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太仓大剧院“文化惠民”系列演出中,沪剧《庵堂相会》中活泼可爱的金秀英、《胡锦初借妻》中美丽善良的金秀姑、《大雷雨》中聪慧机智的丫环云香,一定给太仓的众多戏迷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而这位年方20岁却已在传统戏曲舞台上崭露头角、初放光彩的沪剧新蕾,正是老家太仓的上海沪剧院青年团演员钱莹。

喜爱文艺 偶然结缘沪剧

戏曲院团的演员,一般以10年一茬的节奏培养。但低谷时期,沪剧院就连招生也很困难。2006年,茅善玉院长大胆改革招生政策,将选苗的目光扩展到了江浙一带甚至安徽、山东……这年3月,正在南通市里上舞蹈兴趣班的钱莹被一眼看中,有幸成为了这一届沪剧班26名90后学员之一,并且还担任了班长之职。但彼时,年仅13岁的钱莹甚至还未曾听过沪剧,更不知沪剧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传统戏曲样式。

整整五个寒暑的戏校学习,让小小年纪的钱莹既感辛苦又觉开心。辛苦的是,自幼在南通成长的她先得过能听会说的语言关,然后还有严格的身训课、专业的表演课和至关重要的唱腔学习;开心的是,从小酷爱文艺的她毕竟走上了一条真正从艺的道路,韩玉敏、吴素秋、王姗妹等等……众多的艺术前辈纷纷为之悉心授课传艺、言传身教,为最新一批的沪剧春苗,打开并引向了茁壮成长的魅力之旅。

拜师名家 愿做一生追求

艺术表演,天赋固然重要,但最关键者,仍是勤学多思。钱莹作为班长,对刻苦学习的要求自是不甘人后,而伴随着学艺的循序渐进,她的感悟也随之日深,“一板一眼效仿老师是基础、是‘入’,细心琢磨角色、融入个人理解,才能慢慢化为自己的特点,才能最终又‘出’得来。”天道酬勤,好学不倦的钱莹几乎每个学期都能拿到奖学金,而老师们对她的评价也是“开窍很快、表演灵动”。这不,只要钱莹往舞台上一站,举手投足之间,就会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别样的灵气。对此,钱莹也特别感恩从幼儿园开始就教她学习民族舞蹈、并使其通过了业余十级考试的沈雯老师。因为艺术触类旁通,昔年学舞之长,无疑助力了她今日表演上的快速进步。

“春风夏雨润新苗”。2009年,钱莹与同学们首次献演了几个传统的折子戏——《庵堂相会·搀桥》、《红灯记·刑场》等,多个鲜活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为她赢得了老师与专家们的第一声喝彩。之后,《大雷雨》、《金绣娘》等4部大戏连轴上演,既加快了90后钱莹们的成长,也让沪剧这一上海本土剧种,迎来了又一个生机勃发的春天。

今年7月11日,钱莹和同学洪豆豆,一起成为了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老师的弟子。激动之余,她更有沉思,“有了名师,更希望自己今后在唱腔等各个方面都能有所突破;但艺海无涯,唯有不停划桨,才会让艺术之舟进入未来的自由王国。”要强的钱莹也因此语音铿锵:“我一定会把沪剧,作为自己一生的艺术追求!”

故乡情深 太仓永远是根

每次来太仓演出,钱莹总会特别激动与兴奋,同时内心也觉得最踏实。为什么?“因为太仓是我的老家我的故乡,是我永远的根……”

钱莹的父亲钱德峰,便是我们太仓浏家港人,当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南通并在那里安家立业。因为爷爷奶奶、姑妈姑父等众多至亲都在太仓,童年时代的钱莹会“常回家看看”,至今,也依然要在每个春节回故乡太仓与亲人团聚欢庆。钱莹告诉我,当年为了要不要进沪剧班,父母曾一度矛盾纠结;幸有非常喜爱沪剧的爷爷奶奶大力支持和鼓动,才使她终于结缘沪剧艺术并愿意从此与之相伴永远。也是因为这份缘,如今回乡的机会虽已屈指可数,但每次踏上故土,这朵今日青春靓丽的沪剧新蕾,依旧会油然而生一份聊解乡思的甜蜜——回家了,回家啦!

是的,9月13日,钱莹又要回家啦!在太仓大剧院此次的沪剧折子戏专场演出中,她将为故乡的戏迷们献上表演唱《绣荷包》和《金绣娘》中的精彩唱段“饮水思源不忘本”。

那么,明天下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灵秀可爱的太仓女儿,一起去听听那些美妙深情的“上海声音”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