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邵滨孙,沪剧观众亲切地称他“邵老牌”。2007年8月他因病去世,数以千计的普通市民冒着酷暑自发地赶来与这位前辈沪剧表演艺术家告别,很多人潸然泪下,场面极为感人。
邵滨孙生于1919年,幼年不幸丧母,随父亲来到上海,父亲是识字不多的裁缝,平时节衣缩食供他上学,并给他取名邵念慈,以纪念他亡故的母亲。由于母亲去世早,他从小比较懂事,读书也很用功。平时在读书之余,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京戏和文明戏。小学毕业后,迫于生计,只身来到打浦桥附近的一家小裁缝铺学艺,当起了小裁缝。这个小裁缝并不甘于整天量体裁衣的刻板生活,每月仅有的月规钱都花在看戏上。无论脚踏缝纫机,还是手拿小熨斗,他都会哼起西皮流水来,老板和顾客都叫他“小戏迷”。
这个小裁缝白天干活,晚上做着当演员的梦。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文月社筱文滨和筱月珍的申曲《陆雅臣卖娘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决心投身于申曲班社,实现登台表演的愿望。1935年16岁的邵滨孙正式拜筱文滨为师,开始了他六十余年的舞台生涯。
当时文月社在申曲界是很受观众欢迎的表演团体,不仅跑场子,还经常唱堂会。忙的时候,要从下午唱到第二天早晨。频繁的演出,为青少年时代的邵滨孙提供了很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他只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就走会了敲板、跑龙套、起角色、演配角的路程,开始成为文滨剧团的主要演员,逐渐挑起了舞台演出的大梁。邵滨孙的名字,是他在初露头角时起的艺名。因为他的老师筱文滨出自本滩著名艺人邵文滨门下,算起来他是邵文滨的徒孙辈,所以取名邵滨孙。
使他一举成名的是时装剧《贤惠媳妇》。邵滨孙第一次在台上挑大梁,演主角小儿子。他演来松弛自然,非常成功。再加上有筱文滨、筱月珍、杨月英和凌爱珍同台演出,阵容坚强,卖座极好,久演不衰。电影公司决定把这个戏搬上银幕。导演非常欣赏邵滨孙的表演,仍邀他演男主角。这是有史以来申曲第一次拍电影。当时在南京路做了巨幅广告,身穿西装的邵滨孙全身照十分引人注目。影片放映时电影院车马为之堵塞。邵滨孙的名字从此在观众中传开了。
这以后邵滨孙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四十年代他主演的沪剧《恨海难填》拍成同名电影放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解放后沪剧《罗汉钱》《星星之火》拍摄成电影,人们又从银幕上看到了他扮演的老封建村长和工运领袖。电影不仅使邵滨孙声名鹊起,也使他在演剧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努力从话剧和电影中寻找新的题材,先后演出了《大雷雨》《大地回春》和《灯红酒绿夜归人》等根据话剧电影改编的时装新剧目。
他还把目光投向京剧,觉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京剧也可为沪剧提供丰富的艺术养料。1943年24岁的邵滨孙经著名京剧演员高百岁的引荐,正式投贴拜周信芳为师,成为周信芳唯一的沪剧弟子。他亲聆老师的教诲,在学习麒派艺术的过程中,邵滨孙由开始单纯摹仿,到之后的逐渐领悟,把麒派艺术潜移默化地融入自己的沪剧表演。
他的唱腔也由原来温文儒雅、富有书卷气的文派,逐渐向刚柔相济、苍劲激越、板式清晰、节奏感强的风格演变。在《杨乃武与小白菜》中,他借用麒派发声,创新设计了“四四调”。在《星星之火》“启发杨桂英”里,他揉合麒派特点,使唱腔显得感情激荡,铿锵有力,突出了工人领袖刘英的感人形象。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邵滨孙创造的以高昂苍劲唱腔和浑厚豪放表演为特色的沪剧邵派艺术,流传至今,影响甚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