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黄梅戏作为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其历史也仅有一百多年,却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黄梅戏具有语言朴实,通俗易懂,曲调优美的特点,因此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和欢迎。在黄梅戏的不断发展历程中,表演艺术家们付出了艰辛的探索和努力,对黄梅戏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马兰作为黄梅戏的中坚力量对黄梅戏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贡献。在对严凤英表演艺术的继承的基础之上,又发展了带有其个性色彩的表演艺术风格。本文围绕马兰在黄梅戏表演的艺术风格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和研究。

一、黄梅戏的特色

黄梅戏因着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经历了由小戏到大戏又到黄梅戏影视化的过程,逐渐地发展成为观众喜爱,影响力极大的一个剧种。尤其是出现在银幕上的由黄梅戏改编成的电影和电视剧,展现了黄梅戏独特的艺术特色,也成为其受到大多数观众喜爱的原因。黄梅戏自身具有着独特的艺术美感,这通过它的抒情性可以得到体现,在唱腔方面表现为行云流水,语言方面表现通俗又具丰富的韵味,同时田园的乡土气息也可以得到体现。因此,关于黄梅戏的艺术特色我们可以概括为朴实性和接近性。

黄梅戏在特色方面首先表现为朴实性,这主要于其自身的发展历程有关。其雏形为采茶歌,作为民间的歌舞形式具有朴实的乡土气息,再加上具有朴实特征的徽调对其的影响,使得继承发展而来的黄梅戏也同时具备了朴实的特色,并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黄梅戏的另一特色表现在其接近性上。其接近性主要表现为黄梅戏对于观众的限制方面较小,在欣赏黄梅戏时没有阶层性的差别。无论出于哪一阶层的观众都能在观赏黄梅戏时找到他们兴趣所在点。

二、马兰所处社会历史背景

马兰,1962年出生于在安徽省太湖县。1975年被安徽省艺术学校录取,在五年后被分配到省黄梅戏剧团。她从小生长在具有艺术气息的家庭,父亲的工作是舞台设计兼编剧,母亲是一名黄梅戏演员。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其从小耳濡目染,逐渐喜欢上了黄梅戏并且走上了黄梅戏的道路。曾获得作为中国舞台演员的最高荣誉“梅花奖”,又获“金鹰奖”和“飞天奖”。马兰在不同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她逐渐地被越来越多的观众认识。

马兰在其艺术道路上的成功,虽然有着机遇的因素和影响,但是同时发挥重要影响的是她自身的不断努力。曾在省艺校黄梅戏班的时候,她在戏剧表演方面的才能以及艺术的感觉上都表现极为突出,老师也因此而肯定她的表现。但是同时存在的还有她的唱腔表现不够好。为此马兰开始了它的苦练生涯,五年后她在唱腔方面的高音逐渐明晰,音色也更加优美。经过马兰长期的苦练和努力,逐渐培养出在艺术方面较高的觉悟性,并使得马兰在其艺术舞台道路上跨出了成功的一步。在其后的剧作中,马兰充分发挥较高艺术悟性的优势,在剧作中的人物心理和性格方面进行细致的挖掘和把握。马兰因为自己的长期努力加上良好的机遇,最终获得了成功,并成为黄梅戏表演艺术的女性代表之一。

三、马兰的黄梅戏表演艺术风格

人物塑造,女性角色被强化

任何一个剧种的发展都需要演员的角色塑造。马兰为了成功地塑造角色与人物形象,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和努力,终于在其苦练与奋斗之后收获到的是成功。剧作当中的人物一旦被其演绎在舞台上就会使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因着良好的基本功和扎实的舞台表演基础,马兰在严凤英前辈成功塑造的《女驸马》形象后,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点,经过认真观摩和分析,终于成功地塑造出了冯素珍的形象。这对于马兰是其表演艺术生涯的开始,之后她成功表演了舞台剧《风尘女画家》、《无事生非》、《红楼梦》;电视剧《西厢记》、《严风英》等,同时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又具有鲜明形象的舞台形象被她塑造出来。

马兰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另一重要的突出贡献就是女性角色在黄梅戏影视作品中被强化,同时也改变了黄梅戏一直以来的“高大全”的传统人物形象。在马兰主演的电视剧中不再以男性为中心,强化了女性的形象和角色,如她饰演的《西厢记》的崔莺莺角色,《遥指杏花村》的红杏角色,《龙女》的龙女角色等,这几部剧作都是以女性为中心,同时展现了女性随着时代变迁在思想意识方面和社会地位方面的变化。她主演的黄梅戏作品之中有几部开始摒弃了“高大全”的人物模式,并且依据对作品中人物的全面理解演绎出的人物很贴近生活实际。例如对作品《劈棺惊梦》中田氏这个角色的塑造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

声与情统一的唱腔艺术

黄梅戏之所以吸引人大多数人的眼球和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黄梅戏独特的演唱。只要你听过黄梅戏,就很容易被它那质朴的曲调所吸引,不仅如此,黄梅戏在曲调方面又极具浓厚的乡土气息,加上优美动人的曲调更使人陶醉其中。这也是戏曲艺术和其他艺术不一样的一点,所以要想获得观众对表演的好评和认可,就需要在演唱的方式和技巧方面刺激观众的听觉。马兰在唱腔上经过苦练和努力在不断的舞台表演中形成了具有自己个性色彩的唱腔,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马兰有着独特的唱腔艺术,同时在唱腔上又用“隋”字贯穿唱腔的始终,在细致分析和把握剧作情节和人物性格和形象后,在演绎的过程中将情与声结合并统一起来,达到一种声与情高度结合与统一的境界和高度。在《红楼梦》这部剧作的演绎中,马兰完美地展现了声与情的高度结合与统一。她那本色的演唱方式,磁性的声音特点能够将人物复杂的感情细致地表现出来。其中“哭灵”这一唱段就是马兰演绎过程中充分表现出来唱腔的以声带情、声为情役的特色。在唱到“大雪严寒棺内冷,哥哥无计与你把体温 ”这句时,马兰相继用不同的哭腔来演绎,有抽声、有泣声,又有哭声等。这种唱腔同时很容易地把观众的心理状态带进一种极其悲痛的情态之中,甚至无法控制自己感动的泪水。之后在演绎“重拍这门板无人应哪”这句时,又充分展现了散唱中的极度悲痛,使得观众不得不与她演绎的人物同哭和同悲。在整段的“哭灵”演绎中,马兰注重对人物情感的细致把握和推测,始终坚持“情”字第一,侧重“情”对声的带动作用。在演绎的过程中完全角色人物的情感当中,达到感人至深,声情统一的效果和高度。

个性色彩的舞台艺术

作为戏曲演员通过长时期的练习和实践,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也同时展现为与众不同的个性艺术风格。当然这种风格中的个性的形成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社会背景、个人经历、时代变迁等。在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中追求创新,同时会因为传统的审美而受到一定的制约和限制。

马兰因着在舞台表演方面的极大潜力在戏剧的发展道路也会比较宽阔。在她艺校学习的过程中丰富的舞台角色表演为其在以后的舞台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论是青衣还是老旦,甚至是反串小生,这些角色她在艺校时已经成功积累了丰富的角色表演经验。在马兰的黄梅戏舞台表演中,她较为突出的特色就是其极具独创性的舞台上的人物塑造。比如说贾宝玉这个角色,没有先前的模本可以借鉴,只能凭借自己充分发挥创造力及想象力。马兰对于要饰演的人物角色善于通过资料了解和分析,充分发掘人物性格特征,细致深入地揣摩人物的心理世界,从而能够展现出个性鲜明的舞台人物形象。

“马兰特质”的黄梅戏影视表演方式

马兰在黄梅戏影视的表演方式上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方式,也就是 “马兰特质”的黄梅戏影视表演方式。马兰在其表演的实践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现不同的人物心灵世界,挖掘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些都细致真实地呈现在银幕上,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她在人物角色扮演中,从不同的角度细致全面的展现人物的特征,因此而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个人魅力。马兰与其他黄梅戏演员不同之处就在于对于不同人物角色在性格方面的成功塑造上。经过她的扮演,每个角色在不自觉中都具有了马兰的个人特征。相反,如果把这些特征从这些角色身上除去,那么这些剧作中的角色也就不再具有原来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另外,马兰在其表演上具有一种灵性的特质,也因为此特质的存在和吸引力,使得观众对马兰的黄梅戏影视表演方式投入更多的关注,注入更多的期待。

四、结语

黄梅戏作为一种地方戏曲剧种,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经历过由小戏到大戏再到黄梅戏影视化的过程之后,逐渐地成为影响较大,观众喜爱的一个戏曲剧种。其具有语言通俗,抒情性强,充满田园气息等特点,变现出其朴实性和接近性的艺术特色。一大批表演艺术家对黄梅戏的不断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马兰就是其中一位。马兰作为第二代表演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并为黄梅戏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努力和尝试,因此在黄梅戏的影视表演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尤其是马兰在黄梅戏表演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征,是其在黄梅戏的表演道路上继续发展的强大优势,并为繁荣黄梅戏表演艺术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交流的增加,我们在新的历史阶段更要发展和传扬传统文化。因此,借着本篇论文关于马兰黄梅戏表演艺术风格研究引发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思考。(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张鑫,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艺术学硕士,研究方向:小提琴演奏与教学。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