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越剧王子开始,戏曲界的王子犹如体育界一般开始蔓延。
昆曲王子京剧王子淮剧王子锡剧王子扬剧王子等等。
好几个应该有王子的剧种却迟迟不见王子。
在写徒弟之前,先来写师傅。
很晚很晚,也就是这几年吧,才有了沪剧王子一说。
集中在孙徐春身上。
本来孙徐春确实是最有资格称作沪剧王子的。
三团开团大戏,他扮演了反派女儿心目(王惠钧扮演)中的贾宝玉。
玉树临风啊。
血染姐妹花中最为流行的唱段就是海滩别了。
之后,孙徐春好戏连连,尤其是他担纲绝对第一主人公的戏《逃犯》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昨夜情》,由前上海市陈书记题字,为你打开一扇窗大街小巷传唱。
真的为你打开了一扇窗,孙徐春敢吃螃蟹,第一个举办了戏曲界个唱会。
可惜,那时候没有人来提出啥沪剧王子的名号来。
于是,和赵志刚同时代的孙徐春并没有得到那个封号。
怪谁呢?
也得怪观众戏迷不得力。
直到孙徐春快五十岁了,才来说啥沪剧王子的话,岂不是更加煞风景吗?
无独有偶。
黄梅戏界有风度翩翩的少爷足以称为黄梅王子,却从未有人这么想过叫过。
也是直到张辉——当年《龙女》里的书童——快要到四十五岁了,才有人给与黄梅王子的称号。
不觉得太迟了吗?!
究其原因,——当然只是可能的原因之一——黄梅戏和沪剧一样重点关注五朵金花。
把应该是王子的人才放到一边,不大力宣传到五朵金花的那个程度——恐怕连一半的力度都没有。
当然,成为王子必须具备王子的充要条件。
张辉已年届四十七,不过扮相身段照样是黄梅第一小生。
孙徐春则明显发胖,穿了长衫还有点遮掩不住。
希望这种大为脱节姗姗来出的王子称号不要再在年轻一代身上重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