪剧分两大流派,东乡调主要流行区域为浦东、川沙、南汇和奉贤都处在黄浦江的东岸。而流行于松江、青浦、宝山和金山一带的早期沪剧,则被称为西乡调,两者的表演风格和唱腔音乐都有所区别。当然总体上看,又相当接近,都属于早期沪剧的一部分。
当年奉贤盛行的丰富多彩的山歌调,曾经是沪剧最初发祥的音乐源头之一。在很多沪剧早期产生的对子戏、同场戏剧目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奉贤山歌调优美动人的旋律。沪剧《庵堂相会》有一场戏,阿大阿二等乡亲乡民用唱山歌的方式讥讽嘲笑欺贫爱富、蛮横赖婚的金老相公,这里就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奉贤山歌调。同样在《陆雅臣》《借妻堂断》和《卖红菱》等沪剧优秀传统剧目的演出中,也不难发现奉贤山歌调音乐元素的踪影。2015年首届上海(奉贤)沪剧艺术节闭幕式,特地把奉贤山歌调演唱安排在整台演出的开头,可见对它作为沪剧历史发展的早期音乐源头的重视和推崇。这就是我要说的奉贤和沪剧的第一个不解之缘。
沪剧名家与奉贤的难舍情缘
不仅沪剧剧种的起源和发展与奉贤密切有关,同时沪剧舞台上的很多著名表演艺术家与奉贤也结下了难舍难解的历史情缘。我这里讲大家十分熟悉的两位名家。一个是赵春芳老师。他于1915年出生于奉贤钱桥。我曾多次采访这位德高望重、演艺精湛的老先生,他那时年逾古稀,但仍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他告诉我,他原名萧庆祥,少年时代一直生活在钱桥,14岁离开奉贤,到在闵行开水果铺的兄长那里学生意。16岁拜师本滩艺人赵三宝,才改名赵春芳。日后一举成名,上世纪40年代与解洪元、邵滨孙和卫鸣歧齐名,被称为申曲四大小生。他与杨飞飞老师合作,成为沪剧舞台的最佳黄金拍档,共同主演了《卖红菱》《妓女泪》和《为奴隶的母亲》等优秀剧目,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他创立了风格独特、影响深远的沪剧春派艺术。这次沪剧节的闭幕式上演出了他表现民族英雄浩然正气的代表作《陈化成》片段。
赵春芳老师曾多次回乡探亲,辅导过当地业余沪剧演员。老先生对家乡怀有很深的感情,讲话乡音很重,一生都以自己是奉贤人自居自豪。我采访时,赵老师的老伴杨飞飞陪在一旁,她是宁波人,但经常对我说,自己是奉贤的媳妇。
另一位与奉贤有不解之缘的沪剧名家是解放后成为沪剧艺术领军人物的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老师。她塑造的《罗汉钱》中的小飞娥、《鸡毛飞上天》中的林佩芬、《雷雨》中的繁漪和《芦荡火种》中的阿庆嫂成为沪剧舞台上永远的经典。丁老师出生在湖州,不是奉贤人,但她却始终把奉贤看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在她历尽磨难的“文化大革命”阶段,有很长时间在奉贤度过。那时她刚从牛棚里走出来,还没有完全恢复名誉,被下放到奉贤农村劳动,仍然是一个半靠边的控制对象。奉贤的当地干部和群众没有理会“四人帮”的那套做法,不仅没有半点歧视,而且以宽阔的胸襟和满腔热情,接纳了身体和心灵都遭受严重创伤的丁老师。他们请丁老师辅导奉贤的文艺演出和创作活动,丁老师全身心投入,在奉贤帮助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业余文艺骨干和沪剧创作人才。后来她担任了沪剧院院长,还多次到奉贤深入生活,组织创作。
丁是娥老师在奉贤度过了她一生难忘的岁月。这里曾经流传过丁老师在奉贤时半夜鸡叫的生动故事。那时正值深秋季节,丁老师在奉贤农村的住地附近,有一个养鸡场。她按平时的习惯,晚上到外面空地练唱。谁知声音传到养鸡场,把熟睡的公鸡惊醒了。看到丁老师房间里亮着的灯,公鸡大概以为太阳升起来了,便喔喔喔地叫起来,接着整个养鸡场的公鸡都伸长脖子提前啼叫。村里人感到奇怪,不明白怎么回事。第二天才得知真相,大家非常钦佩丁老师的勤奋精神。
沪剧回娘家活动是丁老师为了加强沪剧与市郊乡亲的密切联系而倡导的。当时影响很大,新闻媒体都作了较大篇幅报道,丁老师身体力行,每一次都带头参加。1988年1月25日参加的最后一次回娘家活动就是在奉贤,当时她身体已很不好了,带了个热水袋时时捂在胸口。但仍坚持着,与王盘声老师在南桥的剧场演了两场《看照片》。演第二场时已站不动了,抓住王老师的手借借力。王老师意识到丁老师情况不好,一直用手托住,才使她没有倒下来,支撑着演完了戏。这是丁老师一生的最后一次演出,她病倒在沪剧回娘家的活动中。从此再也没有能回到她心爱的沪剧舞台。
现在的茅善玉院长当时还是一个26岁的青年演员,随剧院的车送丁老师回家,车开到家门口,丁老师不肯麻烦大家,摇着手不让再送。解洪元老师扶着她,一步一步地上楼梯。看着两位老人颤颤巍巍的背影,茅善玉心里顿时觉得十分伤心,这一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永难忘记。
奉贤对新时期沪剧发展的重要贡献
沪剧人对奉贤怀有真挚的感情,奉贤对沪剧艺术的发源发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刚才讲了奉贤山歌调成为早期沪剧发祥的音乐源头之一。这里再讲一讲奉贤对新时期沪剧发展的重要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国家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农村实现联产承包,广大农民很快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上了富裕的小康道路。沪剧善于反映时代脉搏,1981年11月上海沪剧院创作演出了表现当时上海市郊农村面貌巨大变化的现代戏《三接新娘》,这个由沪剧著名演员徐伯涛、沈仁伟、陈瑜和王珊妹主演的新剧目充满喜剧色彩,参加当年举行的首届上海戏剧节引起强烈反响,不仅获了奖,而且戏里的徐伯涛演唱的一个唱段“党的政策是我们农民的心头肉”深受观众喜爱,至今在沪剧爱好者中传唱不绝。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个戏的作者之一就是奉贤的优秀沪剧剧作家钱光辉。他和丁是娥老师曾是感情深厚的忘年交。与沪剧院编剧郑道溥经常合作写戏。他参加创作的《石头赔情》、《说话算数》、《换花记》等沪剧作品多次在全市文艺汇演中获奖,后来又担任过奉贤文化局局长。我和他也曾是好朋友,他的真诚、质朴和勤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奉贤,像钱光辉那样孜孜不倦从事沪剧创作、作出了成绩的沪剧作者还有好几个。目前奉贤虽然没有专业沪剧团,但沪剧演出活动一直红红火火,涌现了不少艺术人才和好演员。
这是我要说的奉贤和沪剧的又一个不解之缘。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奉贤都为沪剧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次又积极支持创办首届沪剧艺术节。作为一个已退休的沪剧工作者,我一直对奉贤怀有深深敬意。最后,我要再一次对奉贤说一声:谢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