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展现甲午海战“男人戏”《邓世昌》,到此后为青年团演员打造展现红军英烈的《回望》,再到如今的《敦煌女儿》,与其说是用人物、题材拓宽沪剧创作的格局,不如说是茅善玉这一代沪剧人继承发展老一辈沪剧人的优良传统,与时代同行,为英雄立像
太拼了,很多人没见过身为上海沪剧院院长的茅善玉为排一出戏这么拼命。筹备演出沪剧《敦煌女儿》的八年时间,茅善玉带着主创团队六赴敦煌,历经数不清多少次的剧本、舞台与人物修改提高。近50场演出无论是到一流剧场,还是基层高校,她都与团队并肩作战。
这样的努力有了阶段性的成果:2月,该剧入选“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3月,上海沪剧院又获颁“中国戏曲学会推荐优秀院团”,成为全国首家获此殊荣的文艺院团。接连的喜讯没有令团队放缓精益求精的脚步,为了献演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茅善玉更是带着剧组全员铆足全力。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大大小小的奖拿了无数,可从来没有像这次对奖项有着如此强烈的渴望。“因为这个奖不是颁给个人的。我想带着大家为《敦煌女儿》创作集体拼一把,为上海沪剧院拼一把,更要为几代敦煌人的坚守奉献拼一把。”
不只有西装旗袍戏,更能为时代抒写,展现家国情怀
听说茅善玉要创排《敦煌女儿》,很多人一时难将形象柔美嗓音甜润的她,与一头银发、朴实无华的女学者樊锦诗联系起来。更何况,在一些人眼中,沪剧有着“西装旗袍戏”的标签,擅以柔情婉转的戏码打动观众。以坚守敦煌的女学者为舞台表现对象,太难。
茅善玉并非一开始就是为了求变,而是单纯被樊锦诗的故事所打动——一位从北京大学毕业的上海小囡,为了守护中华文明瑰宝,住土屋、喝咸水、点油灯,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西北大漠。带着对传奇人物的好奇与感佩,茅善玉与樊锦诗越走越近,时刻留心观察她的一举一动。八年间,她六赴敦煌实地采风。
去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共有100名同志荣获改革先锋称号,“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樊锦诗实至名归。很多人感慨茅善玉题材“抓得准”,但八年坚持的个中甘苦只有自己知道——并非抓得准,而是坚信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与最动人篇章,而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正能量的主题,永远是文艺人的使命职责所在。所以,在她担任沪剧院院长的这些年,从展现甲午海战“男人戏”《邓世昌》,到此后为青年团演员打造展现红军英烈的《回望》,再到如今的《敦煌女儿》,与其说是用人物、题材拓宽沪剧创作的格局,不如说是茅善玉这一代沪剧人继承发展老一辈沪剧人的优良传统,与时代同行,为英雄立像。
看录像精修,表演不为炫技为人物
“谢幕的时候,我一直等着樊锦诗青年时代扮演者出来,没想到这部戏从20几岁的小姑娘到耄耋老人都是茅善玉一个人完成的,可见她人物的塑形能力有多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傅谨道出不少人的感慨。
可就是专家都点赞的这场演出,茅善玉自己又找到了瑕疵——演绎樊锦诗提出“数字敦煌”让国宝流传这一段时,步伐有些快,台词唱腔也过于激昂。在她看来这虽然能够带动现场氛围,但与当时樊锦诗耄耋之年的学者形象不太符合。
这是她一遍遍回看演出排练录像时琢磨出的问题。过去演出中,她每每演至此处,总能因为饱满的情绪与沪剧罕见的大段韵白,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情感,赢得热烈掌声。可茅善玉越来越觉得,表演不是为了炫技,一切要从人物出发,要在符合人物年龄身份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加工。作为剧中人,未必能在台上表演中体会出步伐语调细微调整带来的差别,可以“旁观者”的视角回看录像,就能挑出不少瑕疵精修。越是到了冲刺时期,越是要摒除杂念,沉下心来,打磨作品。
正如茅善玉说:“我们唯有用敦煌人的精神执着追求,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文化坚守,用‘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持之以恒,才能最终迎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成功惊喜。”(首席记者 黄启哲)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