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唱腔音乐来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广采博取,逐渐形成了其丰富多采的曲调以及独特的风格。它既擅于叙事,也长于抒情。为了适应剧情和人物感情的需要,在演唱时巧妙地运用速度的放慢或加快,变化其节奏、节拍、调式与伴奏过门等,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板式;又由于沪剧演员的嗓音各异,唱法润腔不同,以及塑造特定人物形象的需要,产生了众多的流派唱腔,如筱文滨、丁是娥、石筱英、解洪元、邵滨孙、杨飞飞、王盘声等,他们的沪剧唱腔都自成流派,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沪剧曲调可概括为四大类,即:长腔类、簧腔类、缀腔类、小调类。
(一)长腔类
[中板]——速度中等,一板三眼(4/4节拍)。它的旋律平稳,善于叙述性地抒展感情,用于独唱、对唱或即兴等场合。[中板]是各种板式发展的基础。
[慢中板]——速度徐缓,也是一板三眼。其旋律多用倚音、波音等装饰音加以润腔,节奏上显得略微繁复,伴奏过门用了加花手法;一般用于表达沉思、哀怨等情绪,在叙述、回忆、自叹时经常采用。
[慢板]——速度缓慢(8/4节拍),是沪剧唱腔 中最慢的一种板式。它节奏舒缓,旋律悠扬婉转,善于叙事性的抒情和表现戏剧性的激情,更能细微地表达出人物的心理活动;用于沉思、哀怨、回忆等情境。
[紧板]——速度较快,一板一眼(2/4节拍)。它的节奏紧凑,用于情绪激烈、气氛紧张及争论说理、对话等场合。
[散板]——节奏自由,可根据人物感情需要演唱;一般用于表达激动、焦急、紧张等情绪。
[紧打慢唱]——其唱腔与[散板]相似,不同的是,伴奏采用紧凑的有板无跟的1/4节拍,以烘托、渲染气氛,造成一种急切催促的效果;常用于表现焦急、激愤、悲壮、高亢等感情。
[快板慢唱]—也是有板无眼的1/4节拍,唱腔旋律在节奏上虽然规整了,但演唱时较为自由而舒展。节奏稍快的适宜于表达慌张、焦急、行路等情境,稍慢的则表现悲痛、徘徊、彷徨等情绪。
[三角板]——节拍自由,其速度可依据人物感情差异、语调高低、情绪起伏等而灵活变化;一般用于展示怀疑、思索等心情,或在旁唱、对唱时运用。
[赋子板]——速度由中速逐渐过渡到快速和极快速,即所谓“三催头”;其节奏紧凑,旋律稍平,近似说白。唱词容量大,少则几十句,多至百余句,一气呵成,往往用于大段叙述。
[十字板]——由词格变化产生的三、三、四形式的“十字句”而发展成为[十字板]。可分[十字中板]、[十字慢板]和[十字紧板]等;另有[反十字板],即在反调上的[十字板]。[正调十字板]用于叙事、对答等场合,[反调十字板]则多在回忆、叙事等情境中运用。
(二)簧腔类
沪剧在滩黄时期曾随着表演内容和形式发展的需要,逐步从姐妹剧种苏滩中吸取了一部分唱腔,它与原有的基本调长腔类(俗称“第一基本调”) 融合一起,从而成为沪剧的“第二基本调”——簧腔类,其中包括[阴阳血]、[反阴阳]、[阳血]、[流水板]、[迷魂调]和[绣腔]等曲调。
[阴阳血]——旋律舒展优美,华丽明朗。一般用于行路、观景、对答等情境,也可以抒情性地用于女声独唱和男女声对唱。
[反阴阳]——由[阴阳血]变化派生出来,采用改调换弦手法而成。随着调子的转换,引起了腔的一系列变化,它的曲调比[阴阳血]显得更加柔美纤细,舒展深沉;通常表现哀怨、悲痛、愤慨、怀念和沉思等情绪。
[阳血]——曲调坚毅庄重,苍劲有力,一般为男声所演唱;适合表现正面人物和老年人的身份。
[流水板]——系有板无眼的l/4节拍,旋律轻快活泼,生动流畅;一般善于表达喜悦、乐观、诚挚以及坦率等情绪。
[绣腔]——曲调俊秀活泼,清丽明朗;节奏铿锵清晰,矫健明快。它善于展现欢乐、兴奋、热烈等情绪,适用于独唱、合唱或表演唱等形式。
(三)缀腔类
为了适应演出内容和表演形式的不断更新,在艺术实践中又自然地衍化出了节奏变化多采的多种缀腔。
沪剧缀腔是一种插句性质的辅助唱腔,多半是一句甚至半句的曲调,不能单独成曲,它总是依附于其它一种腔板的。一种是在腔前起引句作用的,如[叫头]、[哭头]、[凤凰头]等;另一种在腔中仅起过渡作用,如[三送]、(懒画眉]、[俞调]和[四四调]等;还有一种则在腔后起到收腔作用,如[软煞板]、[硬煞板]及[病落腔]等。
(四)小调类
沪剧选用的小调多数来自江南民歌,形象性鲜明。这类小调节奏轻快,歌唱性强,质朴委婉,优美动听,富有浓郁的泥土气息。在演唱基本调时插入适当的小调,对衬托、对比或丰富色彩,均能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常用的小调有[过关调]、[进花园]、[四大景]、[寄生草]、[紫竹调]、[阳档]、[吴江歌]、[月月红]和[夜夜游]等。
丰富多彩的小调具有各自的特性及表述作用。如[进花园]当中夹有锣鼓,节奏轻快,一般用于热烈欢乐的场合;[过关调]则是[进花园]的姐妹调,通常表达愉悦的心情或美好的憧憬;[寄生草]的特点显得抒情、柔和,具有一种女性的美;[紫竹调]的旋律质朴流畅,节奏从容不迫,颇具江南水乡风味,适用于对唱;……总之,小调的选择,应依据剧情的不同和人物感情的需要,加以灵活运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