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申城美”长宁原创沪剧《小巷总理》第二轮巡演,6月29日至7月3日将在上戏剧院先演五场下午场。剧中主角居委主任潘亚萍扮演者、长宁沪剧团团长陈甦萍透露,新一轮巡演,剧组对原有剧本进行大刀阔斧修改,《小巷总理》将以崭新形象示人。
《小巷总理》自去年12月首演至今,已演出50多场,观众超5万人次。不少党员干部观看后,称赞这出戏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第一轮巡演获得成功的原创沪剧,长宁沪剧团为何要作大幅改动?除了艺术上精益求精,还有其他原因吗?
问:这次大幅改动,许多地方不是艺术层面的,为何要自寻麻烦?
答:第一轮巡演,我们利用演出间隙举办了多个座谈会,大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特别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党员干部,他们对工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有切身感受,看戏时又认真专注,提的建议相当有道理,不对原来的剧本进行改动,就觉得还差口气。我相信经过这次大幅改动,剧情更加符合居委干部的工作生活实际,更加符合干群关系的实际,也使得他们的舞台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可信,教育意义也会相应提高。
问:是否可以举出几个具体的例子?
答:剧中居委主任潘亚萍身处困境时,原来有一大群居民主动上门看望的情节,长宁区区委书记卞百平看后对我说,这不符合实际情况,当最基层的居委主任有困难时,街道主任一定清楚掌握,会第一时间以各种方式予以关心和支持,否则党的组织优势就无从体现了。这里我们作了改动。《小巷总理》这出戏以小区水管问题这一线索展开,有句台词说老式水管水质“臭烘烘、混滔滔”,长宁区政协主席陈建兴认为“夸大其词”,不符合生活实际,真要到了“臭烘烘”程度,那还了得!因此,这次我们删去了“臭烘烘”三个字。一些居委干部提出的建议也很有见地,比如说戏中有个情节,居委干部在防汛夜向街道主任提出,改造小区水管存在资金缺口,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大家觉得基层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不可能一提出来,都能马上解决,要不居委干部太轻松了。这个当然也作了改动,既贴近工作实际,也增加戏剧冲突。
问:这样说起来,《小巷总理》的编剧名单上应该加上“党员干部”。
答:这次剧本改动,党员干部确实功不可没。这在我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从没遇到过。这说明沪剧《小巷总理》赢得普通群众的喜爱,也赢得了党员干部的欢迎,说明党员干部在观看中受到了触动和教育。将这出戏列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观看剧目用意也实现了。这是我们文艺工作者感到高兴和光荣的事情。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