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沪剧结缘时还不满3周岁。

那是1960年,由上海市人民沪剧团首排的沪剧《芦荡火种》在大世界隔壁的共舞台首演。我的母亲作为沪剧迷(现在应该叫铁杆粉丝)抱着我就去看了。潜移默化之中,沪剧也开始逐渐在我的心中扎下根来.我中学毕业,被分配到上海轮胎二厂技工学校橡胶机械专业学习,机缘巧合中,在厂工会、团委的支持下,我们厂里的几个沪剧爱好者搞起了一个沪剧兴趣小组,由此,除了《芦荡火种》、《鸡毛飞上天》、《罗汉钱》《星星之火》等已经熟悉的剧目之外,我还知道了《碧落黄泉》《阿必大回娘家》《雷雨》《为奴隶的母亲》《庵堂相会》《卖红菱》《少奶奶的扇子》等沪剧经典名剧,并开始逐渐熟悉了王盘声的王派、邵滨荪的邵派、解洪元的解派、袁滨忠的袁派、丁是娥的丁派、杨飞飞的杨派以及王雅琴、石筱英、筱爱琴、赵春芳、筱月珍、小筱月珍等老一辈沪剧名家的唱段和唱腔。同时,对一些沪剧的传统曲调也是从原来只是听来耳熟逐渐达到可以信手拈来的程度,如长腔长板、长腔中板、赋子板、三角板、反阴阳、阳血、夜夜游等。

沪剧表演唱

当年排演的沪剧表演唱

我们决定要排一出大戏,是当时正红的一个短剧《园丁之歌》。正式开演的那天,全厂一片轰动,整个大礼堂的一千多个座位被挤得满满当当的,好不热闹!正是那个时代,沪剧开始复苏,不少著名沪剧艺术家重返舞台,再次焕发艺术青春,大量的优秀传统剧目开始复排、复演,沪剧舞台一片繁荣。

那两年间,我陪着我母亲把上海各剧院上演的几乎所有的沪剧,不管是老戏还是新戏都看了一遍,有的甚至还看了几遍。光看还不过瘾,还得自己唱。记得那年想学解洪元在《芦荡火种》里的著名唱段《开方》,但苦于没有谱子,脑子一热就直接写信给上海沪剧团的解派传人汪华忠先生,也没打算能收到回复。未料想不过3天,就收到了汪华忠先生的亲笔回信,不仅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还给我寄来了好多解派唱段的谱子,让我深受感动。遗憾的是,这封信和那些谱子现在都已失散了,但解派的这段著名的《开方》却成了我的保留节目。

王建平

王建平在公司年会上演唱解派名段《开方》

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文化市场的迅速繁荣,流行音乐、电影、电视、话剧、舞蹈、杂技等文艺形式和载体迅速成为文化市场的主流,对传统戏剧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而我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我曾经的、短暂的“追剧(沪剧)”生涯就此结束。

在上海市委党校表演沪剧清唱《昨夜情》

在上海市委党校表演沪剧清唱《昨夜情》

几年后我大学毕业,分配进了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虽然有时间重温沪剧,事实上在头几年也还断断续续地陪我妈去看过几出戏,但由于很快就在科研工作中进入了状态,每天很晚才回家,也开始与沪剧渐行渐远了。后来结了婚,太太不喜欢沪剧,妈妈也在1991年突然过世,就没有人再会和我一起饶有兴致地去看沪剧了。原来的上海沪剧团虽然升格为上海沪剧院,但每年演出屈指可数。沪剧在上海居然也成了濒危的需要抢救的剧种,叹叹!
(限于篇幅,文章有所删减)

作者系区政协委员,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天祥集团(Intertek)中国区中国市场事业部总经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