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的薪火相传离不开青年一代接班人,其中不乏各类行当中的佼佼者。

今天小编将推出”沪剧新生代“第六期——上海沪剧院优秀青年演员 韩朝群。

外形温文儒雅的韩朝群,在舞台上塑造了很多经典的老生角色。从《画女情》中的潘振华,《大雷雨》中的刘父,《陆雅臣卖娘子》中的蔡渭庭,《庵堂相会》中的金学文,到《借黄糠》中的李俊明,《回望》中的守墓人张定。舞台上的他台风稳健,表演质朴,嗓音宽厚,颇有“解派”的韵味,特别是他在传承版《借黄糠》中饰演的李俊明,真实细腻地表现了遭遇到女儿遗弃的老人心中的无限悲愤和凄凉,被戏迷们津津乐道。

2006年上海戏曲学校沪剧班面向全国招生,当年正在新泾中学上初中预备班的韩朝群因为错过了报名时间,本以为就此与沪剧无缘。没想到因为他在校沪剧兴趣班里出色的表现,老师向戏校强烈推荐让他破格进入了招生考试,从此走上了沪剧演员之路。
韩朝群虽然在兴趣班学习过简单的沪剧演唱,但戏校的学习更专业,要求也更严格。与班上很多外来小囡一样,他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上海话”。“起初因为害怕说错,所以不敢说,还闹了很多笑话。”但为了唱好沪剧,他狠下决心学说上海话、讲念白、说绕口令,逐渐克服了语言关。而在戏校的第二年,韩朝群又面临了变声期。原本他的嗓音明亮,高音驾驭自如,但进入变声期别说男声最基本的C调,他连降B调唱起来都很吃力。当时他虽然内心很苦闷,但依然没有放弃,经过了一年多坚持不懈的练习,嗓音才慢慢恢复。在戏校学习期间,他曾主攻小生,曾在《黄慧如与陆根荣》一折中饰演陆根荣,而后因为在沪剧班实习演出《大雷雨》一剧中成功出演刘父一角,茅院长发现了他身上的老生潜质,并将他引荐给沪剧名家汪华忠。2014年,韩朝群正式拜沪剧名家汪华忠为师。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15年是“沪剧皇帝”解洪元诞辰一百周年,上海沪剧院重新整理编排《借黄糠》,由青年演员团演员担当主演,韩朝群挑起大梁饰演李俊明一角。该剧作为“解派”经典保留剧目,唱腔浑厚苍劲,韵味醇厚,为了传承好沪剧艺术流派这份珍贵的“遗产”,韩朝群下了一番功夫:”我在剧中所饰演一位50多岁的老人,年龄的差距就是一个难点。”他不仅要模仿老年人的步态和形体,在唱腔上,尽量要与“解派”靠拢,不仅要做到唱腔苍劲有力还要增加韵味。“我在手机里下载了解洪元老师的音频资料和以前演出的视频。每天回家后也要一直边听边学。”于此同时,汪华忠老师对他在唱腔和表演的细节上予以指导。

韩朝群在舞台上完美诠释了老生的沉稳大气和小生的意气奋发,他表示“今后还将继续钻研‘解派’的唱腔,将基础打实扎稳,在沪剧老生这条路上一路前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