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东,沪剧迷们不能错过一个好地方,那里陈列着沪剧道具、服装和承载着沪剧发展历史的各种节目单、剧照、舞美设计图等,开放的百姓舞台上活跃着沪剧爱好者,吸引了远近的戏迷前来听戏。9月10日,沪剧之乡陈列馆在浦东川沙文化馆免费对外正式开放,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又多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休闲去处。

川沙文化馆馆长闵久福介绍,沪剧是上海的地方剧种,清朝乾嘉年间发轫于浦东乡间,称东乡调。东乡调从发声方法和发音部位上,可以清晰区别出浦东当地方言与浦西城区、青浦、松江等“西乡”口音的明显不同,也有别于宝山、罗店的“北头”口音。现存的许多经典唱段中,无论是起腔和落音,从音符间还能回味和分辨出东乡调的基本格律,也形成了当今的沪剧基本调。2006年6月10日,作为上海唯一土生土长的剧种,沪剧被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品录。这个起源于浦东乡村的小剧种赫然与京、昆、越剧等全国性大剧种同列,受到了国家级专项政策的保护。

川沙文化馆的叶忠明是沪剧演员,说起沪剧,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从东乡调演变到沪剧,前后历时170多年,这些发展的历史都有图片资料和实物保存在沪剧之乡陈列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东乡调进入上海城区,称“本地滩簧”。那时,滩簧风靡上海,浦东民众有的坐头班小火车,有的乘小火轮赶往市区,有的索性扶老携幼借住小旅馆,日夜看戏听滩簧。叶忠明将记者带到陈列馆的道具室,那里收藏的编篮、油盏等就是滩簧剧目《卖红菱》里用的,《卖红菱》讲的是发生在浦东白莲泾的故事,从内容到唱腔都带有明显的浦东印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滩簧改称“申曲”,获得了较大发展,四十年代初,出现了“沪剧”的叫法。此后,沪剧逐渐引入了西洋的现代立体布景、油彩化妆,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表演手法,运用了灯光效果等综合性的手段,逐渐发展成为正规的剧场艺术。当时最著名的大戏要数《雷雨》,这部戏在后来的川沙沪剧团也是当仁不让的重头戏。在陈列馆的橱窗里,记者看到了《雷雨》的演出资料,大到整个舞台设计,小到演员的服装要多少布来制作,一部戏背后所有人的努力都浓缩在这些资料中。《雷雨》也因此成为川沙沪剧团资料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戏。

叶忠明告诉记者,当得知川沙文化馆要筹建沪剧之乡陈列馆的消息,不少沪剧名家和爱好者都非常支持。一位70岁的原沪剧院学员将自己收藏的12份川沙沪剧团初期的节目单交给陈列馆收藏。当年的凌桥地区影剧院经理收藏了1979年到1993年所有到过凌桥影剧院演出的剧团资料,为陈列馆填补了不少记载空缺。大家纷纷提供线索,令叶忠明非常感动,也感受到了保护沪剧文化的迫切。

据了解,眼下浦东群众性的沪剧活动正在蓬勃发展。仅川沙地区,就活跃着界龙村沪剧队、“七星”沪剧队、孙彩芳沪剧团及其艺术工作室、顾秀珍沪剧团等艺术团体。沪剧培训、演出和演唱也特别红火,先后举办过沪剧折子戏专场、沪剧擂台赛、沪剧沙龙擂台赛、业余戏曲邀请赛等,将沪剧文化延伸到长三角地区。许多沪剧名家现场指导和示范表演,提高了浦东沪剧艺术的整体水平。

闵久福认为,沪剧之乡陈列馆的开放,对保护和推广沪剧艺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川沙文化馆不仅在川沙地区的各社区学校等开设沪剧基础培训班,而且在浦东其它街道也辅导群文骨干和沪剧爱好者,为川沙沪剧的发展和传承作出贡献。作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沪剧正在推陈出新、不断繁衍,后继有人不再是奢望。”闵久福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