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化质感而执着追求的沪剧“当家人”
——记茅善玉的《沪剧与上海文化》
她,出身于沪剧世家,但踏入沪剧艺术大门前,对于沪剧的理解是懵懂的;她,有着亦歌亦戏的甜糯嗓音,“小周璇”的美名曾享誉大江南北,“金丝鸟”更飞入千家万户,传唱三十余载;她,富有灵气、清纯明净的气质,似盛开的白玉兰,给沪剧舞台吹来了阵阵幽香;她,自信执着,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沪剧发展近200年的历史中,亲历了其中最辉煌的四分之一时期,也把自己的青春梦想融入了沪剧艺术,无愧于当代沪剧的领军人物——她,就是沪剧表演艺术家、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
2016年6月14日,在第二届上海沪剧艺术节上,茅善玉假座浦东新区行政中心,为广大沪剧观众作《沪剧与上海文化》的主题讲座。茅院长热情坦率,真切自然,温婉中透出火一般的事业追求,深深打动了每一个听众。为了进一步弘扬沪语文化,茅院长用“上海闲话”讲座,就像邻家女孩在聊家常,听来尤其亲切,“嗲得不得了”!
讲座从文化的理解而切入。作为从艺四十余年的成熟艺术家,茅院长对于文化的理解十分贴切,那就是“文化是朴素的,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也是要尊崇的,因为它是民族精神的命脉。”而一位台湾人所言“一个人三天不进剧场去观赏戏剧,我就会变野兽!”,则让茅院长思考了许久,更感到自身传播文化的责任担当。
茅院长认为,沪剧的根是上海文化,而上海文化即海派文化的特点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它在沪剧艺术的发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戏曲大国,中国曾经拥有剧种达360种,而经过岁月的沉淀,最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下来的仅有100多种,沪剧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几代沪剧人传承的努力结果,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荣耀。
上海开埠后,都市化发展速度十分迅猛,每天的新闻不断,也客观造就了沪剧最初的演剧形式为“说新闻,唱新闻”,这一形式得到了观众们的高度认同,如:《黄慧如与陆根荣》即根据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新闻报道而编演的,一经上演即引起轰动。
作为上海本土文化中孕育出的剧种,沪剧反映的题材往往与上海市民的生活习性息息相关,是“上海生活的‘活字典’”。如:《阿必大》中的台词、故事情节等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上海郊县的生活状态,而扮演“雌老虎”的石筱英老师被人民艺术家赵丹誉为“中国戏曲的斯坦尼”,充分体现了沪剧在“学习、观察、倾听、热爱生活”方面独到的精进之处。
与其它戏曲不同,沪剧的“奶娘”都是外来文化,即:话剧、电影和歌剧,这是与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成为文化金融中心的时代背景密切关联的。其创作崇尚“拿来主义”,而反映的题材内容则生活质感十分浓烈。它可以将曹禺名作《日出》的故事背景从天津移至上海,也可将《罗汉钱》的故事背景从山西农村挪至江南农村,使之更接地气。它也可以洋为中用,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如:上世纪四十年代编演的《风流女窃》、《魂断蓝桥》、《铁汉娇娃》、《石榴裙下》、《大雷雨》等,均源自于外国名著、话剧或电影等,不少成为经典剧目,至今常演不衰。有不少行外人不屑于沪剧艺术,认为其“没有规矩”,殊不知,因为没有规矩,而使其创作更为活跃,成为不断创新的原动力;因为没有规矩,则要求更真实反映现实生活而高于生活——此乃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茅院长认为,任何艺术的特点都离不开其起源的地域文化。如果将南北戏曲进行比较的话,黄河流域文化(如:梆子戏、秦腔),那就是“吼”,体现的是黄河奔腾的气势;而沪剧只能“哼”,体现的是精致——概括得非常到位!
在农耕社会时代,戏曲就是当时的流行乐,所以,戏曲一般通过语言和音乐为载体而呈现。上海方言是支撑沪剧艺术最重要的元素,反映的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其承载着保护和传播沪语的历史责任。沪剧的音乐有别于昆曲等古老剧种,节奏明快,体现了现代性;其伴奏的器乐也从原先的“四大件”(二胡、鼓板、扬琴、琵琶)发展到现今交响乐的融入,体现了包容性;其演唱形式从对子戏发展至三重唱、五重唱等,一切从剧情出发,一切为人物角色服务,体现了创新性。
而沪剧最引以为豪的是能代表上海本土文化走出国门。一曲“紫竹调”曾作为招待美国总统里根的文化大餐,也曾引领戏曲风骚而率先进入维也纳金色大厅,更两次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紫竹调”成为上海城市的标志曲,沪剧也成为最正宗、最地道的“上海声音”。
戏曲音乐十分强化流派的传承。作为一名在沪剧园地耕耘了四十多年的艺术家,茅院长对此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她感恩社会和师长们对于自己长期的呵护,在“丰收”的季节里,她更想回报社会,更想为沪剧事业添砖加瓦,为后人留下更多的“茅氏记忆”。于是,近十多年来,每每创排新戏,她总是沉醉于自我设计唱腔的天地里,颇有收获,留下不少“茅腔茅韵”。如:在设计《石榴裙下》“圆我少时梦一场”的唱腔时,茅院长大胆地吸收了电视剧《桔子红了》片尾曲“春去春又回”周迅演唱的特色,似念似唱,细腻传神地表达出女主人公卢雯慧忐忑、紧张、兴奋的情绪。又如:在创排《露香女》时,为了丰富剧目的主题音乐,使其更能体现大气磅礴的世博特点,茅院长巧妙地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电影《渔家女》主题歌《渔光曲》的音乐元素融入其中,生动地描绘出江南绣娘心静如水、献身文化的美丽画卷。
在与众多名家的合作中,茅院长十分感谢陈薪伊导演的“点化”,在2013年排演《敦煌女儿》时,陈导曾就茅院长的唱腔发出“你的唱腔很有文化感!”。这句话,点出了茅院长四十多年来勇于否定自我、不断探索新腔的艺术追求,也点出了“茅派”既韵味醇厚,又旋律多变,充分体现当代上海城市发展节奏的人文特色;这句话,更坚定了茅院长献身沪剧事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使命。
最后,应听众们要求,茅院长为大家演唱了《敦煌女儿•守望理想》,在 “不离不弃永相依”的心灵震撼中,展现了当代沪剧人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作者;阿仪叔叔 浦新微闻 摄影:祖忠人
<embed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ign="9" src="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c0306xy1sda&auto=0"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quality="high" allowfullscreen="true"></embed>
茅善玉沪剧节主题讲座演唱;沪剧《敦煌女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