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表76周年、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由上海沪剧院历时五年精心打造的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将于5月23日在东方艺术中心首演。
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讲述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以50年的执著,坚守大漠,从上海小女孩到敦煌学大学者,穷其一生致力敦煌研究的人生历程。剧中樊锦诗由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沪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茅善玉饰演,茅善玉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曾多次带队走进敦煌,大家感受到,正是岁月的磨砺以及西北广袤天地的锻炼,才塑造了樊锦诗坚韧而执著的性格。此外,钱思剑、凌月刚、李建华分别饰演对樊锦诗人生有着重要意义的三个男人:对樊锦诗无比挚爱、一生支持她的丈夫彭金章,代表“敦煌之魂”的常书鸿,敦厚老实、兢兢业业的段文杰。
该剧以沪剧见长的现代戏题材为抓手,汇集了国内一流的创作团队,由“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曹禺剧本奖”获得者杨林、曼君联合编剧,邀请被誉为“戏剧灵魂工程师”的张曼君执导,资深戏曲作曲家汝金山担任音乐创作。此外,舞美设计刘杏林、灯光设计邢辛、服装设计王玲、舞蹈形体设计姚晓明都是国内一流的舞台美学专家,他们的作品屡次获得“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
为了以工匠精神打造出真正的精品。主创团队五年间多次深入敦煌并与樊锦诗本人交流,体悟樊锦诗的人格力量。剧本经过数十次修改,在保留沪剧剧种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对人物的刻画,同时,在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尝试扩容,壮大语言的力量,丰满剧种音乐的翅膀,现代的表达刷新观众对传统沪剧固有的印象。
采访中,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表示,“这部戏挑战新的剧目表现形式,更符合时代的需求,更受年轻人喜爱,能成为沪剧发展史上一个新起点和新高点。”据悉,该剧已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并入围2018年全国舞台艺术现实题材创作作品计划。
《敦煌女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