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的声音”——第二届上海沪剧艺术节将在浦东新区隆重举行,届时,沪剧艺术节开幕首秀将在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惠南分中心(靖海路509号)举行。在艺术节期间,汇聚了全市13家沪剧专业、民营院团的强大演出阵容,将走进基层服务百姓,为上海观众奉上丰盛的本土文化大餐。
图为艺术节组委会副主任,浦东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广局局长夏煜静致开幕词
艺术节组委会顾问,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张鸣讲话
图为艺术节组委会顾问,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尤存讲话,他表示第二届沪剧节回到浦东,能使大家回一趟故乡,听一次乡音,温一次乡愁,让我们转过身去,看看走过来的路,这是我们浦东人的魂、我们的根 、我们的乡音,我们的乡愁。
沪剧,让沪语继续“发声”
发源于吴淞江、黄浦江两岸田头山歌的沪剧,是上海人引以为傲的独特地方戏曲,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伴随着海派文化的形成,见证着浦江两岸的日新月异,也承载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根脉和风土人情。一直以来,沪剧深受上海市民的喜爱,被亲切地誉为“上海的声音”,对于一个上海人来说,用自己熟悉的方言学唱一段戏曲并不是一件难事。从小浸润在戏曲里的中老年人士,更是把沪剧当作“流行乐”来哼唱,从祖祖辈辈那里口耳相传了这一特有的地方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上海人”融入这座海纳百川的大都市,世界各国、各地的文化正在悄然“入侵”,地方文化却在被消解和流失。上海将近140个剧场里,每晚轮番上演的剧目,具备本土特色的沪语节目不多。年轻一代中,流利说出一口标准沪语者越来越少。本土文化的缺失广受关注,如何加强对沪剧和沪语的传承与保护,成为上海本土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沪剧艺术节由此应运而生。
传承,“回娘家”升级“艺术节”
本土剧种、方言演绎,让沪剧在申城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6500平方公里的上海市郊更是沪剧的根基。由老一辈艺术家丁是娥倡导,石筱英、邵滨孙、王雅琴、杨飞飞、王盘声、汪秀英等艺术家纷纷响应的“沪剧回娘家”活动,自上世纪80年代起持续举办了10年,每逢新年,老中青三代沪剧名家深入市郊为城乡百姓表演,赢得了乡亲们的热情欢迎和喜爱。
2013年,上海沪剧院恢复沪剧“回娘家”活动,又让市郊观众新年在家门口看到喜爱的沪剧,过了一把“社戏”瘾。其它沪剧院团也经常深入基层,下农村、进企业,送到普通百姓家门口。去年,上海沪剧院、宝山沪剧团、长宁沪剧团三大国有院团和勤苑沪剧团、勤怡沪剧团、文慧沪剧团、彩芳沪剧团等民营团体共襄盛事,将深受观众欢迎的“沪剧回娘家”活动“升级”为“上海沪剧艺术节”。七家院团、八下基层,九台大戏、历时十天,为观众演出了13场大戏,并同期举办三场沪剧名家文化讲座和一次沪剧主题百姓论坛,各类活动近30项,30000多人次的基层民众或观看或参与本次活动。精彩演出剧目、强大演出阵容和10元一张的公益票价,以及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好戏好演员的便利,受到了基层百姓的热烈欢迎,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等中央和上海媒体,对活动进行了热情、详尽的大篇幅报道。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黄坤明同志在《扎根基层 服务百姓 上海举办首届沪剧艺术节》的专报上批示:可播新闻、刊消息予以推介。对上海沪剧艺术节坚持“扎根基层 服务百姓”给予充分肯定。
传播,沪剧节相约“美丽浦东”
即将举行的第二届上海沪剧艺术节,将永久落户浦东新区。浦东新区是上海最大的行政区,也是金融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和自贸试验区的重要承载区。在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既保存着上海本土文明的根脉,又是中国现代城市文明的象征,浓缩着上海在现当代城市发展的足迹,见证并参与着上海的城市转型发展。今天的浦东,充满生机活力,广纳天下贤才,文化形态多元,其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胸怀和胆魄,已被全世界所瞩目。
浦东是沪剧的主要发源地,沪剧早期的“东乡调”便产生于浦东田间地头。对沪剧而言,浦东兼具了乡土与国际、传统与现代的多重意味。沪剧在浦东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不但有川沙沪剧团、彩芳沪剧团、宣韵沪剧团等民营表演团体,还有近百支沪剧群众社团在常年举办各类戏剧沙龙、团队展演活动。上海(浦东)沪剧艺术节的举办,既是为广大基层民众提供享受、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也是保护传承戏剧类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同时更是为了向生活和工作在浦东新区的广大都市白领传播、推广沪语文化,繁荣本土文化。
此次活动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市文广局、上海市文联、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为指导单位,浦东新区宣传部(文广局)、市剧协、市群艺馆、上海沪剧院共同主办,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人民政府、川沙镇人民政府、祝桥镇人民政府、张江镇人民政府、周浦镇人民政府、新场镇人民政府、宣桥镇人民政府、惠南镇人民政府和浦东新区南码头街道办事处、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浦东新区文化馆、浦东新区上上文化服务中心、浦东文化传媒公司联合承办,上海沪剧院、宝山沪剧团、长宁沪剧团和勤苑沪剧团、勤怡沪剧团、文慧沪剧团、彩芳沪剧团、艺华沪剧团、紫华沪剧团、新东苑沪剧团、海梅艺术团、宣韵沪剧团、川沙沪剧团等13家国有、民营沪剧表演团体参加演出。
深扎,走基层内容丰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2014年11月19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在全国文艺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在深入人民生活中提升思想和艺术境界,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一年多来,上海沪剧界积极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广大演职人员在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实践中焕发出热情,得到了教育,更加深了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理解,培养了对生活、对人民群众越来越深厚的感情,最真切地体会到艺术之花只有植根于人民的沃土,才能枝繁叶茂,争奇斗艳。
本届艺术节汇聚了全市13家沪剧院团,活动内容包括演出、论坛、讲座、展览和下基层慰问等各类文艺活动三十多场。其中的12场主体演出,将在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惠南分中心剧场和东方艺术中心上演由沪剧界五世同堂的明星版《芦荡火种》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色的丰碑”主题演唱会,以及深入基层乡镇演出的上海沪剧院《芦荡火种》、宝山沪剧团《乡魂》、长宁沪剧团《深秋的泪痕》、勤苑沪剧团《亲人》、文慧沪剧团《白衣柔情》、勤怡沪剧团《家园春天》、新东苑沪剧团《梦中家园》、海梅艺术团《情与法》等大戏;12场慰问演出,沪剧小分队将深入到大团、川沙、南码头、花木、曹路、金海、宣桥、周浦等基层社区、乡镇的养老院、村民活动室、文化中心等,为群众演出精彩折子戏;此外,本届艺术节还将在祝桥文化中心广场和金海文化广场举行两场场面向百姓的广场露天演出,在张江文化中心和浦东行政中心举行“沪剧与城市文化”专题讲座,在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惠南分中心举办“风中的紫竹调——沪剧主题展览”和“世界非遗日”主题群文演出,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在艺术节期间举办“与城市同行、与时代同步——沪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文化论坛,研讨剧种传承、发展思路,推动普及传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