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的广播听众在收听戏曲节目时发现,主持人熟悉亲切的上海话又回来了。

上海戏剧曲艺广播频率(AM1197/FM97.2)昨起以全新的面貌改版亮相,除了多档新老节目恢复主播之外,还推出全新的文化评论节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举措当属《笑笑乐翻天》、《滑稽档案》和《吴曲乡音》等三档老牌节目开始尝试采用了沪语主持。

据悉,改版后戏曲频率的沪语节目比例将高达五分之三,今后还将陆续增加沪语主持节目。戏曲频率有望成为沪上首个沪语为主的播音电台。

新推文化评论节目

戏曲广播节目从2004年开始已经整整五年没有直播节目。昨天开始,除了改版推出的所有新节目之外,原有的五档日播节目和五档周播节目也就先行恢复直播,如《笑笑乐翻天》、《笑声与歌声》、《戏曲大家唱》、《越剧大观园》、《吴曲乡音》、《滑稽档案》、《越沪艺苑》、《梨园风景线》等。直播后的戏曲曲艺节目将加强主持人和演员、听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戏迷听众可以直接通过热线电话参与学唱、发表意见等,许多知名演员也会走进直播室,和听众直接交谈、教唱等。

在新推节目中,资深主持人赵虹联手沪上知名曲艺家龙海打造的《锵锵山海经》定位于“有观点的全新评论类栏目”,是戏曲广播节目的新尝试。开播的第一期节目将邀请听众给最近人气火爆的周立波“打分”。

从实际需要出发

上海的广播节目是从1980年代才有沪语节目的,当年的第一次尝试《滑稽王小毛》大获成功,在上海可谓尽人皆知。不过,之后为了推广普通话,上海的广播节目一直以普通话为主。改版之前,戏曲频率除了《滑稽王小毛》和评弹两档节目之外,其他基本都以普通话广播。

据戏曲频率主任葛明铭介绍,此次之所以多档节目采用沪语主持,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播出节目时感觉到有这种实际需要。“我们的节目70%是以南方曲艺为主,有时候用普通话播音往往会觉得别扭,甚至遭遇尴尬状况,比如用普通话播报独脚戏《啥人嫁拨伊》、评弹《钱笃笤求雨》这样的剧名,常常令听众困惑甚至听不懂。加之我们这些节目主要面向上海地区听众播音,所以用沪语主持更加有贴近感和亲切感。”

为此,戏曲频率还引进了两位有沪剧背景的主持人加入,“今后能用沪语的节目尽量用”。不过,葛明铭表示他们不会让所有的节目都采用沪语主持,别的电台也并无沪语化的打算,“播出有些北方剧种的节目时,我们还是会用普通话,毕竟要从实际出发,我们这样做也是因为节目内容比较合适。”(潘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